儒、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之审美精神的初探.docx





《儒、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之审美精神的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之审美精神的初探.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之审美精神的初探儒、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之审美精神的初探【论文关键词】儒、道思想;山水画;审美精神;静穆玄远;中庸柔和【论文摘要】受儒、道思想的浸淫,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重形似,有着突出的内在精神美。山水画家以林泉之心对待创作,寻找的是精神家园。中国山水画的整体相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茫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不同的民族、地区,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最活跃、最深入的表现形式。作为重要画科之一的山水画,蕴涵着丰富、深入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儒、道思想可谓是我国民族
2、文化的精华,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之深之广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画虽然不能例外。首先谈谈中国山水画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就认识到比、兴的艺术魅力,孔子曰: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大意是讲:诗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人能够通过形象的比喻,更深入而又直观地感悟到有关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生的哲理。通过比照、兴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我们能够从中观察到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相通的本质来,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文学艺术和造型艺术有着很多一样之处,能够讲孔子比德观点予山水画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是讲聪明智慧的人爱水
3、,由于聪明人活跃、乐观,正像水一样川流不息,富有生命的活力。有仁德的人爱山,由于他沉静、高大、宽厚而长寿,故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之妙比。先贤们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在认识上终于冲破了人与世界的纯物质的联络,而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孔子在高扬人格美的同时,取山水以喻仁、智,正是要把人的这种内在的、视而不见的品格,与经历中的山、水的特点相比,赋予这种内在美以详细可感的形式。这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融合的审美观点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共通性,或者讲在道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彻底。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宗炳讲: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
4、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于此,宗炳以为:山水之形象中蕴含着道,体现着道。道映于物,需要贤者静气、净心去体味。与宗炳同时代的王微也讲:本乎形者融灵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王微同样以为,神和灵是与形不可分割的整体,神无所见,所以托于山水之详细形式上。这里灵其实就是指的道。看来山水画在萌芽时期就和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受道的深入影响,中国山水画才没有把追求形、色、体、光的逼真放在首位,而是把澄怀观道作为终极目的。那么道为何物呢?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观存在之物形,而是宇宙万物本身存在之因,是无所不在,不可言讲的至理。正如老子所释曰:道可道,非常
5、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讲,能够言传的则不是永久不变的规律,可名状的也不是恒常不变的事物,但道又的确实确存在着,正如老子所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的道在美学上的体现就是一种含蓄、玄远的朦胧之美。也正是这大象无形之美赋予了山水画以无限生机。从山水画的图式中我们能够看出:山水不像人物、禽鸟那样构造严谨,比例准确。山石树木等的形体造型能够讲不受过多束缚,无常形的山水画,正有利于完美体现大象之美。恽南田的一段论讲更能帮助我们对山水画与道之亲和关系的把握和体悟,作为画家,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 中国 山水画 审美 精神 初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