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阐释论的哲学方法论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迫阐释论的哲学方法论探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强迫阐释论的哲学方法论探究摘要张江教授强迫阐释论所揭示的“场外征用“详细与抽象的错位等现象,与西方现代后当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潮密切相关,同时又跟西方哲学传统的机械论的存在论、以抽象代详细的方法论相关,倡导“有机哲学的怀特海用“详细性误置来概括这种方法论的错误。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认识论强调详细问题详细分析,而建立在有机哲学基础上的强调“即文本性的中国传统文论,相对而言较少强迫阐释“详细性误置的错误。哲学方法论等文化传统上的反思,有利于强迫阐释论的深化拓展,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本土文论建设等有重要助益。关键词强迫阐释论;详细性误置;本体性误置;有机哲学;即文本性一个理论范畴或命题的提出有
2、多大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针对性和涵盖性:一般来讲,针对性越强、涵盖性越大,其理论价值越大。张江教授提出的“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的“强迫阐释首先是对西方现代文论的整体特征的一个高度概括,涵盖性极大、针对性极强。强迫阐释论所揭示的“场外征用、“详细与抽象的错位等现象,能够讲一方面是一种现代现象,与西方现代后当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潮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这些现象又有着文化传统上的历史渊源,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机械论的存在论、以抽象代详细的方法论相关,在反思西方机械论存在论缺乏基础上倡导“有机哲学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用“详细性误置来概括这种方法论的错误,这对我们从哲学方法论上揭示并反思强迫阐释的根本
3、性缺陷,有重要启示;而哲学方法论上的深化反思,对于强迫阐释论的进一步拓展及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等,有重要助益。张江教授提出并建构“强迫阐释论的出发点是:西方文论的有效性与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借用他本人“场外征用的表述能够讲:前一方面涉及的“场是“文学场,后一方面涉及的则是“文化场;或者讲:前一方面涉及的是“征用、“非文学性理论来强迫阐释“文学,后一方面涉及的则是“套用、“非中国性理论来强迫阐释“中国的文学及其理论,在我看来,“征用、“套用精到地描绘出了强迫阐释的色彩,而另一汉语词“化用则少有强迫阐释色彩,由此或许能够讲:“本体阐释与“强迫阐释的不同不在于能否“运用场外理论,而在于是“化用还是“征用
4、、“套用之,“化用或许正是“化解场外理论强迫阐释色彩之道,兹不多论。我本人非常同意:重视“本体阐释或者讲重视文学阐释的本体性,就是坚持民族的立场和方法;与此相关,我把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理论和批评资源的古代文论的特点之一,概括为“即文本性。从正面来讲,“强迫阐释论的提出,既体现了极强的文学本位本体意识,同时也体现了极强的文化本位本土意识。强迫阐释现象既具有历史性,同时也具有超历史的文化性:这种现象在西方现代文论尤其是后当代、解构主义思潮中有突出表现,而在此前的西方文论中的表现相对并不突出;但在西方传统哲学方法论上又可谓渊源有自。张江教授还对“强迫阐释的基本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场外征用,既包括
5、征用自然科学等学科理论强迫阐释文学,也包括征用哲学一般理论强迫阐释文学,现代西方“一些重要的思潮和流派都是由哲学转向文学,借助文学实现、彰显其理论主张,这又与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密切相关;他又用“反序来概括强迫阐释的认识论途径的混乱,“反序造成的后果是“详细与抽象的错位:用抽象“改造、肢解详细,“用详细任意证实抽象。他还对此作了更进一步的辨析:所有的理论,十分是哲学理论,无论如何抽象空洞,只要贴附于文学,只要找来几个文学例子混杂其中,就能够是文学的理论,就能够用作广泛的文学批评。强调文学理论的独特方式,就是强调其文学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并独立存在的基本根据。文学理论的独特方式是什么?我以为,最重要
