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现象学的古典园林讨论.docx
《建筑现象学的古典园林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现象学的古典园林讨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现象学的古典园林讨论摘要:从建筑现象学的视角解读中国古典园林,以人的直接体验为切入点,通过场所现象学和知觉现象学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分析,以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获得启示和借鉴。关键词:建筑现象学;中国古典园林;场所现象学;知觉现象学1研究背景前人对于中国古典园林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和理解。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原理方面,明末造园艺术家计成所著的(园冶)总结了造园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从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叠山理水、地面铺装等方面进行了深化讨论和阐述1。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讨论了中国古代造园的一般原则,并介绍江南各地著名园林的历史沿革
2、、现状以及艺术特点2。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对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详细手法进行阐述,并通过拍摄的照片和测绘的图纸对园林实例进行介绍与分析3。陈从周先生在(讲园)中根据观赏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动观和静观,其中静观是指有静止不动的固定观赏点,动观是指有动态的游览运动道路,提出面积小的园林以静观为主,面积大的园林以动观为主4。彭一刚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运用当代建筑设计理论从视线设计、空间组合、空间层次、空间序列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详细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5。从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方面,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通过详实的史料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
3、期,并详述了不同类型园林的特点6。总体而言,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主要根据知识和科学进行认识,侧重于物质形态和视觉效果方面。建筑现象学是对人与环境关系进行的研究,以为认识世界需要回归存在本身,进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建筑现象学能够分为两大领域:一个是诺伯格舒尔茨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发展的场所现象学,场所现象学将人与环境联络在一起,并指出场所是人“存在于世的立足点。另一个则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知觉现象学是将空间环境与人的知觉感受相结合,以知觉为对象,透过知觉去发现自我与环境的联络7。2场所现象学分析21物质环境诺伯格舒尔茨以为场所是由特定地点、特定环境的详细构造和特征构成的总体气氛。当人在环境
4、中感遭到了归属感,体会到了建筑环境的意义,感遭到了“人的存在,便产生了“场所。西方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以为景物与人的生活无关,与人们的思想感情没有联络,园林只是供人们散步和休息的地方,将道路修成直线,将山丘铲平,将花卉树木修剪成几何形,将建筑与自然对立起来。而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以为建筑与自然应该是互相融合、互相协调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中国古典园林在总体布局方面通过建筑的群体组合构成自由随宜、高低错落、顺应地形的整体布局,同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做到疏密有致。在建筑单体设计方面,采用木框架构造,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浸透,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22精神环境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以为每个地方有其相
5、对应的神,神赋予每个地方以生命因此成为场所,长期在此寓居的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赋予场所以场所精神。诺伯格舒尔茨以为场所精神是一种此时此地的唯一无二的空间体验。斯蒂芬霍尔以为建筑与场地具有诗意上的联络,并将这种关系称作“锚固8。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其中意境即将主观的理念与客观的物质环境相结合。中国古典园林通过植物配置、自然水体、山石、道路途径、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等实体表现形式赋予其场所精神,引发人们某种情感共鸣和联想,使人们获得精神层面的知足与愉悦。中国古典园林经常通过抽象的手法概括自然,例如叠山理水中,经常选择具有“皱、漏、透、瘦特点的太湖石堆叠代表山峰,并在水面驳岸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现象学 古典 园林 讨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