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南戈滩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精品文档.docx
《青海省南戈滩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南戈滩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精品文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海省南戈滩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青海省南戈滩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论文层间氧化带在寻找铀矿床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除近代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以外,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也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今天学习啦我要与大家共享:青海省南戈滩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相关论文。详细内容如下,欢迎参考浏览!青海省南戈滩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工作区位于都兰断隆、柴北缘断褶带以及鄂拉山造山带的交汇部位。区内构造岩浆火山作用具有长期活动、演化的历史。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东昆仑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东段,布尔汗布达山北坡缘,前寒武纪隆起带的察汗乌苏晚古生代凹陷带内,北与柴北缘褶皱带毗邻。该
2、区是多个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区内岩浆活动颇繁,变质作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已知矿化信息甚多,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由于本区经历了元古宙结晶基底构成,古生代多旋回裂解拼合复合造山,中生代大规模拉张裂陷活动,中新生代陆陆碰撞、隆升,因而构成了都兰地区极其复杂的地质环境。1、区域地质背景1.1地层区域地层属柴达木南缘地层分区。主要有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OT)、上古生界泥盆系上统牦牛山组(D3m)、石炭系下统石拐子组(C1s)、大干沟组(C1dg),中生界三叠系上统鄂拉山组(T3e),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油砂山组(N2y),第四纪(Q)等(图1)。1.2构造区域上断
3、裂构造发育,规模较大,具时空展布多向、多期的特点。研究区由于地处多个地质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受东昆仑造山带的影响和祁连造山带以及鄂拉山构造岩浆带的影响,决定了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构造变动的多期性。研究区各时代地层褶皱剧烈,断裂发育,岩浆侵入活动频繁,构成扑朔迷离的地质构造景观。1.2.1褶皱构造区内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的产状互相协调一致,显示出两者之间的成生联络。区内主要褶皱构造有:(1)夏日哈山向斜。(2)大海滩复式向斜。(3)都兰东山复式背斜。1.2.2断裂构造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工作区北部的大海滩阿尔茨托山吉给申沟断裂,工作区南部的察汗乌苏河断裂带和柯柯赛断裂带以及工作区东部的温泉万隆断裂。1.
4、3岩浆岩夏毓亮、林锦荣、刘汉彬等人对中国北方盆地含矿砂体中的碎屑锆石与相应蚀源区中酸性火成岩类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进行比照,发现含矿砂体的物质成分直接来自中酸性火成岩类的剥蚀产物2。区域内岩浆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复杂,从超基性酸性岩皆有分布。岩浆活动历经:前加里东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五个旋回,其中印支期燕山期旋回岩浆活动最为剧烈。前加里东期旋回以海相裂隙式喷溢作用为主,活动频繁,范围较广,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及凝灰岩为主。侵入岩以酸性岩为主,多呈岩基、岩株及岩脉产出;喷出岩以中酸性岩为主。2、矿床地质特征该区属于柴达木台块东南缘隆起带内之震旦纪隆起内,主要由震旦纪浅变质岩和第四
5、纪覆盖物组成。而花岗岩、闪长岩、喷出岩及脉岩等分布于异常外围。离矿化点近期者约5001000m。2.1地层研究区内地层主要下面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OT)和第四纪(Q)为主,少量出露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油砂山组(N2y)与滩间山群呈断层接触关系。其中滩间山群主要为一套遭受中-低级变质作用的滨浅海相的碎屑岩沉积。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角闪石英片岩、条带状石英岩、含铁质石英岩、石英岩、绢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英片岩、绢云千枚岩以及条带状大理岩等等所组成。2.2构造研究区范围内构造明显受区域大断裂和区域应力场的控制。断裂构造以一系列近雁列式展布的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其次为近东西向和北西向展布的次级断裂
6、。褶皱构造为发育于滩间山群地层中的褶皱轴呈北东向展布的倒转向斜构造,核部为滩间山群上亚群,影响整个研究区,其为区域大型褶皱系的一部分。矿区内断裂大致分为下面三组。(1)NE20-50:倾向NW或SE,倾角6085。破碎带一般是中部宽而两端窄,最宽者达2m。破裂面平直,充填物为各种石英岩、方解石、泥质物等。在破碎带两侧之岩石,呈现挤压状态,而产生了页片状构造,构成了大量的片理,而平行于断层面。这组断裂属逆断层或平逆断层,与岩层斜交或平行,贯穿于异常区。(2)近SN向:倾向W,倾角4070。此组断裂晚于前者,但规模比前者大,延伸较远,并且切穿前一组断裂,使之发生微弱位移,在异常区东部的一般为上盘,
7、向S移,断距一般510m左右。(3)NE50-90:倾向S,倾角7080。规模小,破裂面宽度、长度都比前者小,一般是1020cm,断层面很不平直,上宽下窄,延伸不远,充填物除各种石英岩角砾外,还有方解石脉、石英脉等。本区构造极为发育,并有明显的继承性。但区内构造均为成矿后之构造,与矿化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仅起着一种毁坏作用。2.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活动主要为海西晚、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区内分布的主要岩体有灰白色中粗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灰白-肉红色似斑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肉红色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英安岩及斑状花岗岩。同时研究区还有少量呈脉体产出的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以及石英脉等,产出形态
8、受构造控制影响程度较大。2.4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矿区内不同地质体的样品收集、分析,发现铀异常多产出于规模较小的节理裂隙中(表1),主要分布在石炭纪和震旦纪的沉积变质岩中,且与褐铁矿化关系密切。钍异常则主要分布在华力西期的岩浆岩中,其中又以花岗闪长岩中较为集中,铀钍混合异常在各类岩性中都有少量分布。3、矿床地质特征3.1矿(化)体特征根据含矿岩石及矿化分布,在本区由三条矿化带组成,自西向东南分别编号为、号矿化带。它们在空间上间隔分别为号与号矿化带间隔7.5m,号与号矿化带间隔10m。它们的特点分述如下:号矿化带:据物探资料显示,该带地表由10个大小不一的伽马晕圈组成。最高伽马强度为327,一般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滩地 铀矿 地质 特征 标志 论文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