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论文(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论文(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论文一、经历教育的途径:直观教育、从经历中学1.直观教育夸美纽斯首先阐述了直观教育思想。他要求人类必须尽可能地研究天、地、橡树和山毛榉之类的东西,去学会变聪明,而不依靠书本学习。他们必须学会了解并考察事物的本身,不是别人对事物所已作的观察。他讲,假如我们人人都从本源,从事物本身,不从其他来源去获得知识,我们就能够步随古代智者的后尘了。基于此,他强调,任何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去教,而应该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实际指证。卢梭也阐述了直观教育思想。他反复要请教师用实际事物教育学生,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在谈到爱弥儿的绘画教学时,卢梭的直观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出来
2、:“我希望他的教师不是别人,而是大自然,他的模特儿不是别的,而是他所看到的东西。我希望摆在他眼前的是原件而不是画在纸上的图形;我希望他照着房子画房子,照着树木画树木,照着人画人,以便养成习惯,仔细地观察物体和它们的外形,而不至于老是拿那些死板板的临摹的绘画当作真实的东西来画。5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育思想也很丰富。他首先阐述了直观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直观是心理训练的基础。发展儿童直观能力的自然进程是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相联络的。自然进程对直观能力发展的影响完全取决于生活在某一实际生活环境的孩子感官出现的事物形象。其次,着重阐述了初级艺术教育中的直观教育。在他看来,初级艺术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孩子
3、的感官接触更多的直观事物,加深印象,综合印象,更好地理解这些印象,使其更富教育意义。培养艺术能力的主要基础是通过五种知觉视、听、嗅、味、触获得直观能力的那些手段,由于艺术能力是从直观能力发展起来的。全面地培养知觉、器官和肢体是自然地培养艺术能力的基础。他要求初级艺术教育应该同孩子表述直观对象的自然进程产生某种联络。表述直观事物自然是同孩子的实际生活状况相联络的。假如艺术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状况,甚至与其发生矛盾,就不能产生影响。第斯多惠的直观教育见解也很深入。他以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依靠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由此而产生的智力感觉与直观严密相连,直观又从理解提高到普通的想象和概念,因而概念必须建立在直观
4、上。直观是一切真知的基础。直观教学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学科课堂教学,不管是宗教课、语文课还是数学、几何课,都离不开这个教学原则。他要请教师热衷于直观教学原则,力求使本人的课堂教学面向儿童的实际生活。他提出的直观教学的要求是:从直观出发,继续进展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详细到抽象,绝不能够颠倒。斯宾塞对直观教育提出了本人的看法。他以为,不但婴儿期、低幼期需要实物教育,在稍大一些的孩子和青年中,都应该重视实物教育。不仅仅是在家里,课堂上也需要实物,还应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包括田野、树丛、矿山、海边的事物。没有什么事比儿童采集新鲜花卉,观察新奇昆虫,收集石块贝壳更愉快的了。2.从经历中学卢梭和杜威专门阐述
5、了从经历中学的思想。卢梭以为,儿童的知识是从经历中获得的。“我们真正的教师是经历和感觉,一个人只要根据他所处的关系才能清楚地觉察哪些东西是合适于他的。一个小孩子是知道他要变为成人的;他对成人的状况可能具有的种种观念,对他来讲,就是教育的理由;但是,他对这种状况不能理解的地方,就绝不应该让他知道。6。他反对儿童学习纯理论的知识。由于这些知识是不合适孩子的,不必让孩子钻研深奥的理论知识,而应用某种演绎的方法把他们的经历一个一个地联络起来,以便凭这个锁链把它们有条有理地记在心里。杜威的教育即经历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强调“从经历中学。其途径是,首先要遵循经历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的原则。经历的
6、连续性原则意味着,每种经历既从过去经历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将来经历的性质。经历的交互作用原则赋予经历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任何正常的经历都是这两种条件的互相作用。这两个原则相互不是分开的,它们相互穿插又相互联合。能够讲,它们是经历的经和纬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积极生动的结合是衡量经历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标准。其次,教材和教法要与儿童的经历严密结合。杜威以为,教授科目或是支配教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要有组织。而这种组织是从亲切、直接的经历得来的。把儿童的经历,与所授的科目联合在一起,作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能叫儿童领受教材的意义。老师的目的,是改造经历。科
7、目乃是内部的经历送出来的,绝不是由外面附加上去的东西,必须由其经历提炼改造。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老师的重大责任,就是将儿童现有的经历,与前人已经组织好的经历联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儿童现有的经历变成科目。这是老师应该知道的。同时老师还应知道儿童经历的性质和缘起。在他看来,教材能否与儿童固有的经历相结合,是判定新教育和旧教育的重要标准。由于前者主张要先拿儿童的现有经历做基础,然后定出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而后者主张以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做根据,然后以此为根据,把种种知识从外面附加到儿童固有的经历上去。二、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经历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一经历教育论提醒我们:感觉教育是获得知
