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功率模块及器件应用技术.docx
《当代功率模块及器件应用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功率模块及器件应用技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当代功率模块及器件应用技术fenghy导语:在过去的数年中已有诸多的研发成果不断提供新的、经济平安的解决方案,进而将功率模块大量地引入到一系列的工业和消费领域中最近20年来,功率器件及其封装技术的迅猛开展,导致了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宏大变化。当今的市场要求电力电子装置要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集成化、智能化、更小的体积和重量、效率更高的芯片、更加优质价廉、更长的寿命和更短的产品开发周期。在过去的数年中已有诸多的研发成果不断提供新的、经济平安的解决方案,进而将功率模块大量地引入到一系列的工业和消费领域中。因此,有必要就功率模块的应用技术,如选型、驱动、保护、冷却、并联和串联以及软开
2、关电路等,进展一次全面的系列介绍。1IGBT和MOSFET功率模块1.1应用范围如图1所示,当前诸多的电力电子电路可由功率MOSFET或者IGBT来实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场,它们先后出现于市场。与传统的晶闸管相比,它们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可关断的特性包括在短路状态下、不需要缓冲网络、控制单元简单、开关时间短、开关损耗低等。如今,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地浸透到新的应用领域中,这首先归功于IGBT和功率MOSFET的迅速开展。同时,它们的应用在其现有的领域内也在不断地深化。数年前,高耐压双极型功率晶体管还被广泛地应用着。而如今只能在少数例外情况下发现它的踪影,其位置已几乎完全被IGBT所取代。在电流达
3、数十A或者以上的应用中,功率MOSFET及IGBT大多为含有硅芯片的绝缘式功率模块。这些模块含有一个或者数个晶体管单元,以及和晶体管相匹配的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某些情况下还含有无源元件和智能局部。固然功率模块存在仅能单面冷却的缺点,但它还是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中,与同期问世的平板式IGBT/二极管器件一争上下。尽管平板式器件在双面冷却的条件下可以多散发约30的热损耗,但功率模块仍然受到用户广泛的欢送。其原因除了安装简易外,还在于模块的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绝缘、其内部多个不同元器件的可组合性、以及由于大批量消费而导致的低本钱。在当今的市场上,尽管各种有竞争性的功率器件都在不断地开展,但是
4、IGBT模块却稳稳胜出,它的功率范围也在不断延伸。目前消费的IGBT模块已具有了65kV、4.6kV、3.3kV和2.5kV的正向阻断电压。以此为根底,MW级的、电压至6kV的变流器采用IGBT串联的电路已经出现。另一方面,MOSFET那么被应用于越来越高的频率范围。今天,使用适宜的电路拓扑与封装技术,已经可以在500kHz以上实现较大的电流。IGBT和MOSFET模块已经成为集成电子系统的根本器件,同时也正在成为集成机电系统的根本器件。1.2构造和根本功能下面所述的功率MOSFET和IGBT均指n沟道增强型,由于,它代表了构成功率模块的晶体管的主流。在一个正向的驱动电压作用下,一块p导通型的
5、硅材料会形成一个导电的沟道。这时,导电的载流子为电子多子。在驱动电压消失后,该器件处于截止状态自截止。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采用图2和图4所示的垂直式构造。在这里,栅极和源极MOSFET或者发射极IGBT均位于芯片上外表,而芯片底面那么构成了漏极MOSFET或者集电极IGBT。负载电流在沟道之外垂直通过芯片。在图2所示的功率MOSFET和图4所示的IGBT具有平面式栅极构造,也就是讲,在导通状态下,导电沟道是横向的程度的。平面栅极在当代高密度晶体管中更开展为双重扩散栅极还是目前功率MOSFET和IGBT中占统治地位的栅极构造。平面式MOSFET和IGBT构造是从微电子技术移植而来的,其漏极或者集
6、电极由nMOSFET或者pIGBT井区构成,位于芯片外表。负载电流程度地流经芯片。借助于一个氧化层,n区可以与衬底互相隔离,进而有可能将多个互相绝缘的MOSFET或者IGBT与其他构造一起集成于一个芯片之上。由于平面式晶体管的电流密度仅能到达垂直式构造的30,因此明显地需要更多的安装面积,所以,它们主要被用在复杂的单芯片电路中。从构造上来看,功率MOSFET图2以及IGBT图4由诸多的硅微单元组成。每cm2芯片上的单元数可达8.2105最新的耐压为60V的MOSFET以及1105高耐压IGBT。图2、图4显示了MOSFET和IGBT具有相似的控制区构造。n区在截止状态下构成空间电荷区。p导通井
