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讲样式的考虑西方古典文学论文.docx
《一种小讲样式的考虑西方古典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讲样式的考虑西方古典文学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种小讲样式的考虑西方古典文学论文一种小讲样式的考虑西方古典文学论文内容摘要:在默多克的小讲信念和小讲实践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导致评论界对她的小讲提出最严厉的批评。这种矛盾其实对评论者和读者都提出了一种挑战。它与默多克关于小讲艺术的不完美性和非个人化特点的观点有关,反映出作者关于艺术形式和生活的偶合无序之间关系的一种小讲样式的考虑。艺术家只要采用一种不完美的艺术形式才能表现出人类生活中偶合无序的本质,他必须为了真实消除本人的个性,不给自己留下空间。对不太可能的事件,或者对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件,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消费者应采取好像对待生活一般的宽容态度。这是一些道德纪律。关键词:默多克小讲
2、不完美性非个人化作者简介:何伟文,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文论、现代英国小讲和19世纪英国散文。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默多克小讲研究项目编号:04CWW005阶段性成果之一。艾丽丝默多克(IrisMurdoch,1919-1999)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讲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小讲理论家。长期以来,评论界对她的小讲信念和小讲实践之间存在的矛盾,莫衷一是。她坚信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是一个完好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内部构造或形式。对于最高的艺术而言,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最高的艺术能够揭示世界微小的、随意的细节,同时揭示它的完好统一性和形式(Bryf
3、onski375)。这里显然存在着小讲形式与它要反映的杂乱无章的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默多克提出,理想的小讲将试图在两者之间维持一种张力,一方面小讲拥有封闭构造,另一方面小讲中又存在着自由的人物,它们的独立气力经常打破构造。换言之,两种气力之间维持一种时常被打破的动态平衡。这样的作品将有足够的形式使之成为一件首尾连贯的艺术品,而人物的独立和基本的偶合无序又没有被剥夺,人物的命运不是作家早已在臆想中设定的,而是由作品创造性的形式来安排。默多克相信伟大的小讲家不害怕偶合无序,在他们的小讲中被描写的人物是自由的,独立于作者。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却是极其困难的。评论界发如今默多克本人的小讲中会出现一些意料
4、得到的人物(Kuehl99-100),几种基本类型的人物在她的作品中反复出现(Bloom2),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通常仅仅是某种任意的性体验、暴露或者危险的经历(BergorLzi48)。这些经历离奇乖僻,甚至荒唐不经。小讲中还不乏矛盾、冲突、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戏剧化的和异想天开的不可能存在的插曲比比皆是。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对默多克的小讲最严厉的批评。人们发如今她本人的小讲信念和小讲形式的特点之间进行调和似乎是非常困难的。对于默多克的创作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评论界从作者本人身上找到部分原因。她既是作家又是哲学家,既是小讲家又是道德理论家。作为艺术家,她强烈地希望创造类型形式,用精巧的构