8、识的基础,也是理性教育的前提和凭借感觉教育是西方自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自然教育家都很重视感觉教育。他们达成的共鸣是:第一,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和经历是我们的教师;第二,感性教育是理性教育的基础。就第一个方面而言,感觉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由于儿童是感性的存在,擅于形象思维和详细思维,喜欢感性教育。他们是通过感觉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发现本人的精神世界,获得道德和良知的。离开了感觉世界,儿童无法获得知识,认知能力得不到提升。由此,夸美纽斯要求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放到听官跟前,其意图就是通过感觉
9、获得知识。这是很有道理的。卢梭要请教育者尽可能用感觉到的事物去影响儿童,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这一思想也是很深入的。他们的观点彰显了经历教育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就第二个方面而言,卢梭反对过早的理性教育,由于理智这个感官是最难发展的,也是发展最迟的,它是由各种感官综合而成的。而最先发展的是儿童的感官。所以卢梭强调,假如在童年期用理性去教育孩子,那是本末倒置,把目的当成了手段。他要求我们把本人的手、脚、眼看成我们的哲学教师,在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感性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教育。杜威把思维看作是探究的经过、观察的经过和调查研究的经过,以为发展中的经历就是思维,意义的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
10、,都离不开经历。这些观点的重大意义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非理性特点和机制,突破了教育重理性轻感性的传统,对我们考虑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二经历教育论关于“教育即经历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思想为现代经历教育论拓展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内容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经历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思想,促进了现代经历教育论的发展,拓展了现代经历教育论的新视野。首先,拓展了经历教育的目的。传统的经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儿童的感性认知能力和理解力,而儿童的其他能力得不到重视。而杜威的经历教育目的不囿于发展儿童的感性认知能力和理解力,而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生长。“经历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1、,不只是通过感官获得知识,还要促进构成儿童身心发展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生长,因此赋予了经历教育目的以新的内涵。其次,确立了经历是教育生长的基点,强调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来源于经历的思想。杜威以为,儿童的经历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生长的理想所在,就是教育是经历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儿童一方面要能操纵经历,一方面要使经历日益丰富。而要到达这一点,老师应加强教材、教法与儿童经历的关联,把儿童现有的经历变成科目,知道儿童经历的性质和缘起。只要把儿童的经历与所有的科目联合在一起,才能使儿童理解教材,领受教材的意义。这就克制了传统学校的科目不与儿童现有经历联络的局限性。再次,彰显儿童在经历改造中
12、的主体性。杜威以为,传统经历论哲学的致命缺点就是忽视了儿童在经历中的主体作用。由于在传统经历论哲学中,儿童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其主体性得不到重视。而在杜威那里,儿童的主体性在经历的改造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由于杜威理解的经历是一个儿童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经过,他不仅受环境影响,反过来,他也主动地改造环境,由此获得知识及其意义。这意味着经历与儿童做事情密切相关,儿童的主动介入,才使经历的改造成为可能。在传统教育中,经历与理性是分离的,儿童只是“知识的旁观者,没有时机主动地介入到知识的建构和经历的改造。而在杜威的视野中,经历与理性不是对抗的,而是相融相通的,经历的经过就是一个探究的经过、观察的经
13、过和调查研究的经过,这离不开儿童的探究、反思和行动,离不开儿童理性思维的介入。换言之,儿童思维重要性使儿童在经历改造中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三经历教育论为我们确立经历教育的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经历教育论为我们提供的经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直观教学;一是“从经历中学。就第一个方面而言,直观教学是前辈教育家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教育遗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经历,应该发扬光大。不过,需要我们重视的是,进行直观教学时应让儿童的思维介入其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就第二个方面而言,“从经历中学是卢梭和杜威竭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考虑和借鉴。杜威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从情境中、从经历中学习。这种学习的意义在于
14、,它首先能够使儿童产生真正的思维。他以为,教学的情境包含着困惑、疑难,能够激发儿童思维,产生各种问题。只要当儿童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有真正在思维。因而,要激发儿童的思维,老师必须懂得经历或经历情境的意义,必须想到校外出现的情境。这是经历教学的源泉。其次,它能使儿童有效地获得知识及其意义。由于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老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产生的。正是在这种情境中,儿童本人的活动能产生观念,证明观念,坚守观念,发觉到事物的意义或联络。而实现这两方面意义的途径是:首先,应该强化教材与儿童经历的关联。杜威反复重申,老师编定课程的时候,必须把教材与儿童