7、区被植入其内,它在边沿地带的掺杂浓度较低p,而在中心地带那么较高p。在这些井区里存在着层状的n型硅,它们与源极端MOSFET或者发射极端IGBT的金属铝外表相连。在这些n区之上,先是植入一层薄的SiO2绝缘层,然后再形成控制区栅极,例如采用n型多晶硅材料。当一个足够高的正向驱动电压被加在栅极和源极MOSFET或者发射极IGBT之间时,在栅极下面的p区将会形成一个反型层的n导通沟道。经过这个通道,电子可以从源极或者发射极流向n漂移区。直至n区为止,MOSFET和IGBT具有类似的构造。它们出如今第三极区,进而决定了各自不同的性能。1.2.1PowerMOSFET图2清楚地显示了一个n沟道增强型垂
8、直式构造的功率MOSFET的构造和功能。图2中的栅极构造为平面式。在MOSFET中,上述的层状构造是在一块n导通型的硅基片上采用外延生长、植入、扩散等方法来实现的。硅基片的反面形成了漏极。当电压在漏极和源极之间产生一个电场时,流向漂移区的电子会被吸引至漏极,空间电荷会因此而缩小。同时,漏源电压下降,主电流漏极电流得以流动。由于,在漂移区内形成电流的电子全部是多子,所以,在高阻的n区内不会出现两种载流子的泛滥。因此,MOSFET是一个单极型器件。在低耐压的MOSFET器件中,微单元的电阻约占MOSFET的通态电阻的530。而对于高截止电压的MOSFET来讲,其通态电阻的约95由n外延区的电阻所决
9、定。因此,通态压降VDSon=IDRDSon1式中:ID为漏极电流;RDSon为通态电阻。RDSon=kVBRDS2式中:k为材料常数,当芯片面积为1cm2时,k=8.3109A1;VBRDS为漏源正向击穿电压。对于如今市场上的MOSFET来讲,当它的截止电压大于200400V时,其通态压降的理论极限值总是大于同等大小的双极型器件,而其电流承载才能那么小于后者。另一方面,仅仅由多子承当的电荷运输没有任何存储效应,因此,很轻易实现极短的开关时间。当然,在芯片尺寸很大的器件中高耐压/大电流,其内部电容充放电所需的驱动电流会相当大,由于,每cm2的芯片面积上的电容约0.3F。这些由MOSFET的物理
10、构造所决定的电容是其最重要的寄生参数。图3表示了它们的起源和等效电路图。表1解释了图3中各种寄生电容和电阻的起源和符号。表1MOSFET的寄生电容及电阻1.2.2IGBT图4清楚地显示了一个n沟道增强型垂直式IGBT的构造和功能。图中的IGBT具有非穿通式NPTNonPunchThrough构造,栅极为平面式。和MOSFET有所不同,在IGBT的n区之下有一个p导通区,它通向集电极。流经n漂移区的电子在进入p区时,会导致正电荷载流子空穴由p区注入n区。这些被注入的空穴既从漂移区流向发射极端的p区,也经过MOS沟道及n井区横向流入发射极。因此,在n漂移区内,构成主电流集电极电流的载流子出现了过盈
11、现象。这一载流子的增强效应导致了空间电荷区的缩小以及集电极发射极电压的降低。尽管同MOSFET的纯电阻导通特性相比,IGBT还需加上集电极端pn结的开启电压,但对于高截止电压的IGBT器件来讲从大约400V起,由于,高阻的n区出现了少子增强效应,所以,器件的导通压降仍比MOSFET要低。这样,在一样的芯片面积上,IGBT可以设计的电流比MOSFET更大。另一方面,在关断期间和随后产生的集电极电压的上升经过中,还来不及被释放的大局部p存储电荷Qs必须在n区内被再复合。Qs在负载电流较小时几乎呈线性增长,而在额定电流以及过电流区域那么由以下指数关系所决定:存储电荷的增强与耗散引发了开关损耗、延迟时
12、间存储时间、以及在关断时还会引发集电极拖尾电流。目前,除了图4所显示的非穿通构造之外,穿通型构造PT=PunchThrough的IGBT也得到了应用。最初的IGBT就是基于后者而形成的。两种构造的根本区别在于,在PT型IGBT的n和p区之间存在一个高扩散浓度的n层缓冲层。另外,两者的制造工艺也不同。在PT型IGBT中,n和n层一般是在一块p型基片上外延生长而成。而NPT型IGBT的根本材料是一块弱扩散的n型薄硅片,在其反面植入了集电极端的p区。两种IGBT的顶部构造一样,均为平面式的MOS控制区。图5比拟了两种IGBT的构造及其正向截止状态下的电场强度分布。对于一个PT型IGBT或IGETE:
13、外延生长式构造Epitaxialstructure来讲,在正向截止状态下,空间电荷区覆盖了整个n区。为了使生长层即使在高截止电压下还是尽可能的薄,在n漂移区的结尾处,其电场强度需要用高扩散浓度的n缓冲层来减弱。反之,对于NPT型IGBT或者IGHTH:同质式构造Homogenousstructure来讲,它的n漂移区具有足够的厚度,以致于可以吸收在正向截止状态下最大截止电压的场强。因此,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电场延伸至整个n区之外的现象穿通是不会发生的。为了进一步描绘IGBT的功能以及PT和NPT型器件的不同特性,有必要来观察由IGBT构造而导出的等效电路图6b。类似于图3,可得到图6中所示的寄
14、生电容和电阻的起源与符号,如表2所列。表2IGBT的寄生电容及电阻撇开器件内部的电容和电阻不谈,IGBT的等效电路含有同样存在于MOSFET构造中的理想MOSFET,以及一个寄生npn晶体管,即n发射区发射极/p井区基极/n漂移区集电极。在这个寄生构造里,位于发射极之下的p井区的电阻被视为基极发射极电阻RW。此外,以下区域组合构成了一个pnp晶体管,即p集电极区发射极/n漂移区基极/p井区集电极。这个pnp晶体管与上面的npn晶体管一起构成了一个晶闸管构造。这一寄生晶闸管的锁定效应Latchup可能会出现于导通状态前提是某临界电流密度被超过,该临界值随芯片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也可以在关断时发生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功率 模块 器件 应用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