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性政治与政治社会学分析.docx
《抗争性政治与政治社会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争性政治与政治社会学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争性政治与政治社会学分析抗争性政治与政治社会学分析一、抗争性政治与政治社会学抗争性政治作为学术概念最初出如今美国抗争性政治的无形学院的新项目的议题讨论中。项目成员为了考虑研究社会运动的新途径,采用抗争性政治这个概念来区分传统重视经济视角的马克思运动理论,并且突出国家的重要性,强调抗争是政治性的,而国家是卷入其中的关键行为体之一。在本书中,于建嵘先生对于西方学术界的抗争性政治也进行阐述,以为并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西方学界的争议政治/对抗性政治都预设了对立双方,然而国内很多社会泄愤事件是无法找到对立双方的。在本书中,于建嵘先生以为抗争性政治是一种以政治的目光对底层民众的制度化或反制度化行为进行解读
2、的框架,并且是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国内政治社会学知名专家学者,本书既是于先生十多年来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集大成,同时也是该学科领域前沿性的学术成果。政治社会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取向,它假定政治现象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同时社会现象具有政治意义。结合时下国内社会处于急剧转型的关键期,政治社会学十分关注到民众对于现存体制的期望与体制所能知足其实际状况之间产生的张力,用政治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与解读方式解构抽象的张力成为政治社会学的学科责任。本书作为一部学科理论专著,从社会冲突相关理论着手,将集体行动维权抗争群体行动社会泄愤国家建设社会治理等多个问题域摊开于读者面前,为政治学及社会学的学科发
3、展提供了珍贵的理论与经历资料。二、底层视角与国内群体事件频发在本书的导论部分,于先生便解释底层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印度史研究。这个学术概念始于1982年古哈等六位研究南亚历史的历史学家所著(底层研究)第一卷,伴随着概念而确立了一种批判精英主义、强调自主的底层意识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观察方法,底层研究要求给予普通民众在社会政治变迁经过中以新的定位,要求从底层的社会内部的构造解读底层政治的运作逻辑。于建嵘先生在书中将他的底层视角总结两个坚持和一个注意:一是要坚持从个体出发,每一个社会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二是相信底层人群具有理性。其次要注意保持科学研究的中立姿态。底层视角的灵敏运
4、用成为于先生多年底层研究的得力工具,在理解国内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中,底层视角的把握方法很好地帮助我们探寻事件背后的个人,社会和国家互动状态和机制。在本书的主体部分,于先生向我们描绘了三类群体性事件:农民的以法抗争、工人的以理维权以及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于先生综合以往对于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学术研究并加以反思,基于多年的底层研究资料累积,对三类事件的生发机制做出学术归纳:农民集体行动中的以法抗争特点,工人集体运动中的以理维权特点以及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中的心理机制特点,这成为我们理解现实发生着的群体性事件的有效理解框架。书中描绘每一类机制的特点及构成机制特别详尽,其中印象深入的是三类群体性事件中都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争 政治 社会学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