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docx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今天学习啦我要与大家共享的是: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相关论文。详细内容如下,欢迎参考浏览:摘要: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加强出口商品价格竞争能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进而使出口商品以减免税收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介入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我国实行出口退税二十多年来,出口退税对于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企业成长发展、拉动国民经济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政策己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调节外贸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出口退税制度
2、存在的缺乏,并针对这些缺乏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关键词:出口退税贸易出口出口补贴论文正文: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引言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十分消费税,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进而促进该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出口贸易。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财政鼓励机制、出口鼓励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是世界各国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的一项基本措
3、施,被WTO众多成员广泛应用,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国际通行做法。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产业构造和经济的发展。根据WTO规则,各成员国能够对本国出口产品实行退税,但退税的最大限度不能超过出口产品在国内已征的税款,在此范围内,各成员国能够根据本身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确定恰当的出口退税水平。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自1985年开场施行以来,已先后进行了六次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和十四次税率调整;实践证实,每次的出口退税制度改革都对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新的出口退税制度更多的涉及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利益,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成了最近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200
4、5年8月,中央财政在难以承受出口退税之重的情况下,进行了第六次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对完善社-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中长期持续增长,深化财税和外贸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十分是对我国财政运行也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出口退税制度施行经过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骗税行为不断扩散,退税款项不断增加,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国际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全面、深入地评估出口退税制度并根据其在施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措施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一、我国出口退税的发展 (一)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变迁我国出口退税的做法可追溯到1950年,当时已有对出口货
5、物退还已纳货物税的规定。1958年,我国将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对出口商品不再退税,出口退税制度中止。1973年,工商税制进一步简化,我国对进口货物不征税,对出口货物也不退税,出口盈亏由外贸部与财政部算帐。198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钟表等17种产品实行出口退免税和进口征税的通知),开场对部分货物实行退税。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对进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由于当时没有实行增值税,出口产品的营业税、流转税都纳入了消费税系列,所以退税率不是很高,一直到1993年退税率也只要11.2%。1994年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6、,确立了增值税的主体地位。制定施行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法199431号),详细规定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范围、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退税的税额计算方法、出口退(免)税办理程序及对出口退(免)税的审核和管理。平均退税率一下子提高到16.63%。1996年,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减少骗税,我国对出口退税率作了大幅度下调,平均退税率降至8.29%01998年和1999年我国又屡次将退税率上调。以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的影响。之后几年,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外贸出口增长很快,但中央财政的退税支出又重新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于是出口退税指标成为控制该项支出的重要手段,但越积越多的出口退
7、税的欠款又构成了中央财政的一笔隐形负债。2002年初,我国对生产型企业的自营和委托出口货物和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的货物,全部实行免、抵、退税的办法。2003年,我国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构造性调整;二是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增量的新机制;三是新增加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四是调整出口产品构造,推进外贸体制改革;五是累计欠企业的退税款由中央财政解决。详细的退税办法: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
8、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2005年我国对退税办法又进行了新的调整,规定:从2005年起,中央负担超基数退税的92.5%,地方负担7.5%;出口退税基数不变;出口退税从中央库统一办理,年终中央与地方清算退税。 (二)现阶段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主要内容2005年8月,国家再次改革出口退税制度,业内称之为现行出口退税制度或出口退税新政。第一,出口退税对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对外承包公司及对外承接承包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外
9、轮公司、远洋运输公司;以及企业用作境外投资的货物等。第二,出口退税运作方式。现行的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办法主要有六种操作方式,一是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二是外贸企业含税购进的货物出口后再办理退税的先征后退管理办法;三是卷烟出口企业实行免税购进,出口不退税的管理办法;四是国产钢材和新疆棉实行的以产顶进办法;五是来料加工实行进口、加工环节免税,出口不退税的管理办法;六是对国家统一规定的免税货物,无论能否出口销售一律给予免税的办法。第三,出口退税税种、税率。根据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税种为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消费税的应税货物,退(免)税
