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相关论文范文.docx
《国际投资相关论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相关论文范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投资相关论文范文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剧全球货物流通和服务变得愈加快速和高效,国际投资和贸易的全球化进程也日益繁荣。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国际投资相关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国际投资相关论文范文篇1浅析国际投资与大国关系 内容提要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对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投资摩擦与近年来的中美投资摩擦进行了比拟研究。尽管中日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中日和美国的投资摩擦本身也有更为复杂的状态和成因,但中日面对的投资摩擦国都是美国,其基本经过也大致一样,中日两国均受美元霸权构造性权利的影响。因而,通过对日美与中美投资摩擦的比拟分析,将有助于中国借鉴日本处理投资摩擦的经历
2、教训。 关键词投资摩擦大国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外汇储备是决定一个国家实际对外投资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直接造成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就已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2020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增加至21316.06亿美元,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的总和。在上述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介入海外并购活动。但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十分是在美国的并购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目前,中国已进入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经贸摩擦的高发期,这不仅深度涉及中国经济利益,而且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对外经济战略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均构成宏大冲击。美
3、国前助理国务卿李侃如于2006年5月在复旦大学演讲期间曾提及,中美双方有必要仿效日美规制会谈进行体制商量。因而,有必要认真研究日本在其崛起经过中处理对美并购的经历和教训。本文以为,一个大国在其发展经过中必然与现有国际体系和现有大国经贸领域产生摩擦,并且这种摩擦的本质已超出纯经济领域,而具有大国关系变动与大国战略制定的重大意义。本文拟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日本在美并购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妥善处理国际投资领域摩擦的政策建议。中日在美并购活动的回首二战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政府长期过分干涉经济、低效率的国有福利体系和石油危机等多种原因此陷入经济停滞,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快速增长,一枝独秀。2
4、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开场向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投资,大规模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将投资范围逐步扩大到全世界的多个领域。在泡沫经济破碎之前,日本海外金融机构遍布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海外金融资产总额一度占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海外资产总额的38.2%,对外债权额占世界债权市场份额的36%,高居世界首位。日本在美国的购买行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以后,美国贸易赤字每年递增。日本被以为是美国制造业贸易赤字的罪魁祸首,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并转化为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实行金融体制改革。美国议会更于1985年提出对特定国出口商品征收25%的十分关税。在上述
5、压力下,日美等国家于1985年9月共同签署广场协议,日本被迫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构造。受汇率变化影响,日本出口锐减。为刺激国内经济以弥补出口减少带来的损失和扩大内需,日本银行被迫五次下调官方贴现率。随着日元迅速升值,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尤其是在美国的资产以成倍乃至数倍的速度增加。从投资形式看,有独资或合资新建企业以及收购或兼并美国企业,尤其侧重于后者。据日本经济研究所统计,1988年,由日本投资者拥有多数股权的美国企业达522个,例如日本普利斯通公司收购美国火石轮胎公司。除对美国进行大规模直接投资外,日本还加速对美国的间接投资。1987年底,日本在美间接投资达1610亿美元。1985年以后
