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音乐学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音乐学论文民族音乐学论文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民族高校的音乐专业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民族音乐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民族音乐学论文篇1浅议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摘要】民族音乐在当今信息繁荣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少人问津的古董,如今它正面临着重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本文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研究其民族音乐怎样与当代创作手法和演奏技法相结合,以及女子十二乐坊成功的市场化发展带给民族音乐将来发展方向的若干启示。【关键词】民族音乐;生存危机;传承发展;女子十二乐坊一、民族音乐的生存危机1.生存环境的变化。民族音乐的危机
2、正是中国当代化经过中传统文化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导致的文化发展(变异)现象。从民俗学角度看,民俗的产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知足生存的需要和适应环境的需要。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大多寄载在一定详细的民俗活动之中。既有民俗适应又知足了历史性的生存需要和环境需要。然而,生存空间和环境条件在当下当代化的发展经过中发生了宏大的改变,以迫使民俗改变以适应新的需要。2.审美情趣的改变。文化多元化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是特别显着的。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高科技与数码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更新日益加快,原处于封闭状态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遭
3、到其他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加上学校音乐教育中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致使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有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流行音乐和风行的电视娱乐节目所吸引,民族音乐已很难像以往那样拥有诸多的喜好者与听众。3.民族语言的衰退。据人类学家介绍,目前中国120种语言的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随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国语的普及,学校本来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如今不少则改为汉语的单语教学,进而进一步加剧了本民族语言的消退趋势。有些濒危语种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而保存在口头语言中的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也必将随着语言的消失而消失。二、由女子十二乐坊透视民族音乐
4、的市场化在海内外被誉为代表中国文化品牌的女子十二乐坊,诞生于2001年6月。女孩子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当兵的人艺术学院等着名的高等艺术院校,使用的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萧、葫芦丝、独弦琴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2001年10月,女子十二乐坊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场专场音乐会(魅力)音乐会,从此,女子十二乐坊创新的民乐表现形式开场接受市场考验。几个月后,她们得到了参加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机,但是这个时机并没有拓宽女子十二乐坊在中国的市场。在国内发展的两年里,社会各界对十二乐坊褒贬不一,对新型的民乐表演形式持观望态度。在国内打不开市场,女子十二乐坊创立人王晓京把目的
5、指向了海外。2003年2月,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与日本Platia株式会社签订合同,共同运作女子十二乐坊进军日本市场。2003年7月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上市的第一张音乐专辑刚刚面世,便一跃登上日本的销售冠军榜:首日卖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100万张大关,并接连获得2003年度日本唱片大奖、销量大奖、出色艺人奖等,成绩超过了当年的邓丽君。据一位日本唱片业资深人士讲:纯器乐作品能在日本有这么好的市场反响,想来已是18年前的事情了,何况女子十二乐坊还是一支外国的音乐组合,实属难得。2005年女子十二乐坊进一步攻占海外市场,8月女子十二乐坊在美国推出新专辑(东方动力),迅速占据多个排行榜。到9月5日为止
6、,这张专辑全美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万张。她们不仅代表着充满获得的当代中国,更为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美丽的当代中国之窗。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表演和当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的完美结合的代表,女子十二乐坊的市场化成功运作给予处于窘境中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宏大的影响,并快速成为民族音乐寻求突变和发展的成功形式为诸多表演团体所借鉴。三、民族音乐的发展考虑现有的民族音乐一般具有三种功能:语言交际功能、娱乐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根据其音乐体裁的异同而各有侧重。第一,这里的娱乐功能主要指广义的范畴,包括有娱人和娱神,在很多宗教祭祀、丧葬仪式中则体现出其侧重于娱神敬祖的功能。但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
