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讲.docx
《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讲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讲【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小讲。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翻译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一批类似于西方科幻小讲的作品,被称为科学小讲。这种新兴的小讲具有不同于古典小讲的特点,其题材广泛、情节设置独特、语言轻松,固然从兴起到衰落的时间不长,但是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引人瞩目的小讲类型之一,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科学小讲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小讲,1905年侠人在(小讲丛话)((新小讲)第十三号)中讲:西洋小讲尚有一特色,则科学小讲是也。中国向无此种,安得谓其胜于西洋乎?应之曰:此乃中国科学不兴之咎,不当在小讲界中论胜负。若以中国大小讲家之笔叙科学,吾知其佳必远
2、过于西洋。且小讲者,一种之文学也。文学之性,宜于凌虚,不宜于徵实,故科学小讲终不得在小讲界中占第一席。且中国如(镜花缘)(荡寇志)去实用太远,而(西游记)又太蒙头盖面罢了。然谓我先民之无此思想,固重诬也。能够讲,侠人的这段话是对于近代科学小讲最早的叙写。他指出中国直到近代才出现科学小讲的形式,原因是科学的不发达;但他又以为科学小讲有真实反映知识的一面,缺少文学凌虚的特点,所以科学小讲无法成为小讲的主导。同时,他以为中国古代小讲的创作中有科学小讲的萌芽,只是与通行的西方科学小讲不同,但不能抹杀其存在。一、科学小讲与科幻小讲学界普遍以为近代的科学小讲就是西方的科幻小讲,笔者以为此论点值得商榷。要想
3、理清二者之间的不同,首先得从概念上加以区分,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幻小讲呢?美国的科幻小讲家阿西莫夫讲:科学幻想小讲是一种文学,它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方面发生的变革和所能到达的水平的反映。不可否认,科学幻想小讲具有科学性,但在中国近代,人们出于普及科学知识的需要,更多地借助科学小讲来宣传化学、物理、医学、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实际上让科学小讲缺乏了科幻小讲中幻想的成分,而成了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这就使科学小讲肩负了本不应有的重任。浏览清末民初的科学小讲,很多的篇章都很像如今的科普小讲,借助文学的形式议论科学的起源、化学试验等等,所以笔者以为假如给近代科学小讲归类的话,应该归入科普小讲的行列。当然,
4、近代科学小讲中也有一些作品比拟接近西方科幻小讲的标准,是较成功的仿作或创作。为什么要将近代科学小讲归属的问题单独提出来讨论呢?由于要论讲近代科学小讲各方面的特征,就必须明确它的科学性与幻想性的问题。(一)实际上,真正的科幻小讲并不能完全用来承当科普读物的重任,由于科幻小讲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更多采用虚构的艺术手法,作品中夹杂了大量的幻想。科学知识并不是科幻小讲要表现的主体,作家创作时更多地注意到了以小讲来反映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还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的关系,都是创作者们重笔浓墨描绘的主要方面。科学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陪衬或背景,这一点与宣传科学知识为主的科普作品有根本的不
5、同。而科普作品借用简单的人物和情节,旨在表述一种科学现象或者宣扬科学道理,文学作品所看重的虚构法则在这里是极少使用的。(二)其次,科幻小讲中对于将来的描绘,也仅仅止于一种幻想或一种基于现存可能性的瞻望,并不是现实世界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或者是将来社会一定会发生的事。即便如科幻名家凡尔纳作品中所描绘的事件,固然有一些在如今的社会中得以成为事实,但在凡尔纳写作的那个时代,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他也只是根据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对于将来做了合理想像罢了。而科普作品则相反,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知识,是经过科学家们验证的真理或是将来能够被证明的揣测,因而它是充满真实性的作品,和科幻小讲中的幻想是不可等
6、同的。让我们返观中国近代科学小讲的创作,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很多作品只能视为科普小讲的范畴,真正意义上能与外国作家所著的优秀科幻小讲比肩的作品很少。因此,简单将科学小讲等同于科幻小讲的看法不够完善。二、近代科学小讲的源起及后期的衰败陈平原先生讲过:议论晚清的科学小讲创作,最直捷的思路,无疑是从勾画凡尔纳之进入中国入手,因其传入早且译作多。中国人创作科学小讲,乃受域外小讲启示,这点并无异议。1因而,科学小讲的出现与外国科幻小讲的译介、传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际上,在近代译坛上,我国翻译家们先后译介了十多位外国作家约八十余种科幻小讲,只是由于凡尔纳的作品艺术上最臻于成熟,使科幻小讲大放异彩,所以格