10、率仍为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税率。在解决中央财政负担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下,2003年10月以来,国家对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进行了改革,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本着适度、稳妥、可行的原则,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产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第四,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2005年1月1日起,调整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
11、按92.5:7.5的比例共同负担;2005年1月1日起,规范地方出口退税分担办法。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省下面出口退税分担办法,但不得将出口退税负担分解到乡镇和企业,不得采取限制外购产品出口等干涉外贸正常发展的措施。所属市县出口退税负担不平衡等问题,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2005年1月1日起,改良出口退税退库方式。出口退税改由中央统一退库。相应取消中央对地方的出口退税基数返还,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第五,其他方面。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从2003年起,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税;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构造。通过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等,加快
12、推进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积极引导外贸出口代理制发展,降低出口成本,进一步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结合调整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产品构造优化,提高出口整体效益;自2006年1月1日起,为规范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取消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工作。二、我国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大、过频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制订颁发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对新税制条件下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退税或免税作出规定。但在上述管理办法出台后的一段时间内,又屡次对其进行补充、修改、调整,包括退税率的数次调高、详细规定的更改,操作和管理要求的变化,出口退税政策
13、频繁变动的现实讲明,我们尚未找到出口退税的规律,这就决定了每次修改补充只能是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出口退税政策频繁变动,一是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规划,并且降低退税率也会加大生产成本,降低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二是对税务部门出口退税工作也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政策的调整需要有关税务人员学习和把握新规定,有些工作程序可能因而要加以修正,而且还要对企业办税人员进行辅导,这无疑要增加税务部门的工作量。此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有些具有回逆性,即政策调整后,要上溯到以前某个时间开场施行,这有时会使退税工作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 (二)我国出口退税法制建设不完善1994年新税制施行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
14、根据比拟薄弱,基本根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己经失效。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三)出口退税政策缺
15、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出口退税政策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主要表如今不统一的退税政策造成不同企业间矛盾重重。第一,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的矛盾。出口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加强了生产企业的直接出口积极性,但是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尤其是传统和中小型企业)缺乏对于国际市场的了解,尤其是缺乏对于参加WTO后国际市场交易规则的了解,往往出现国内、省内,甚至区内同行业企业低价竞争,重复出口,不能应对反倾销等问题,而外贸企业不能直接实行免、抵、退,必须先收购生产企业的产品,而生产企业更愿意直接通过出口实现退税,造成外贸企业出口产品;大量减少,严重影响外贸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也打乱了国内出口的秩序。第二,大型
16、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矛盾。国家强调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的出口退税的支持,而不重视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出口退税,这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相违犯,而且中小企业由于融资能力有限,对于出口退税资金的依靠程度更高,造成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愈加严峻。第三,全部(产品)出口企业与一般出口企业的矛盾。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的产品100%外销,其产品享受出口生产环节免增值税政策,但是生产企业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不能够抵顶内销货物(没有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只能等待退税,而在退税不及时的情况下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四)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政策与管理必须同步、协调,
17、才能到达预期目的和效果,否则势必会出现漏洞。由于出口退税政策上的不完善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使当前的出口退税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退税机关与征税机关不统一,征退脱节,骗税时有发生。征收机关负责出口征税,各地专责的退税机关负责出口退税,使征税与退税分离,信息流通不畅,不便于统一管理。第二,地方过分强调本身利益,影响中央财政收入。第三,退税手续繁琐,程序复杂,部门协调不力,工作效率低下,占用企业资金现象严重。出口退税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退税部门也涉及征收、计会、信息等部门,同时还要涉及海关、外汇、外经贸等部门,假如其中一个部门滞留单证或电子信息,那么整个退税进程必然遭到影响,导致出现退税缓慢、滞后期
18、长等问题。第四,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方式和手段低效。第五,缺乏高效可行的系统性约束,税务部门与海关等部门经常出现管理上的脱节,与出口退税同时出现的,是不断发生的骗税现象,给国家造成损失。三、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对策判定一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优劣与否,首先要看其能否遵循税收公平的原则即出口退税政策既能解决国际贸易中公平税负问题,又能避免双重征税,使得国家的贸易行为完全符合WTO规则,能够知足国际贸易良好秩序的需要。同时要看这一政策对本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推动作用怎样,能否能够加强和促进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施行有效规范的税收流程,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出口 退税 制度 存在 问题 对策 分析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