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docx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会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对投资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影响,影响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的范文,欢迎大家浏览参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篇1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摘要:本文从造假的动因和危害性出发,阐述诸如关联方交易、滥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等财务造假的主要常见手段,并对会计信息传递经过中可能导致偏差的各个阶段提出了详细的治理措施。关键词:财务造假;关联交易;会计政策与估计;治理措施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各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导
2、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很多,就我国而言,主要有三类:市场经济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机制,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构造缺陷带来的内控制度近乎失效,以及上市公司外部审计、评估组织的缺位或渎职。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这一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研究,试图加强投资者识别虚假报表的能力,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净化国内股市交易,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国内投资环境。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1.股票价值被严重扭曲。一般情况下,广大投资者是通过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来衡量公司业绩的优劣。而相当一部分的上市公司为了营造公司业绩优良的假象,通过财务造假,人为地将财务状况编好,诱使投资者积极购买其股票,
3、造成股价的不断上涨,使公司的股票价值被严重扭曲。投资者根据失真的财务信息作出的错误决策很可能造成投资上的重大损失,投资热情被严重伤害。2.公司有关人员深受其苦。财务舞弊一旦曝光,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将被定为证券市场的禁入者,甚至承当民事或刑事责任。普通员工也会遭到经济上的沉重打击。3.相关机构遭到牵连。从为造假公司提供贷款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商业信誉的供给商,到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都将被其牵连,遭到经济上或声誉上的损失。4.国民经济运行遭到严重危害。造假的上市公司通过造假在股市上大量融资的同时,那些有实力、讲诚信的上市公司却可能因得不到市场资金的及时支持而制约发展。这种不
4、合理的资源配置,常此以往,不仅股市上的诚信会荡然无存,还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常见手段1.利用关联交易造假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利于充分利用集团的内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集团的资本运营能力和上市公司的营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它又为躲避税负、转移利润,支付、获得公司控制权,构成市场垄断提供了市场这一外衣下的合法途径。不当关联交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1)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此类交易的主要手法有二:一类是关联方通过出让股权或中止受让相关股份,将持股权降低到20%下面,进而从名义上解除关联方关系,相应地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另一类采用
5、的是上市公司将资产以高价出售给非关联方,再由其关联企业选择适当机会以同样的高价从非关联方赎回资产,或者通过其他业务途径用以弥补非关联方的损失。(2)关联交易不公允。不公允的关联交易又分为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和经常性的关联交易。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如委托或合作投资、托管经营、收取资金占用费等,由于发生频率低,相关的信息披露也较为详尽,能否公允有可能通过公开信息识别。目前非公允交易风险较大的在于,日常购销、资产置换、资产租赁等其他业务往来的经常性关联交易。相对于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这种交易信息披露较少,能否公允也难从公开信息中得到确认,因而规模可能更大,影响也更大。通过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账面
6、上的收益要么是现金没有回笼,要么是粉饰性质的其他收益。一旦现金无法回笼或其他收益忽然断收,很容易造成公司业绩的急转直下,令投资者防不胜防。2.滥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造假(1)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2)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3)改变存货的计算方法。(4)利用对各项准备的计提。3.滥用会计准则造假(1)不按规定确认收入。这类的造假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或提早确认收入或制造收入事项,提早开具销货发票,在将来存在宏大不确定性因素时仍确认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或利用应收账款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调整主营业务的入账时间,利用非主营业务利润调整利润总额。(2)不按规定确认成本费用。假确认费
7、用,将费用转为成本推延确认,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支出处理,将应由本期确认的费用递延到以后各年确认,该转销的资产损失不在当期转销,该在当期预提的费用不预提,等等。以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为例。会计上将支出按收益期的不同,划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如广告费和研发费等,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资本性支出,如在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支付的利息费用,则构成长期资产。4.不按会计制度规定披露重大会计信息上市公司往往隐瞒或拖延披露对企业不利的或有事项会计信息,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作出错误判定。这些或有事项包括:重大诉讼案、补税、借款的限制条款、关联交易、或有负债、转让等等。5.利用政
8、府、银行的扶持,进行隐蔽性造假(1)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减免利息。上市公司按既定条件享受税收优惠,不属于人为操纵。但为了扶持上市公司,很多地方政府施行税收先征后返的政策,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低于15%。而且有时对上市公司进行财政补贴的金额往往宏大,又缺乏正当理由,这两项无疑帮助企业创造了业绩。(2)给予土地价值方面的优惠。理论上,土地价值的评估应基于购买者的持有用处、企业能否持续经营、资产的获例能力等,采用收益复原法、市场比拟法或成本逼近法等进行估价。实际中,地方政府往往处于扶持的考虑,统一采用成本法评估土地价值,以使企业以接近成本的价格购买到土地的使用权。三、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
