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涉对糖尿病的影响分析-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干涉对糖尿病的影响分析-精品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护理干涉对糖尿病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护理干涉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涉,2组均连续干涉3个月。比拟2组患者干涉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干涉后的降糖疗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结果:护理干涉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涉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涉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2、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涉配合常规护理的T2DM患者,其中医证候积分、降糖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血糖;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糖尿病是以血糖异常升高为特征的代谢失调性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糖尿病患者人数与日俱增。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常居全球首位,其中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占糖尿病患者的90%,且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12。有效调控患者的血糖不仅是治疗T2MD的
3、关键,同时还能够显著延缓严重并发症损害事件的发生。临床上调控血糖水平的方法除药物治疗外,适宜的护理干涉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中医护理干涉对T2MD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效果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由重庆市垫江中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4074岁,平均(51.502.37)岁;病程421年,平均(12.046.22)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371岁,平均(53.604.21)岁;病程322年,平均(12.634.47)年。2组
4、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制定。1)具有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等),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2)无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复验1次,仍达以上标准。3)无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血糖11.1mmol/l。4)既往已确诊为糖尿病,此次血糖水平达不到诊断标准,但已进行降糖治疗。此四者均可诊断为糖尿病。1.3纳入标准
5、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3075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过敏体质或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3)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4)患者呼吸、血液系统疾病和精神病;5)近3个月内曾服用其他药物治疗。2干涉方法2.1对照组给予2型糖尿病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治、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及阶段性健康教育等。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涉。2.2.1强化中医护理观察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强化“精气神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患者的第一手资料,确定患者的病情并对其进行辨证分型,以给予相应的中医护理。2.2.2中医护理施行1)耳穴压豆。辨证候/症状取穴
6、:气阴两虚证取胰、肾、内分泌、脾等;阴阳两虚证取肾俞、关元、内分泌、三阴交等。埋豆后,天天定时按压,每穴10min,以按压处感微痛并麻热即可,双耳交替进行,3d一换。2)穴位推拿。辨证候/症状取穴:阴虚阳亢证主穴取足三里、百会、风池、合谷等,配穴取太冲、肝俞、太阳等。天天定时执行,力度舒适,推拿量为100次/穴,以穴位有发热感为宜。拇指拨揉肾俞、脾俞等,按压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3)中医特色疗法4。如八段锦、太极拳等特色养生疗法,天天由护理人员定时定点带领患者执行。4)情志调护5。责任护理人员与患者多进行沟通,鼓励、诱导患者讲出其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感受,揣测患者的思想动
7、态,对其进行正能量暗示。同时,护理人员应天天对患者在治疗经过中出现的血糖反复波动以及其他不良反响等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协同讨论,以便尽快找到原因。同时尽可能地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包括听音乐、散步、做游戏等,以愉悦身心,可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5)健康促进。责任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具体向他们介绍与疾病有关的专业知识及危险因素,并催促患者天天根据医嘱服药,坚持有规律的生活起居,遵循糖尿病清淡合理、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以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2组疗程均为3个月。3效果观察3.1观察指标1)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主症(多饮、多食、多尿、乏力)进行量化评分,即按无、轻、
8、中、重度依次计0、2、4、6分6;2)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情况;3)2组治疗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依从性调查。3.2证候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拟定。临床控制: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0%;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但90%;有效: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甚或加重。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及率(%)表示,组间数据的比拟采用t检验及2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干涉结果3.4.12组
9、干涉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拟2组患者护理干涉后证候积分均较干涉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4.2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拟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4.32组干涉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拟干涉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干涉前降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3.4.4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依从性比拟干涉后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依从性均较干涉前明显上升,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糖尿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病多起于情志失调、过食肥甘等,
10、而素体阴虚,终致炎热内盛,并损及五脏六腑之功能,使气机不畅,水湿运化不及而成痰,血循不良而致瘀,阴虚、炎热二者互为因果,痰、瘀相互搏结,构成恶性循环。T2DM的治疗主要是以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为首选,效果不佳时考虑胰岛素治疗。能否成功控制好血糖,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及药物并长期坚持服用是关键,但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该病认识力度不够以及遵嘱服药的依从性较差,如不按时服药或者自行购药、停药等,往往会导致血糖控制欠佳45。中医护理是基于中医整体辨证观的理念指导下,合药、食、志、行等为一体而全面施行的护理指导。而无论中医、西医,整体护理思想应贯穿于护理经过的始终。中医辨证在理论、临床、教育、科研上都具有
11、明显特色。同一种疾病,其发病时间、空间以及各机体的差异性,又或者是患者处于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时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导致其治疗及护理方法也各不一样,因而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护,同病异护,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中医护理形式多种多样,由不同中医护理理念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所组成,其中耳穴贴压、穴位推拿等均属于中华特点护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耳与脏腑、经络密切相系,反映了人体内各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状态,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图。经辨证后行耳穴贴压具有理气活血、滋肾养肝、调气和血以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刺激胰腺代谢确实切作用。因而,选用耳穴进行贴压护理以到达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方案有着可靠的理论基础。当代医学研究发
12、现,全身相应的穴位推拿措施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体液因子的调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良性调整7,故选用穴位推拿辅治糖尿病也同样切实有效、可行。中医运动观多倡导一动一静,动静结合,通达自然,内练精与神,外练形与体,动中寓静,静中寓动,逐步深化,循序渐进。运动疗法当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记载了情志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中医学以为“心藏神,心主神明“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所以患者情绪不宜过于冲动。若人之七情不调,气机不畅,可致脏腑功能受损。通过调畅人之情志,对减缓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也有一定的作用
13、8。恰当的疾病饮食调护在中医护理中不可或缺,(黄帝内经)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医护人员应遵循药食同源、药食同治的理论指导,积极帮助患者进行食疗,以促进患者本身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对T2DM患者在常规医护基础上采用了耳穴压豆、穴位推拿、中医特色运动、情志调护、健康促进的中医护理干涉形式,得出研究结果如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过积分比拟得出)较对照组明显,其空腹及餐后2h血糖也低于对照组,这讲明通过中医特色护理干涉,制定相应干涉措施,配合降糖药物,能够到达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自我行为管理依从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可知中医护理干涉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由此可见,采用中医护理对T2DM患者进行干涉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在改善患者血糖情况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到达传承中医、发扬中医医养结合的优势及促进健康的目的。在中医护理形式大力推行的同时,作为方案的施行者,专业医护人员本身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医的专科护理在理论层面以及临床实践中应持续蓬勃发展,以便愈加科学有效地知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到达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知足9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