7、展,广播、电视、网络等群众媒体的迅速发展则大大的冲击了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娱乐功能,人们开场有了愈加多样性的选择。第二,民族音乐中的语言交际功能更多的体如今是人们沟通沟通、联络感情的特殊手段。比方流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就是为青年男女们抒表情意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沟通联络的方式愈加多样化,交际的场合也逐步扩大,那山歌这种民歌形式就渐渐的失去其原有的交际功能,可能更多的转向娱乐功能,那么渐渐的民族音乐的交际功能也变得弱化。第三,民族音乐的教育功能,比方通过一些民谣、民歌的传唱,让本民族的少年儿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传讲、风俗习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但现今社会中文化教育的方式愈加丰富多彩,
8、有图文并茂的图书,有形象生动的电视,当代文化教育的浸透,使教育受益者未必全面认同民族音乐,使得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处于尴尬的境地。从民族音乐的三个基本功能的淡化,我们分明感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变异是一种历史境遇的必然,也是民族音乐文化再生的启动机遇。前面谈到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案例,就给予民族音乐文化的再生提供了一个好的发展形式。如今民族音乐的传承包括有静态传承和活态传承。静态传承主要指的是博物馆式的传承,主要是一些文字、谱例、乐器等静态资料,那么活态传承则更侧重于与该民族音乐音乐形式、演唱(演奏)方式、表演方式的活态化表演,把民间音乐的演出场地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搬向舞台,搬向课堂,搬向市场。1.民
9、族音乐与时髦元素的高度融合。当人们对文化和审美需求趋于多元和多样化时,文化和审美的内容就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才可能在市场化的今天进行传播。女子十二乐坊将民族音乐与时髦元素的结合,正是应对了这样的需求。民族音乐的灵魂不能丢。民族音乐的市场化,除去在运作形式上市场化操作,还需在音乐的传播内容方面进行大胆的变革和创新,但这样的变革和创新必须把握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个性化的坚持,在节拍和风格上的变化与改良,但有不能丢失灵魂之所在。任何一种音乐的产生都是在其深厚的文化羽翼下得以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对人性情感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应当成我们民族优美文化的根本,也是我们民族音乐
10、主题的永久旋律,无论是从尊重艺术的角度还是娱乐群众的角度,这一个根本是不能改变的。2.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一个民族的音乐发展虽然要靠民族性支撑,然而在当代条件下,假如没有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仍然是难以生存的。对于民族音乐来讲,只要确立真正全球化的宏阔视野和思维才能抵御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民族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必须在全球化的视角中,找到本人适宜的位置。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绝不是以牺牲本民族文化为代价的,现代艺术的作品,只要具备了本土文化的基本属性,才能以中华特点介入到国际文化的沟通中。在民族音乐的创作中,要根据表现新的时代生活的需要,有选择、有分析的使用某些当代音乐的词汇和
11、创作技法是必要的,不能一味强求创新和探索,而忽视了对民族音乐的开发。民族音乐的走向怎样,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怎样求得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这需要民族音乐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的产生机制和运作形式进行变革与创新,在内容与形式、创新与推广上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的客观需求进行取舍与拓展。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可有关民族音乐的研究却涉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人类有民族的地方,就有民族音乐的痕迹,但当今社会和音乐界对于民族音乐的衰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不能漠视民族音乐的逐步消亡,不能让民族音乐最后演变成为课本的文字、陈旧的乐谱甚至历史。我们要切实的研究民族音乐逐步退出当今舞台的客观原因,为民族音乐创造其
12、生存环境。依托现代音乐创作手法为民族音乐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传统民族音乐与时代相融合,让民族音乐以崭新的形象活跃在当今世界的音乐舞台。参考文献:1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1.等.民族音乐学论文篇2浅议中国民族音乐的生产与传播【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流动与历史前进的日新月异,某一类音乐作品在社会流行的时间并不是长期的和永久的。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们过去的音乐长期保存下来,却封闭在图书馆的橱柜或者人们的记忆中。人们对于当前流行的音乐疯狂追求,然而,对于保留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往往被人们遗忘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关键词】音乐社会学;民族音乐;传承;前言中国民
13、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其丰富的种类以及现存的各种活化石,使得我们能够享遭到古人的音乐,在音乐中感受过去的种种。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流动与历史前进的日新月异,某一类音乐在社会流行的时间并不是长期的和永久的。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们过去的音乐长期保存下来,却封闭在图书馆的橱柜或者人们的记忆中。人们对于当前流行的音乐疯狂追求,然而,对于保留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往往被人们遗忘在世界的某些角落。中国民族音乐按形态特征可划分为民歌、讲唱、戏曲、歌舞及器乐五大类。在历史的变迁中,五大类互相影响、借鉴、融合。每一大类下有有丰富的乐种,如民歌下有又各类歌种,器乐下有各类乐种,戏曲下有各类剧