6、的就是理论的详细化。这个详细化是指,理论与文本阐释的严密结合,理论落脚于文本的阐释,通过阐释实现本人,证实本人。当下的学院派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理论的生存和动作与详细的文本阐释和批评严重脱节,其理论生长和延伸,完全立足于理论,立足于概念、范畴的创造和逻辑的演进,与文学实践及其文本的阐释相间隔和分离。以上这些现象在当今文论界的缺失较为普遍地存在,强迫阐释论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上的针对性。强迫阐释论还关乎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尖锐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立场方法,可不能够指导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建设发展?这是不是一种场外征用?张江教授辨析指出:包括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哲学当然能够指
7、导文学,但是,“盲目移植,生搬硬套,不仅伤害了文学,也伤害作为理论指导的哲学,可见,强迫阐释论反对对哲学理论生硬的套用,但绝不反对哲学本身:哲学抽象的理论建构自有其本身价值,但不能替代对文学的“详细的研究,当然,另一方面,对文学的“详细的研究也并不试图替代哲学的“抽象的研究,有意思的是,这与提出“详细性误置讲法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基本思路上是非常一致的:怀特海反对用“抽象代替“详细,但作为哲学家,他丝毫没有否认或轻视哲学“抽象研究的价值。重视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思想,而强迫阐释论可谓这些基本思想在文学研究活动中的详细落实。在文学理
8、论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哲学概念的盲目移植、生搬硬套,同样也是“场外征用、“强迫阐释,这在我们过去的文学研究中是出现过的。要十分强调的是:在文学研究中简单地“征用、“套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念而不对文本、文学活动作详细分析,貌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其实恰恰有违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这在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是存在这种现象的。此外,张江教授还指出,“强迫阐释其实也较普遍地存在于西方其别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能够讲关乎西方基本的哲学方法论,需要对此加以深入反思。总体来讲,到了现代,西方文论才出现了非常突出的“强迫阐释倾向,但这种理论倾向又有着西方哲学文化传统上
9、的历史渊源。基于西方中心论的偏见,西方哲学家曾经一度以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西方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但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中心论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西方哲学也开场反思本身的缺乏,这其中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反思较为深入,也极有价值:在存在论本体论、世界观上,针对西方哲学传统的过分侧重“实体的机械论倾向,他提出建构重视“经过的“有机哲学;在哲学方法论上,他用“详细性误置或译作错置、失位来概括西方传统哲学的缺乏,张江教授所谓的“详细与抽象的错位、“理论的详细化等的表述与此在涵义上比拟接近。所谓“详细性误置,首先是怀特海在对西方近当代科学、哲学发展史的反思中,用来概述世纪科学思想
10、方法的基本特征之一的:在往后的几次讲演中,我都将讲明,这种空间化是把详细的事实,在非常抽象的逻辑构造下表现出来了。这里面有一个错误。但这仅是把抽象误以为实际详细的偶尔错误罢了。这就是我们讲的“实际性详细性误置的谬论中的例子。这种谬论在哲学中引起了很大的混乱。世纪终于产生了一种科学思维体系,这是数学家为本人运用而拟定出来的。数学家的最大特色是他们具有处理抽象概念,并从这种概念中演绎出一系列明晰的推理论证的才能。只要那些抽象概念是你所要讨论的,你就能圆满地运用这些论证。科学抽象概念的宏大成就一方面提出了物质和物质在时间与空间中的简单位置,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能感觉、感受和推理,但不干预外界的精神。这样