5、思来组织无固定形状的混乱的现实;作为哲学家,她发现用这种必要的形式来替代生活中的偶合无序,是完全不可信的。把现实世界中难以意料的、无法完全理解的人性用一个浓缩后的、充满整洁划一的人物的形式世界来替代,默多克觉得这将太让人失望。于是,她在评论以及哲学著作中指明的方向就不是她本人通常遵循的方向。这就产生了矛盾。她声称要尊重偶合无序,但是她的作品却高度形式化;她反复声明生活是无固定形状的,可是在她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却是较强的形式和偶合。默多克在对待人物的态度上也存在着矛盾。作为哲学家,她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而在小讲中,她对待人物的态度却又正好相反。然而,用作家本人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双重身份,来解释她的理
6、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不能尽如人意。本文试图讲明这与默多克关于小讲艺术的不完美性和非个人化特点的观点有关,它反映了作者关于艺术形式和生活的偶合无序之间关系的一种小讲样式的考虑。一在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消除人们对默多克作品中存在的种种前后不一致、甚至矛盾和冲突等可能产生的消极看法。大凡熟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著作的学者,不会不了解在先哲们留给后人的经典中,前后不一致、省略、矛盾、冲突等已然成为一种风格,对此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给出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解释:不能自圆其讲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讲的哲学满能够全盘皆错。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是为了这个
7、缘故才部分正确(143)。诚如此言,默多克思想和作品中的矛盾同样也成为一种动力。马尔康姆布拉德布利曾经讲:在我看来,默多克永远在挣扎,这一事实本身似乎使作者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得她更像一位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而不是对问题有清楚答案的艺术家(Bradbury246)。不过,除了矛盾构成动力一讲之外,对于默多克的创作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笔者以为背后的本质并非像看上去这么简单,它首先与作者关于小讲艺术不完美性特点的思想有关。在这一问题上,与同时代的作家一样,她是失败的。她一直在考虑着这种失败是不是现代小讲创作的集体无能,或者自莎士比亚以来,在语言和思想的历史上,能否真的可能挖
8、掘出不能把人物和形式结合起来的深层原因(Todd25)。默多克在195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到:自由就是知道、理解并尊重我们本人之外的东西(TheSublimeandtheBeauti-fulRevisited284)。一个人的自由,或者讲自由或不自由的程度,取决于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认识在好与坏、完好与局限之间存在程度的不同,能够肯定的是不存在一种绝对完美、至高无上的认识,由于正如柏拉图所言我们是有局限性的、有限定活动范围的动物(qtd,inMurdoch,TheFireandtheSun84)。默多克提出,艺术家只要采用一种模糊的、凡人的、不完美的和暂时性的艺术形式,才能表现出人类生活中的
9、偶合无序的本质。可是,由于人类生活的混乱和美学形式的模糊性和游戏性,艺术做到最好也只能部分地解释或者揭示这种本质。诚然,任何复杂的作品都包含作家选择忽略的杂质和意外的事件,即便是最优美的艺术也是不完美的。默多克以为:真人会毁灭神话,偶合无序会毁灭幻想并为想象开拓道路。想想俄罗斯人,那些描绘偶合无序的大师。过多的偶合无序当然可能把艺术变成报刊文章。但是由于现实是不完美的,艺术不应当太害怕不完美。文学必须永远代表一场真人与意象之间的战斗;如今它需要的是关于前者的更强有力的、更复杂的概念(AgainstDryness294-5)。最好的小讲把对形式的使用与对偶合无序的尊重结合起来,以此把握住作品中的
10、人物。默多克把艺术中的个人看成是一种不可削减的气力,只要在破碎的事物中才能把握,由于个人的真实通常打破小讲的美学统一性,这种真实抵御形式上的统一性,能够被无穷无尽地解释,就像生活中的个人一样。在艺术和生活两个领域,任何到达了的统一性,都随即表明自身的临时状态。由艺术把握到的真理永远都是破碎的真理,小讲是一种临时性的艺术形式,意识到本身的慰藉作用(Antonaceio124)。默多克的任何一部新小讲都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人最后一部小讲的感觉。她在一次访谈中用了一个很形象化的比较:小讲的本质就像一阵风吹过它,它上面有洞,它的意义部分地漏出来流向生活(Bellamy132)。小讲最好地(也最令人尴