7、外引人瞩目。但是中国作家本人的第一篇科幻小讲徐念慈所著的(新法螺先生谭)是受包天笑所译日本岩谷小波著的(法螺先生谭)、(续法螺先生谭)影响而写成的。不过,徐念慈的作品在仿作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岩谷小波的作品通篇都是不可思议的离奇故事,科学的基础不深,更多的是漫无边际的肆意想像,称其为幻想小讲更贴切。而徐念慈的作品注重知识,科学意味浓厚,根据前面所提的标准,是基于一定可能性的合理想像,同时还全面涉及各方面的问题,应算一部较成功的科幻小讲。应该讲,徐念慈倡导科学小讲功绩颇大,他于1904年翻译了日本押川春浪的科学小讲(新舞台),又于1905年翻译了美国西蒙纽加武的科学小讲(黑行星)。而且他在19
8、07年1月(小讲林)创刊号上发表的(小讲林缘起)一文中谈到:而月球之周游,世界之末日,地心海底之旅行,日新不已,皆本科学之理想,超越自然而促其进化者也。2指出了科学小讲对于人类思想进步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徐念慈的重视和提倡,(小讲林)从创刊号起就开场连载英国佳汉所著、陈鸿璧所译的中篇科学小讲(电冠),此后还刊载了不少的科学小讲。因而,科学小讲在清末民初的文坛上,一度备受瞩目,创作者及作品数量都在迅速出现与增加。但是,科学小讲后期创作逐步走向了落败,最终也没有构成一种生命力长久的小讲形式,与清末民初其他类别的小讲相比,很是逊色。1908年(小讲林)曾经统计了新小讲的详细数量,以为记侦探者最佳,约
9、十之七八;记言情者次之,约十之五六;记社会态度、记滑稽事实者又次之,约十之三四;而专写军事、冒险、科学、立志诸书为最下,十仅得一二也。可见此时期的科学小讲已经失却了最初蓬勃的译介、创作势头,这与当时的创作家们对于科学小讲基本面目辨识不清,译介、创作的随意性有关。一方面是翻译界采用的随意改动原作的意译方法,掩盖了西方科幻小讲原有的独特意味,译作家们参加了很多适宜中国读者口味的语言,力图消解读者浏览的文化距离感,但是这恰恰伤害了原作。当然,在当时的翻译界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也无法指责时人的做法。就好像鲁迅、周作人兄弟曾经讲过,他们翻译小讲,是想使它日久盛行于世,然而屈指可数的发行量,让他们的这种
10、梦想暂时失却了可能。显然这与鲁迅采用的翻译方法也是有关系的,他自称为编译,而且虽讲译,其实乃是改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毁坏了原作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当时的论者也注意到,假如科学小讲只是充当现实科学知识的传声筒,是无法有长久吸引力的。周树人(鲁迅)在(月界旅行辨言)中以为: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讲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他在这里无疑赞同一种虚构情节,然后参加科学道理的小讲创作法。实际上,科幻小讲真正最吸引读者的,正是它漫无边际的想像力,让读者能够轻而易举地驰骋在将来的世界里,展现人类对于无法预知的将来的欣喜或恐惧。除
11、了意译对于科学小讲翻译的伤害外,翻译界混乱和不规范的管理,也对科学小讲的流传和发展产生影响。互相之间的抄袭,改头换面的出版同一本译作的情况在当时普遍存在。如1907年(月月小讲)第7号中,新庵写作了一篇(海底遨游记),就讲述了他见到一本新小讲,但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封面题目与书中所提的不同;迨细阅其内容,则竟直抄横滨(新小讲)中之科学小讲(海底旅行)一书而且此书本为红溪生所译述,而彼书忽题曰著作者海外山人云。这些情况都直接导致了当时科学小讲不兴盛的局面。三、近代科学小讲的主要题材 (一)反映地球末日到来的恐惧画面和人们恐慌心理的作品。由笑创作的(世界末日记)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和当代的科幻小讲很
12、接近,作者在其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地球行将毁灭时人类的恐慌;而所描绘的地球毁灭景象在后世的小讲中也多有表现,给读者的感觉很真实。固然这是一篇受翻译小讲启发的仿作,但在刻画人们对于将来的恐惧、担忧、幻想方面比当时的同类作品要成功。另一篇一样题材的是(黑暗世界),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较为生动地刻画出面对灭亡时人们各自不同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似乎在借描写世界末日的黑暗影射当时社会统治的黑暗,同时还对于人性和法律约束做了评讲。在近代,这种末日题材的作品更多的是作家们借科技引起的自然灾祸,而对现实社会加以指责,在他们看来,科技的发展最终会导致人类本身无法解脱的灾难。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是有开拓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略论 中国近代 科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