11、就不知不觉地迫使哲学成认它们是事实的最详细的讲明。在这种情形下当代哲学就被推翻了。它以极复杂的方式在三个极端之间摇摆。一种讲法是二元论,以为物质与精神具有同等的地位。另外两种都是一元论,其中一种把精神置于物质之内,另一种则把物质置于精神之内。但这样玩弄抽象概念并不能克制世纪科学思想方法中“详细性误置所引起的混乱。迫使哲学成认“抽象概念是“事实的最详细的讲明、“玩弄抽象概念等,正是“详细性误置的一般表现,而这种“详细性误置能够讲正是西方传统哲学在基本方法论上的重要缺乏之一。作为哲学家,怀特海当然并不一般性地反对“抽象,但反对“把抽象误以为详细、“把抽象误置为详细,对于文学理论家来讲同样应如此,理
12、论研究离不开抽象,但不能把抽象的概念或命题误置为文学详细的现实,用抽象概念的演绎来取代对文学现实的详细分析。后来,怀特海还继续用“详细性误置进行了相关分析:牛顿根据柏拉图(蒂迈欧篇)撰写了(诠释)一书,怀特海以为,“从哲学角度看,其抽象程度是不恰当的,“使之降到我在别处曾经讲过的误置详细性的错误:哲学进行普遍性概括,其目的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对这种概括的成功所做的估计通常被夸张了。这类夸张其词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我在其他地方所讲过的,即所谓“把抽象误置为详细的错误。这种错误表如今,当仅仅以实际存在物作为某些思想范畴的实例来考察实际存在物时,它忽略了其中所涉及的抽象程度。在各种现实性中有这样一些
13、方面,一旦我们把思想严格地限制于这些范畴时,它们就几乎被忽略了。张江教授强调在文学研究中“盲目移植,生搬硬套,不仅伤害了文学,也伤害作为理论指导的哲学见前,而以上引语表明,怀特海实际上也强调:在哲学研究中,“详细性误置不仅伤害了对“实际存在物的详细研究,其实也伤害了哲学本身。强迫阐释不顾“理论的详细化而造成的“详细与抽象的错位,显然非常接近怀特海所谓的“详细性误置的错误。简单地讲,“详细性误置就是以抽象代详细:哲学的话语形式主要是抽象概念,主要运作方式是普遍性概括,但假如把抽象概念本身就视作最详细的现实,并替代对现实的详细的讲明和分析,就会犯“详细性误置的错误,与哲学相比,文学不缺普遍性概括,
14、但其话语方式总体讲不是抽象概念,而是非概念的详细的感性的表达方式,“在各种现实性中有这样一些方面,一旦我们把思想严格地限制于这些范畴时,它们就几乎被忽略了,对于文学这种现实来讲更是如此:当我们把文学现实性严格地限制于某些抽象范畴时,对于文学来讲更为本位性,本体性的感性的详细的方面,就被严重忽略了。对于哲学来讲,“详细性误置或许还不是“本体性的错误,还不能称之为“本体性误置,但对于文学来讲,以抽象代详细的“详细性误置就是一种“本体性误置,因此也是一种本体性错误。怀特海在哲学方法论上揭示了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详细性误置的错误,而张江教授的强迫阐释论则能够讲揭示了文学研究领域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15、领域的“详细性误置的错误,这对于我们从哲学方法论上反思西方现代文论乃至其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缺乏,有重要启示。化用怀特海的“详细性误置的讲法,我们能够把用非文学性理论强迫阐释文学称为“本体性误置以场外理论裁剪详细的文学现实,把用非中国性理论强迫阐释中国文学称为“文化性误置以西方理论裁剪中国文学及其理论,而用一个文化时间中的理论强迫阐释另一文化时间中的文学可称为“历史性误置比方常见的用西方“当代理论阐释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理论等。相对于西方哲学传统的机械论倾向,中国哲学传统更多是怀特海所谓的有机论色彩,而建立在有机哲学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论则少有怀特海所谓的“详细性误置的错误。但在中国古代文艺与文
16、论一个世纪左右的当代研究中,套用西方理论对中国古代文艺及其理论进行“当代阐释,已成为一种主导传统,这首先是一种“非中国性强迫阐释和“文化性误置,而在这种“西化的进程中,中国古代文论重视“文学性的“本体阐释也被西方“非文学性强迫阐释与“本体性误置所扭变。为了对西方现代文论强迫阐释、本体性误置作总体性的纠偏,张江教授还从正面提出一个“以文本为核心的新概念“本体阐释,强调“多文本阐释的积累,能够抽象为理论,上升为规律。我们还能够加一句:多文本阐释的积累,还能够“凝结为范畴。他还强调:“本体阐释以文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觉得这些特点能够概括为“即文本性,而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总体特点之一。“即文本性