6、,日本对美证券投资也以成倍速度递增。1985-1988年的4年间,每年对美公司股票投资额分别为18.9亿、56.29亿、147.24亿和186.96亿美元,而对美债券(公司债)投资分别为86.13亿、197.11亿、23.86亿和300.72亿美元。日本人还买下大量美国国债,日本资本成为美国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至1989年,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到达顶峰。是年6月,索尼公司公布以34亿美元成功购买美国娱乐业巨头也是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成为索尼公司由制造业转向娱乐业的战略行动之一。此前,三菱公司已以14亿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在洛杉矶,日本人把握了闹市区几
7、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不动产已被日本人购买。很多日本人开场以为日本有望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但进入90年代以后,日小人发现本人买的是泡沫财富,如三菱公司在花14亿美元购买洛克菲勒中心不久,就以半价再次卖给原主。松下公司更是将MCA转于卖给了两格拉姆。日本大举进军美国不动产和娱乐业等非制造业领域的结果更是以损失沉重而收场。日本投资的结果实际上是捐给了美国。日本当时购买的多是夕阳企业,而美国企业和政府却靠回笼的资金转而投资各种新兴产业。始终只考虑经济指标的美国人不但博得了经济效益,还在末来发展中再次抢得先机。美国的成功实际上来自于霸
8、权优势。正由于美国把握了在国际金融与贸易领域的构造性权利,才使得美国人能够通过美元来购买日本货,再通过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使美元重新回到本人手中。当前中国内外经济金融背景与当时日本情况有颇多类似之处。中国现今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稳坐全球第一把交椅。人民币升值又使持有巨额外汇的风险越来越高,中国财政损失沉重。通过海外并购把外币花出去无疑成为降低外汇贬值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介入海外并购活动。2005年,人民币汇率进入上升通道;2006年,股改基本完成;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在上述背景下,国外企业资产纷纷缩水,中国
9、企业正掀起新一轮海外并购浪潮。2007年有84起跨国并购事件,2020年有66起。中国境外并购交易额达784亿美元,并购领域涉及石油、矿产、汽车、飞机、家电以及IT等行业。但从中海油失意尤尼科、华为收购3Com因国家安全问题在美国受阻和海尔集团竞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巨头美泰克失败等一系列在美并购案例能够看出,中国企业对美并购成功率并不高,远低于目前33%的海外并购成功率。中国企业在美并购遭遇障碍的状况使人们对中国加快对外投资步伐产生众多质疑:第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尚处于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规模不大,国际化程度较低,实际上并不具备并购美国企业的能力。对美并购将可能由于消化不良而得不偿失。第
10、二,中国对美国能源和高科技企业的大规模投资和并购活动可能会在美国遭遇政治阻力并引发对华仇视行为。第三,中国的对美投资会加快资本外流,减少国内投资,在总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将不利于中国经济复苏。第四,随着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中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风险也将增大,对美直接投资将会使传统的贸易摩擦转变为政治、经济摩擦,进而影响中美关系。在上述形势下,我们应该参考日本的相关经历和教训。中日在美企业并购问题的比拟日本和中国面对的国际投资摩擦国都是美国;摩擦都发生在日本和中国国民经济与对外投资迅速增长的时期;摩擦经过也有类似之处:由美国挑起经济纠纷,然后日本或中国与美国在协商的基础上构成相关政策措施以应对经济摩
11、擦。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是世界经济中经济实力最强、国内市场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元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世界货币,将产品出口到美国获得美元再投资到美国是中日两国在经济增长经过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日本和中国对美国投资额的增长,美国就会基于其本国利益的考虑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力图限制日本和中国对并购美国企业,进而导致国际投资摩擦。另一方面,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霸主国家,常基于各种理由对其他国家进行指责。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变化,即从美国霸权向多极化转变,但美国由于惯性仍对其他国家进行干预,这也是造成日美、中美在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经济
12、领域摩擦的深入政治原因。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起步较晚。日本1964年开场在美国设厂。但60-70年代的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数额有限。到1979年底,日本在美国直接投资累计余额仅34.93亿美元,次于荷兰、英国、加拿大和联邦德国,居第5位,占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累计金额的6.4%。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以空前规模迅速发展的时期,收购与兼并美国企业日益成为重要组成部份,遍及很多经济领域,规模日趋扩大。20世纪80年代日本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引起部分美国公众的担忧。在民意测验中,不少美国人主张对外国资本进行限制,个别人甚至主张完全禁止外国投资。美国众议院则要求对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进行审查和