15、固有的经历联合在一起,并把他直接间接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成为学校里有系统有组织的教材。其次,在经历教学的原则上,要切实地贯彻经历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原则,由于它们相互积极生动的结合是衡量经历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标准。再次,在问题的解决中重组经历。问题解决的步骤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历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时机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本人发现它们能否有效。这
16、是一个不断地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观念及其意义的经过。第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经历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和学习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它不能外在于学习者而孤立存在。必须有学生的体验介入其中,知识和课程的意义才能得以彰显。因而,必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学习者不仅要主动地获取知识,建构本人的知识构造,而且要主动地促进本身生命的成长。体验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学习者必须本人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反思性思维和创造力。正如杜威所言,经历要有意义,必须有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理性思维。没有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历。由于发展中的经历就是思维,思维的开场
17、阶段就是经历。第五,融通传统教育与经历教育。传统教育与经历教育是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完全能够融通与互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精辟地阐释了这两者的关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够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既离不开传统的学科教育,也离不开经历教育。前者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类文化的精华知识,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它的局限在于,割裂了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联络,难以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忽视了自主、探究
18、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和社会经历的获得,尤其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后者正好能弥补前者的缺点,由于后者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体验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联,使自我、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经过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本身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因而,假如能把自主学习、探究教学、对话教学、合作教学、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传统教育融合为一体,无疑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的整体发展。杜威关于“从经历中学的意义和途径的考虑对我们建构经历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我国
19、的经历教学正在兴起,它迫切需要新的经历教育思想加以指导。遗憾的是指导我们经历教学实践的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至少有两大缺陷:一是缺失教育实践的品格。我们的教育学议论的教学论,无论是教学任务、教学经过、教学规律,还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缺乏与教学实践的关联与契合,难以指导经历教学的实践。二是缺失杜威视野中的经历维度。我们的教育学不关注经历,尤其是不重视有儿童思维和主体性介入的经历。由于缺失经历的维度,缺失“从经历中学的思维,导致我们的教育学缺乏活力,变得僵化。杜威对这种脱离了经历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一种经历,一种非常微薄的经历,能够产生和包含任何分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历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这样的理论往往变成只是一种书面的公式,一些流行的话,使我们考虑或真正的建立理论成为不必需的,而且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以为文字就是观念,我们用文字来处理问题,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只是使我们知觉模糊,不再能认识困难。9杜威提醒我们,“只要在经历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能够证明的意义10。基于上述理解,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经历教育思想,一种包含杜威所阐述的“从做中学意义和途径的经历教育思想,唯有这样的充满活力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当今的经历教学实践,提升经历教学的效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