17、是个比拟抽象的概念,为避免怀特海所谓的“详细性误置的错误,首先要强调的是:这一抽象概念是对中国古代文论一系列详细的话语运作方式及其文化精神的描绘。为更为详细化,我们不妨从中西早期文化的比拟开场。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有(诗学),古中国有(毛诗序)。(毛诗序)分大序、小序,大序为(诗经)之总序,小序为各篇之序。一般以为,小序为汉代卫宏所作,大序可能也是卫宏所作,但也有人以为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假如视为子夏公元前年不详所作,则诗大序的创作年代比亚里斯多德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的早,若视为汉人所作,则晚,但不管怎么讲,(毛诗序)、(诗学)大抵可视作人类文明最具原创性的辉煌的“轴心时代的产物,对后来中西文论的发展
18、有深远影响。从外在形制上,就能够看出两者的明显差异:(诗学)是独立的专著,能够讲具有“离文本性;而(毛诗序)则是对诗歌作品的“序,小序则能够讲是对详细作品的注释或解读,“即文本性很强,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亚里斯多德后,西方出现了不少独立的文论专著,而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立专著则相对较少,在这方面以西方文论中的“文化性误置表现为:很多相关学者以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这与以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的讲法是一致的。张江教授强调本体阐释的归结点是对文学创作实践要有所影响,在这方面,能够讲古代文论还存在一种“选本批评:孔子删诗能够讲就是一种“选本批评,而后世文学研究者的各种选本对文学
19、创作实践的实际影响似乎要远大于理论著述:(文心雕龙)与(文选)皆可视为六朝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而从对后来唐诗的实际影响来看,(文选)的影响显然要大得多,大家如李白、杜甫等皆受其影响很大;在唐人本人的文献中,殷璠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的诗学理论价值未必就比皎然(诗式)要低;再如(花间集)对宋词创作的影响等等。南宋以来出现很多唐诗选本:首先是杨士弘的(唐音)之选,其重要理论意义在于以“音选诗论诗,强调“体制声响;其次是周弼的(三体唐诗),周氏与严羽一样也标举盛唐,并且强调即便飘逸如李白诗也是有“法度可循的,探寻和总结唐诗尤其是盛唐诗之法度、体制等,对其时宋诗流弊有所批评。杨以“音选诗论诗而强调声情
20、交融,周以虚实论而强调情景交融,正体现了诗体建构的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选本对后世诗学影响很大,尤其对明人的诗歌创作实践也有很大直接影响,其影响力恐怕也未必小于严羽的(沧浪诗话),而我们已有的古代诗歌理论研究尤其通史研究成果,对这种“选本批评的发展脉络关注不够。同样,明人也有很多关于唐诗的选本,也很能体现他们关于诗歌创作的基本理念,也应是研究明代诗歌理论不可忽视的基本文献。当然,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外在形制上的“即文本性还并不能绝对保证能够避免强迫阐释,这方面突出的例子也是儒生对诗经作品的注解,并且尤其突出地表如今用道德教化观念去强迫阐释来自民间诗歌作品的意义。所以,形制上的“即文本性,只要与阐释
21、上的“即文学性或“趋文学性充分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文学阐释的本体性。张江教授提出“场外理论的文学化,这一点在古代文论中也有突出表现,比方用文学化的方式来进行批评,如论诗诗等,而在诗话、词话中,有很多表述往往是用形象的比喻等文学化方式来对作家作品进行批评或理论分析。怀特海对“详细性误置所造成后果的描绘是:“当仅仅以实际存在物作为某些思想范畴的实例来考察实际存在物时,它忽略了其中所涉及的抽象程度。在各种现实性中有这样一些方面,一旦我们把思想严格地限制于这些范畴时,它们就几乎被忽略了见前,诗歌理论中当然也存在很多“思想范畴,西方人往往是先对诗学范畴下定义,然后进行概念演绎和推导,构成某种理论体系,中
22、国古人则不这么做,比方,赋、比、兴等,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主要思想范畴,而它们较早恰恰就出于对诗经作品的序、注中,比方在小序中,往往会在某篇作品旁边标上“赋也,在另外作品旁边注上“比也或“兴也,如此等等。后世诗话、词话等深受其影响,比方“神、“韵、“境等诸多理论范畴会有一些定义,但更多的是罗列出详细的文学篇章或字句,告诉你此谓“有神,此之谓“韵,如此等等,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影响到清末民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其中重要的思想范畴是“境或“意境、“境界,王国维也是通过罗列大量的诗句词句,告诉我们何谓“境,何谓“有我之境,何谓“无我之境,如此等等。今人或据此以为中国古人抽象思辨、范畴概括能力弱。这不免厚