9、治理措施1.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前控制(1)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构造。由于基础薄弱、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和管理水平的有限,我国上市公司普遍运行质量不高。为了知足配股增发条件,避免被ST或退市等目的的需要,在股权高度集中构成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内,大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者者施加压力的后果就是授意会计人员有目的地粉饰财务报表。因而,要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财务造假,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上。盈利状况良好了,虚增利润的冒险行为自然没有发生的必要。同时还要改进上市公司的治理构造,如建立以多家法人共同持股为主的股权构造,建立经理人市场的竞争与接管机制
10、1。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协调好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及监事会的关系,确保四方能独立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2)注重上市公司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上市公司往往不乏业务素质高的财会人员,财务造假也通常是由这些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的成心行为,这是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政府部门应制定一些规章,如硬性规定上市公司的财会人员每年应介入的职业道德素质后续培养不得少于的时间数。并结合强化鼓励的理论,对遵守职业道德的财会人员进行奖励。(3)积极汲取他国先进经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披露是比拟详尽的,但多出的大都是非报表使用者所需的、内容冗杂混乱的表外
11、信息,而对本质有用的关键信息披露缺乏2。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在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投资者普遍关注的关键财务信息上的强迫性要求还不够,应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度、证券业行规的不断完善,制定出与国际趋同又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中控制应大力加强三位一体的上市公司财会监督机制。三位一体指的是由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公司内部监督组成的监督体系。(1)提高政府监督的效率。包括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在内的政府部门,由于进行机构改革之后,没有足够的人手对各公司的财会资料进行强有利的监督,造成上市公司虚假信息的泛滥。因而这些政府部门应树立
12、依法行政的观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职责。(2)加强社会监督是重中之重。社会监督是指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主的审计。处于买方市场中的一些事务所为能在剧烈的同业竞争中保住业务,迁就甚至勾结上市公司,为其造假出谋划策,以获取高额回报。当年银广厦粉饰业绩的问题是由新闻记者最先予以发现,而作为履行会计报表审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及时识破的原因就在于此3。因而能够逐步采取由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聘任的方式及强迫轮换注册会计师的制度4,使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审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3)重视内部监督的完善。内部监督没做好,外
13、部监督对假、错账的审计必须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首先通过财务控制、财务检查、财务分析、财务考核的程序和方法,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有序和信息质量的可靠。其次应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建立严密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互相制约,互相监督,把财务造假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要把内控的对象由低层、中层转向高管控制5。这不仅由于他们是内控的首要责任主体,还由于他们拥有的绝对权利。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后控制从以前公布的上市公司造假案的处理结果看,对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的明显处罚不力,导致造假者造假的时机收益远远大于败露成本,也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频发的一大原因。故应加大对主要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董
14、事长作为公司负责人应负有最大的法律责任;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机构负责人作为主要负责人承当主要的法律责任;其他配合人员则依其在造假经过中的作用大小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到达全面追查财务造假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效果。参考文献:1肖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近远期对策美日形式的反思与借鉴J.特区经济,2005(06):224-225.2周其军.中日财务披露比拟J.电子财会,2003(05):40-41.3郑朝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1(12):28-29.4李金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5):28-30.5阚京华.中航油事件引发的内控新考虑J.
15、中国内部审计,2005(09):15-17.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篇2浅谈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手段较多,早期使用较多的是虚假确认收入与费用、费用与资本相互转化、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而近几年使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过失更正等手段较频繁,做法从明显到隐蔽,但都是为了到达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目的。(一)虚假确认收入与费用此种手段是通过会计造假杜撰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是较明显的造假行为。一般是在上市公司半年报或年报即将公布之前,为掩盖重大亏损或制造虚假业绩,千方百计虚构利润。例如,利用跨年度时间差异提早确认销售收入;将预收收入确以为营业收入
16、;通过虚构交易、虚开销售发票,进而虚增销售收入,第二年以销售退货的方式转回;隐瞒费用,蓄意推延营业费用确实认,虚增当年利润。会计报表上反映出销售收入与营业费用比例严重失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呈背离趋势,甚至出现很少或负值的现金净流量匹配巨额净利润的不合理现象。(二)费用性支出资本化与资本性支出费用化上市公司成心混淆费用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到达调控利润的目的。例如,将研究开发费用、日常性开支以及其他应该作为费用核算的成本项目资本化,进而不在当年或当季的营业收入中扣除这些费用,而是逐年分摊以便从将来的收入中扣除,进而抬高公司当年或当季的账面利润。相反,为到达降低当期利润的目的,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财务 造假 论文 发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