11、尬地)象征了艺术和生活的杂乱之间的密切关系(Sage,TheMiddleGround28),因而,小讲不应当设法给出终结,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络注定了它们是不完美的。不完美和不完全是人性的证据,是每一个人的自由都有着局限性的符号。默多克强调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不是已完成的作品本身或者杰作之间的互相竞争。她和萨特一样,尖锐地指出,创作艺术品不仅是为了自由而斗争,而且是一项不会完成的任务。她不赞同中产阶级对杰作及其作者的偶像崇拜,而是倡导一种永不停息的斗争,与有限和临时的成功进行的斗争。由于艺术也生存于一个所有的努力都必将失败的环境中,因而,她主张艺术不应当太害怕不完美(AgainstDryn
12、ess295)。评论家萨格在197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不完美的追求的论文,指出默多克不仅无意于为读者提供慰藉,而且成心创作不完好不完美的作品,以此扰乱读者自鸣得意的心态。萨格用不完美美学来表达小讲追求的某种独特幻觉,在她看来,这与默多克从(好与善)(TheNiceandtheGood,1968)之后满怀自信心地采用的一种形式有关,它既强调丰富的细节,又强调它们的可随意处置性(Sage,ThePursuitofImperfection68)。作为小讲家,默多克的解决办法证实她将本人的小讲美学思想付诸了实践,她已经成为了这样一位作家,任何关注文学将来的人必然会与之达成妥协,她代表目前英语世界可能找
13、到的一种合理有效的创作程序(Berthoff346)。默多克在她本人的小讲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讲明艺术的不完美性,一种方式是让相当一部分书或者手稿被毁坏或者未完成。有评论家指出这正是假设的虚构形象的品质,即它们本质上处于未成熟、临时性、不完美的状态,这种状态对默多克这位柏拉图主义者显得如此重要(Conradi87)。萨格把这种倾向归因于默多克的一种愿望:她不仅要讲明柏拉图的信仰,即艺术是临时性的和未完成的,而且要传达出她对当代主义者强调概念主导性的反对(Todd88)。另一种方式是戏剧手段,如在情节发展中快速地变化和更换场景,可以以讲这是喜剧方式。默多克强调,小讲不管叙述的是多么悲戚和可怕的
14、事情,都是一种喜剧艺术形式,它属于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荒唐、闲散、无知的世界(Bellamy132)。从美学上来讲的,完全没有喜剧性的小讲是危险的,由于对生活准确的描绘应当是滑稽可笑的:我以为所有的小讲都是喜剧形式,是的,所有的小讲。假如你将以小讲的方式描写人类生活,或者至少以传统小讲的方式,你就不可能避免滑稽可笑,由于人类生活就是滑稽可笑的。对任何事情的延伸描绘(prolongeddescription),都将产生某种滑稽可笑的东西。不管怎么讲,一个故事的任何延伸文本(prolongedtexture)都有巧智的空间(placesforwit),有荒唐的东西存在的空间。(qtd,inBove
15、193)与诗歌和戏剧那种紧凑的形式相比,小讲形式是一种质地松懈的艺术形式,十分合适于它要传达的真理,即现实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生中即便是最痛苦或严肃的一章,其实都包含着荒唐和诙谐的成分。最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讲正是在这种形式中到达了形式与偶合无序的平衡。当默多克讲最高的散文艺术是把形式和对真实的尊重,连同真实的各种偶合无序的方式,结合起来(TheSublimeandtheBeautifulRevisited286)时,她强调的是真实。现实是不完美的,因而艺术注定了是不完美的。二除了艺术是不完美的之外,默多克还以为,真实的艺术必须是非个人化的。试图到达非个人化理想的努力,并不是20世纪作家不同寻常
16、的冲动。非个人化是东西神秘宗教之常言(钱钟书277),也是东西方文学理论家议论较多的问题。陆机(文赋)中有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磬澄思以凝虑等讲法。刘勰在(神思篇)中更进一步标明:陶钧文思,贵在静虚。荀子在(解蔽篇)中提出虚壹而静之术,用来作为以心知道的一种手段:人何以知道?日:心。心何以知?日:虚壹而静。换言之,心往往积藏了很多固定看法,包含了很多纷杂不一的成分,并且又往往是不由自主地运用着不以本人心中原来积存的固定看法去损害将要准备接受的东西。这就叫做虚(王元化136-7)。从浪漫主义到当代主义,再到作者死了,非个人化的问题也许是作者理论中最占主导优势的理论,该理论是关于艺术的浪漫主义哲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种 样式 考虑 西方 古典文学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