23、诬古人。古人并不忽视在详细批评中把详细的文学现实凝定为思想范畴,但并不“把思想严格地限制于这些范畴而忽视文学的现实性、详细性,因此也就少犯怀特海所谓的“详细性误置或张江教授所谓的“强迫阐释的错误。前面从哲学方法论上对强迫阐释、本体性误置作了初步分析,而往深处讲,方法论又与世界观存在论、本体论相关:强迫阐释所涉及的阐释者人与文本的关系,从哲学存在论上讲,关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张江教授强调文本的“自在性,可以以讲是“客观性或“客体性,其中强迫阐释的“主观预设能够讲就是放纵主观性;另一方面他也分析指出:新批评、构造主义的“文本中心主义其实也未必就避免了强迫阐释的错误。所以,对于西方的强迫阐释,还需从
24、哲学文化传统上加以深化分析。怀特海非常尊重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文化传统,但他也指出:“假使我们不得不以最小的变化来表达柏拉图的一般观点的话两千年来社会组织、美学成就、科学和宗教中的人类经历的干涉使之成为必要,那么,我们就必须着手创立一种有机原译机体,据通译改哲学。“有机哲学是相对于西方近代哲学的机械论而言的。他还指出,无论是二元论,还是只重视物质客体或只重视精神主体的两种一元论,都不能克制“详细性误置所引起的混乱,其根子在于: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成是机械性的,而非有机性的。而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哲学则重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有机性,这在文学活动中一方面表现为重视“即文本性,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重视“即身
25、性。我近期在研究中发现:刘勰(文心雕龙)屡次用“身文论诗文,后世也有不少这方面的相关文献,而这些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即身性语言哲学观或文本观,而这从生命哲学来看体现了身心不离的观念,从哲学存在论来看则体现了一种“有机世界观。与之相比,建立在机械世界观上的西方哲学,则有割裂人与物、身与心、音形式与义内容的总体倾向。落实到文学文本与接受论中,假如人与作为外在物的文本之间的关系是机械性的,则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人可离文,文可离人,这为脱离文本而强迫阐释文本意义提供了可能性。机械论又把文学文本作为物的存在分为内容语义等与形式语音等两大割裂的部分,与此对应的是:也把人的存在分为心精神、理性等与身肉体、感性等
26、两大割裂的部分,两者的“对应性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表现为:人的心、理性把握文本的“意义,而人的身、感性把握文本的“形式;文本的内容能够脱离形式而存在,人也就能够脱离身感官、感性等而单纯地以心、理性来把握文本的意义这就为强迫阐释大开方便之门了。而建立在有机世界观上的中国古代文论,则强调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联络是有机性的与此对应的是:人的心与身的联络也是有机性的两者的“对应性在接受活动就表现为:人不可能脱离“身而单纯地以“心理性等来抽象地把握文学文本这就是古代文论所强调的接受活动中文本的“即身性,这又突出地表如今诗歌接受理论中:我们古人强调只要用口身体、感官去诵读,才能真正把握诗歌文本的“韵味,这种接受、
27、把握方式的非抽象的“详细性,反过来实际上也确证着诗歌文本“内容存在的“详细性:通过诵读所体察到的“韵味作为诗歌的“内容,就不仅仅只是能够脱离诗歌存在详细感性形式声韵构造等而抽象地存在的概念、观念等,这也就又从另一方面确证了诗歌接受、阐释活动的“即文本性。以上分析了建立在有机世界观基础上中国传统文论较少有“详细性误置的错误,这里要强调的是:简单不加分析地直接“征用、“套用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来分析现代文学实践,同样也是一种“强迫阐释。中国现代文论建设最基本的立足点是中国现代文学实践,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是传统文论的基本文化精神。以上分析表明,怀特海反对“详细性误置的思想与马克思重视实践、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认识论是颇为接近的,在哲学方法论上充分吸收这些方面的相关思想资源,将有助于强迫阐释论的深化拓展。总之,西方现代文论的强迫阐释,既具有特定的历史性,这在后当代、解构主义思潮中有突出表现,同时也具有文化性:跟西方哲学机械论的存在论、“详细性误置的方法论等密切相关,而更多“有机性的中国哲学文化传统及建立其上的文学理论,与重视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对于反思进而纠正这种总体上的“本体性缺陷、推动立足本土立场的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等有重要启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