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论文(精品).docx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文化产业论文(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文化产业论文一、特定资源禀赋是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值得深度挖掘的富矿文化产业是在一定资源基础上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创意、优势集聚、民俗展示、改造创新构成的业态,良好的历史文化禀赋往往给予特定地域发展文化产业以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异常丰富,“晋善晋美是极为准确的概括。自然风光、人文积淀、红色文化、艺术表现、民俗风情等为山西发展多种形态的农村文化产业形式提供了极为雄厚的发展基础。1特色鲜明、品格各异的自然风光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佳选择。南北东西差异性的自然风貌使三晋成为我国北方旅游休闲的绝佳胜境。北国雁朔风光的壮阔,塞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远,黄土高原沟壑的纵横,
2、黄河壶口奔腾的气势,加之山西北部夏季气候的凉快、便利的交通都使山西具备了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的条件。2积淀深厚、极富魅力的人文传统提供了认知三晋文明的广阔课堂。华夏起源的历史踪迹、内陆农耕文明的开拓业绩、遍布全省的宗教寺庙及其文化、不同时代产生深入影响的各方面出色人物、晋商文化的诚信进取精神、南北各地各具神韵的非遗制作等,都是华夏文明在三晋凿刻的历史痕迹,乡村常态生活中亦处处散发出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魅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独特空间是认知华夏文明绝好的课堂。3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提供了感悟我党发展历史的生动讲堂。一百多年反压迫求解放的艰苦历程中,三晋儿女英勇不屈,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非凡业绩,武乡、
3、左权、黄崖洞等红色遗址是最好的见证;建国以来三晋儿女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大寨、西沟、右玉等创业之地仍记忆犹新。4异彩纷呈、花样繁多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宽阔大舞台。山西的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孝义皮影戏、祁太秧歌、绛州鼓乐等出名全国,享誉海外;各类民间舞蹈、鼓舞、秧歌舞、狮子舞、高跷、旱船、背棍、铁棍和抬阁等极具审美价值;民间绘画、剪纸、面塑、砖雕、木雕、造像等艺术表现传神。观赏岁月中留存的这些瑰宝,定能帮助人们深化对中华文化神韵的理解。5淳朴厚重、魅力无穷的民俗风情提供了休闲娱乐、回归传统的温馨空间。三晋民间故事笑话、传讲典故、交往礼俗、婚俗节庆、食俗居俗等生动展示出千百年间
4、民众劳作生息、繁衍发展的图景,徜徉其间品味咀嚼,其淳朴厚重的内涵令人感喟。总之,潜心挖掘资源禀赋的丰富矿藏,用足用好其文化内涵,发展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视野就会充分打开,境界起点就可不断提高,思路办法也会愈益丰富。二、在推进相关要素深度融合中促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迈进(一)在深度挖掘多元融合中强化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魅力当今时代,人们已不再知足于被动、刻板地享受一种文化消费,而是将旅游等文化产业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体验,从中更多希望获得的是独特的精神感悟和知足。适应这种需求,国务院2014年3月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
5、文化的传播消费。国务院2014年8月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愈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在某种业态中融汇多种相关元素,在向人们提供一种服务时知足其多方面需求,同时获取更丰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譬如,央视在山西忻州农村拍摄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后,村民把当地生产的小米装在刻有“喜耕田小米的葫芦里去销售,葫芦有“福、“禄的美妙寓意,刻上“喜耕田小米,植入文化附加值,简单的农产品就增值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农村文化产业很多门类的发展都能够通过挖掘文化附加值提升其社会效益,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一个乡村休闲
6、景点,假如只简单陈设供游客观赏的风物,人们往往会因其缺乏更多内容而较快离去。但如能增加演艺项目,游人为看演出就要住下,因而就产生了住宿、餐饮、消费、购物需求,与相关旅游要素的融合就延展了乡村休闲的产业链,经济效益也就随之增加了。(二)推进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展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产业,其最终受益主体都是农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文化产业会因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经济价值。对农村文化产业产品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追求,也要求我们从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的角度,一体化推进两者协调发展。山西很多地方的实践表明,高起点谋划、整体性开发是农村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明智
7、之举。如山西享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誉的皇城相府在开发中秉持了“综合创新,集成创新的理念,融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一手做足做好皇城相府的文章,恢弘的古典官宦建筑、重现历史盛况的开城仪式(迎圣驾)、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会都展示了皇城相府厚重的文化内涵;一手打造融合多种产业要素的综合开发,当代气派的大型文化演出,体验当代田园风光、采摘品尝新鲜瓜果的相府生态园丰富了景点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文化档次。皇城相府由此荣获“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仅2014年春节假期,景区就接待游客554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1024万元。成功的范例还有临汾古县,其特色文化不仅催生了各类乡村文化产品,也带动了
8、当地农民致富。全县有5000余名妇女从事手工布艺制作,成立了“锦织土织布、“红梅布艺、“俏姑娘编织等协会,仅“春媳妇土布鞋协会就有200余名妇女联手从事土布鞋制作,其产品销往北京、广州、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城市,2011年手工艺品的营业额到达200万元。(三)拓展农村文化产业相关要素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浸透性、关联性极高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推动农村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会带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必将促进其文化价值理念向相关产业浸透,推动相关产业升级。1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开发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山西各地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文化产业 论文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