13、登记。有的议员甚至要求强迫性地规定外资企业必须公开财政预算并强化其课税,限制外国资本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美国企业等等。由于不断收购和兼并美国著名企业,在外国与美国的投资摩擦中,日美投资摩擦首当其冲,最为敏感。美国以为日本的投资有可能对美国利益造成的损害主要表如今:第一,日本通过收购美国企业可能获得某些战略性技术或机密情报,进而有损美国国家安全。这突出表如今美国政府已加强审查外国投资项目,禁止外国人购买建造核潜艇的造船厂和制造某些至关重要的高技术部件的工厂。第二,日本投资对美国就业时机的增加并不如美国人所期望的那么大。日本在美所建厂房自动化水平较高,在最终产品中使用美国当地劳力和物资的比例较低,这
14、使美国人对政府采取的鼓励外国投资的计划能否恰当产生疑问。第三,美国公司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没有获得外国公司在美国所得到的同等的权利。例如,日本禁止外国人持有任何技术上创新的公司如电子行业的25%以上的股份,但日本公司却能够在美国比拟自由地进行投资。面对美方指责,美日双方在1989年7月至1990年6月举行了经济构造协调会谈,就以上一些问题达成协议,以(最终报告)形式发表。日本在(最终报告)中承诺将进一步改善外国投资管理制度,并在同日发表的(关于直接投资政策开放性的声明)中表明对外汇法进行必要修改的宗旨。1991年4月,修订外汇法先后在日本国会众参两院获得通过并公布。年末,日本政府又先后公布了
15、(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政令)和(关于指定部门的通告)等条例和施行细则,同修订外汇法一起于1992年1月1日起生效。通过对外汇法的修改,日本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标准,加强了管理体制的透明度,排除了外国投资的潜在障碍,进一步限定和缩小了限制外国投资的范围,提高了日本投资市场的开放程度。日本对美直接投资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美国企业的极大不满。例如,日本高科技产业对美国的投资直接威胁到美国整个高技术产业,使美国深切感到了真正的危机,使美国以更强硬的态度遏制日本对高技产业的投资。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美目之间有很高的依存度:日本1/3的出口输往美国,美国1/4的出口输往日本,日本还是美国最大的农
16、产品市场。在国际政治上,美日之间也存在特殊伙伴关系。因而,尽管美日投资摩擦在特定时期有所加剧,但还不至于发展到闹翻的地步。相比之下,当今中国企业面临的投资环境比当年日本更为严峻,碰到的风险也更多。海外智囊机构曾对全球企业并购做过专门研究,得出了并购失败率在70%以上的结论,并以为由于中国公司在应对政治风险方面少有经历而可能面临更高的失败率。近年来,中国的中海油和华为等国有企业在美跨国并购经过中面临众多阻力,甚至以失败而告终,重要原因之一是来自美国国会的政治阻力。以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为例,自中海油有意向收购优尼科的消息被走漏起,美国会议员就不断掀起反对收购的声浪。2005年6月24日中
17、海油报价后的第一天,美国国会能源商业委员会主席乔巴顿(JoeBaaon)就致信布什,表示了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担忧,称其对美国能源和安全构成明显威胁,要求美国政府确保美国能源资产不出售给中国。当日,共有41名国会议员向布什递交公开信,要求政府对中海油的并购计划严格审查。在6月25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军事观察家迈克尔奥哈龙甚至赤裸裸提出:我们究竟要把多少东西卖给我们将来可能要在战场上相见的国家?中海油竞争者的雪佛龙公司副董事长彼得罗伯逊(PeterRobertson)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项并购包含地缘政治因素,并非纯粹的商业交易。6月28日,在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时
18、,美国财政部长斯诺明确表示美国对该交易的审查将仅限于国家安全方面,不会遭到更广泛的外交和经济问题的影响。6月30日,美国众议院更以398对15票通过一项议案,提到中海油假如成功收购优尼科将可能采取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行动。2005年7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能源法案新增条款,要求政府120天内对中国能源状况进行研究,该报告出台21天后才能批准中海油的收购,而这样做的结果,就基本上排除了中海油竞购成功的可能。无奈之下,8月2日,中海油公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2007年,中国国有企业华为在美国的并构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固然由作为美国最大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的贝恩出面收购和控股3Com,由华尔街最负
19、盛名的投资银行高盛来提供专业建议,参股也不到20%,华为的活动还是成为美国媒体和美国政府紧拽不放的大疑点。2007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资深共和-人IIeanaRos-Lehtinen推出的一份决议案称,华为是中国最不透明的公司,美国管理机构假如批准此次收购将犯下严重的错误,由于华为由一位中国前军官所创立,可能与中国政府和军方有着某种联络,而美国国防部是3Com的重要客户,因而华为介入收购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由上可见,中国在美国的企业并购与当年日本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主要表如今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将更大。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大国历史观和大国国际关系观以为,经济大国必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投资 相关 论文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