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docx
《中科院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科院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导语: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绿色)能源,近年度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成为各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产业界开发、推广的重点。 相有关无机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本钱低、制作工艺简单、重量轻、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突出优点,另外共轭聚合物材料种类繁多、可设计性强,通过材料的改性可以有效地进步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因此,这类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开展和应用前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我国科学院和化学所的支持下,我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有机固体科研人员合
2、作,最近在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上获得系列进展。 在宽带隙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中,一直以来以MEH-PPV,P3HT等宽带隙材料作为单层或叠层光伏器件的重要材料。最近,他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并噻唑的宽带隙D-A共聚物,其能量转换效率到达5.2%,为带宽在2.0eV以上聚合物光电转化效率目前的文献报道最高值,研究结果发表在Macromolecules上(Macromolecules,2020.44.40354037),并成为发表当月该期刊下载量前十。他们还首次将吸电子基团砜基引入到PBDTTT共聚物中合成了聚合物PBDTTT-S,该聚合物具有宽的吸收和较低的HOMO能级,以该聚合物为给体、PC7
3、0BM为受体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到达0.76V,能量转换效率到达了6.22%(Chem.Commun.,2020.47.8904-8906);同时,使用BDT单元的同分异构体BDP单元构建了新的聚合物光伏材料,开路电压高达0.8V、效率到达5.2%(Chem.Commun.,2020.47.8850-8852)。 最近,他们将PBDTTT类聚合物BDT单元上的烷氧基换成噻吩共轭支链、合成了两维共轭的新型聚合物PBDTTT-C-T(见图1),与带烷氧基取代基的PBDTTT-C相比,PBDTTT-C-T的空穴迁移率显著进步,吸收光谱有所红移并且HOMO能级有所下移,这些都有利于光伏性能的进步。以PBDTTT-C-T为给体、PC70BM为受体的聚合物太阳能能量转换效率到达了7.6%,为目前聚合物给体光伏材料的最高效率之一,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甚至工业界的关注(Angew.Chem.Int.Ed.,2020.50.96979702)。 基于对基于BDT单元高效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的系列研究成果,他们还应邀在Polym.Chem.上撰写综述文章(Polym.Chem.,2020.2.2453-2461)。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科院 聚合物 太阳能电池 研究 方面 获得 进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