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docx
《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得到了国际普遍关注,已经对创新政策制定产生了深入影响。欧盟指出,创新的起源不是单纯的由新知识转换成新产品的经过,而是个人、机构和环境因素之间进行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美国,创新集群的作用正遭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俄罗斯,国家创新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是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强调政策的系统性以及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新定位问题,要使国家完成从家长式管理者向创新经过介入者的伙伴和组织协作者的角色转换等。随着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国际分工显现出了新的形态特征,世界价值创
2、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垂直分离和再构,产业构造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学和经营学领域开场采用模块化理论解释这种国际分工的新变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途径与手段的选择带来新的启示,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本文从模块化理论出发,研究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路。二、创新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创新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研究视野不断拓展。早期的创新研究强调技术推动、市场拉动作用,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相应地构成了创新依靠于科学进展的政策思想,以及市场需求才能刺激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改革思路。随着创新研究的视角逐步从特定的个体创新转移到更广泛的技术发展上,创新被看作
3、是有联络的,研究的焦点逐步集中到这种互相联络的构造上,而不是在一定构造下特定的创新。创新政策研究逐步转入在环境中考察创新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新研究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创新经过向前端延伸,原来局限于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界面开场前移到基础研究、甚至是跨行业的基础研究。随着知识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日趋严密,十分是随着美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概念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与肯定。基础性知识的生产环节,因其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而成为创新经过的重要环节,进而使得科学研究、技术发现均被纳入创新范畴。创新经过向前端延伸,促使各国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开场,就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构成和保
4、护。二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理念和思路开场得到普遍关注。创新不再被视为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作为一个系统进入创新热门研究领域,涉及创新系统效率和创新能力问题。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表明:第一,创新是个人、机构和环境因素之间进行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由新知识转换成新产品的经过。创新绩效不仅依靠于特定的行动者如企业、研究机构或大学怎样行动,而且更依靠于它们作为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怎样在地区、国家和国际层次上互相作用。第二,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扩散。经济合作组织将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分为四类:一是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二是企业、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互相作用;三是知识与技术
5、的扩散,主要通过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等途径;四是人员的流动。第三,在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建设方面,创新网络、创新集群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分是创新公司的集群化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增长和就业,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第四,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需要重新认定。好的科学政策与好的创新政策并不一样1,创新政策是其他政策的关键,创新政策需要影响其他政策领域的观点已得到了广泛认可。无论创新的源头来自哪里,无论创新的形式如何,假如没有新价值的实现,创新就是不完好的,或者讲就不能称其为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活动与价值实现关系越来越密切,进而使得创新活动及其创新组织的绩效备受关注。因
6、而,怎样促进知识流动,并实现创新增值循环就成为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三、模块化对创新的作用1.模块与模块化: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近年来,在国外诸如模块Module或模块的Modular之类的词,在工业产品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作为产品的特征标志之一而加以强调。作为一种新现象,模块化绝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设计方面,关于模块化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场涉足企业组织构造、管理程序、产业发展机制、经济系统运行等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模块与模块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研究必须触及的重要命题,有人将模块化称为新产业构造的本质,甚至用模块时代来命名当前的经济环境。经典的解释以为,模块是指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
7、,它能够通过标准的界面构造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则互相联络而构成愈加复杂的系统,而模块化则是一个将系统进行分解和整合的动态经过2。模块与模块化的提出,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呈现出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创新系统能够视为由一个个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我们完全能够引入模块的思想来分析这一系统。2.模块化对促进知识流动的作用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及知识的流动。当前知识管理领域主流的研究成果都建立在波兰尼对知识类型两分法的基础之上,仅仅认识到知识模糊性方面的特征。以野中郁次郎为首的主流知识管理专家以为,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明晰知识和模糊知识的互动。ShanthiGopalakri
8、shnan等注意到了知识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提出了三维度分类法,主张将知识分为明晰知识、默会知识、系统知识、自治知识,简单知识、复杂知识3。从知识角度分析,模块化的作用在于通过体系构造和标准界面的建立,降低知识之间的互相依靠。知识的模块化能够分解复杂的知识系统,让每一模块能够在大的系统条件下独立地发展或创新,使原来比拟复杂的系统性创新变成了相对简单的创新及其创新后的组合,进而提高创新的速度和效率4。3.模块化对价值转移的影响创新作为一个价值创造的经过,伴随着创新活动,也就构成了价值转移。在价值创造研究中,波特的价值链概念遭到普遍关注。然而,价值链是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基础之上,现
9、实中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规律正在分解已有的价值链,并将其重新组合成新的价值网络。在这个价值链的延伸、分解和网络化经过中,十分是从宏观角度看,越来越多起作用的是模块化。其原因在于,价值链侧重于子系统之间顺序式的上下游关系,而模块是以功能划分为标准的,模块之间可能有可以能没有前后相继的顺序关系,模块化操作具有很强的选择价值5。模块的研发是一种允许浪费的价值创造系统,这种重复的研发固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资源浪费,但是独立的同种功能模块的研发能够预留几个选择的余地来应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适应了复杂产品系统开发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鼓励研发主体迅速地开发出符合理想界面标准和绩效标准的模块产品,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块 构建 我国 国家 创新 系统 新思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