14、种,讲唱下有各类曲种,歌舞下有各类舞种。其中各种乐种又有不同的流派,如历史上曲种苏州评弹就曾有陈、俞、马三调之别,剧种京剧老生唱腔就曾有南麒北马之分等等。由于民族音乐有其特定的文化生产环境,不同时代的民族音乐更具有不同的人文特征。究竟民族民间是怎样产生并怎样传播的呢?我们能够从社会学角度找到其深入的玄妙。1民族民间音乐的生产社会音乐生产是一种创造、产生音乐的人的行为活动经过。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社会音乐生产的一个部分,其生产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精神目的性。比方:原始歌舞活动总与原始形态的生活环境、精神空间相联络图腾蒙昧的自己意识,等等。他们的音乐生产在形象中把人们的宗教想象、萌芽状态的哲学世界观、氏
15、族的历史等方面包容其中。正是由于民族民间音乐蕴涵如此丰厚的文化内涵,在流行音乐的冲击的情况下,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往往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话题,然而,讨论其生产和传播的方式有利于更好的认识民族民间音乐,有利于我们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创造,游离出社会之外是不可想象的。原始先民创作的劳动号子、中国古代文人们的抚琴影歌、中国民间热闹欢腾的吹歌丝竹以及近当代和现现代的群众歌曲、流行音乐、交响音乐、先锋音乐的创作,无一不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产生的音乐。这些音乐生产,在其产品的功能作用、思想倾向、反映内容、表现手段等等方面,无不受社会的多方制约或影响。而且,民族民间音乐
16、其本质方向是流向社会的某一方面、某一听众或某一时代、社会背景中的,其中蕴含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具有音乐生产的社会适应性、生产产品的创造性和生产产品的非商品性三方面本质的特性。中国现代的民族民间音乐生产,是中国几千年来各民族、各地区社会音乐生活多种形式的残存或发展与繁衍,并作周边的当代社会节拍中相对固定下来。尽管在民族和地区的内部文化凝聚力和外部文化保护呼声的支撑下,有的乐种、曲种和音乐活动形式仍然显示出相对旺盛的生命活力,比方,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前茅的广东沿海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生产活动处于上升趋势。如今,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已经面临当代城市社会音乐生产严峻的挑战。2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民族
17、民间的传播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拿古琴来讲,2003年古琴申遗成功,国家施行保护和扶持措施施行,小学音乐课堂开设古琴名曲欣赏已经在部分省市实现。不仅如此,有些学校还开设专门聘请专业老师教学,组织琴社参加表演。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兴华小学在2006年将古琴艺术初次进入小学课堂,至今,该校已经有六百多名学生接受了古琴的普及性教育。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古琴选修课、举办古琴文化讲座和音乐会是对高校学生传播普及古琴艺术的主要方式。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高校举办古琴进大学的活动,以及各地琴家走进高校进行沟通活动。我们从各类民族民间的传播途径能够总结出,其传播途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校、社会和媒
18、体,且三者以并存、交织、互补的形态进行。社会传播主要由学院音乐家介入、民间音乐家和民族音乐喜好者组成。媒体传播由乐谱、声音记录和电子三类媒介来完成。3结语纵观民族音乐的历史进程,其传播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相依存。古琴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广度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在此社会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播呈现出本身的特点和众多的问题。第一,随着各种音乐媒介在传播经过中的增加,民族音乐传播的透明度逐步减弱。传统的民族音乐面对面的沟通形式能使传受双方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信息沟通、共同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与认可等等优点。这种透明性特质,正是古琴音乐在社会群体中真正得到沟通、理解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特质正逐步减弱。
19、第二,随着音乐媒介在传播经过中的增加和民族音乐热潮之下,民族音乐传播的商品性逐步加强。一方面,带来的是民族音乐在广阔的时空中延续;另一方面,民族有一部分走向市场,各种商业炒作和利益驱使下的民族音乐活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民族音乐转变为少数艺人挣钱和追名逐利的工具,这些都是对民族音乐如古琴一类人文音乐的致命毁坏。当然,在看到众多问题的同时,我们应乐观的看待民族音乐在现代的传播现状,诚如黄翔鹏所言:中国传统音乐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异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而我个人以为,我们在关注民族音乐的发展时,要能在传承中保护其原来的相貌,秉承其原有的人文精神本质,而不能太多的修饰,使得它失去原有的精神本质。否则,我们所想聆听到的古乐将不是纯粹的古乐。而是带有过去烙印的新的东西。参考文献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2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3徐金阳.实践视角下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三维目的论析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0年第12期4彭子珊.现代中国古琴音乐传播的社会学考虑J.群众文艺猜你喜欢:1.浅谈民族音乐学研究论文2.民族音乐学视野中歌唱文化的声音概念论文3.音乐文化的传承毕业论文4.音乐文化毕业论文5.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探究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