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砂层地基研讨-精品文档.docx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砂层地基研讨-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砂层地基研讨-精品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砂层地基研讨1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1工艺流程以施工方案为前导,确定基坑降水及支护体系后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确定基坑边线及高控制基坑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基坑支护标高抄测切割机配合人工基槽清理地基承载力复核基础构造施工。1.2井点选择布置本工程地下水为阶梯形潜水,主要含水层为卵石层,浸透系数K=50m/d,地下水埋深6.2010.30m,主要含水层在主楼基础底板以上5.416.65m,总体流向东南,场地的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等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以径流排泄。工程距黄河直线距离缺乏300m,地下水的水位高度受黄河水位影响较大。121选择井点由基础埋深以
2、及地下水埋深可计算出水位降深为4.26.6m,地下水含水层为卵石层,可按浸透系数K=50m/d取值表1。经综合考虑既知足卵石层浸透系数又知足水位降深要求且不产生严重浪费的降水方式,应从多层轻型井点及管井井点降水中选择。因本工程位于城中村,施工场地狭小,若采用多层轻型井点降水需使用大量设备机具,井点占用面积大,给施工场地造成极大压力。管井井点适用于浸透系数大、地下水位丰富的土层,管井井点排水量大、降水深,较轻型井点降水效果好,所以本工程选用管井井点降水。122确定管井深度本区域卵石层下面为第三纪泥质砂岩层,卵石层为含水层,埋深为5.212.3m,裙房底板位于卵石层区域内,第三纪泥质砂岩层埋深12
3、.318m,主楼箱基底板位于泥质砂岩层内,经过细致分析泥质砂岩致密的特性及地质勘察报告,得出可把泥质砂岩层作为隔水底板,所以管井采取完全井点方式进行设置,管井深度不用深化主楼底板下面,为完全排除基坑内卵石层含水,根据基岩平面深度确定,管井深度为进入基岩下面至少3.0m。123布置井点采用井点群井降水的降水措施,通过各井点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底面下面,以保证基础施工。井点沿裙房基坑周边布置,距基坑上边缘线为1.52.0m,间距为15.018.0m,共布置井点31个,均为完好井,深度为16.2517.50m,进入基岩不小于3.0m。排水采用在基坑外四周设置排水管网,经三级沉淀后集中排入城市下水
4、管道。1.3基底明沟排水主楼基础位于中风化泥质砂岩层,虽因质地严密可作为防水板,但因泥质砂岩微裂缝内仍有少量通过微裂缝渗入的地下水,为保证基底安全,须在基坑内进行二次降水。为排净基坑内的地下裂隙渗水,防止浸泡基岩,在离基底周边约0.10m处设置宽不小于0.20m、深不小于0.30m的明沟,其沟底均应处于基岩层中。明沟排水坡度不小于3%,且在两个角部设置集水井,定期抽排井内积水。1.4地基施工为避免扰动持力层,机械开挖至距基底标高300mm为止,预留此300mm厚岩层进行人工挖掘清槽。中风化泥质砂岩土质坚硬,但遇水易软化。若使用铁锹及铁镐挖掘特别困难,人工投入量大且进度缓慢。基础施工阶段正值雨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高层建筑 设计 砂层 地基 研讨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