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制砂混凝土的特性及研究进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机制砂混凝土的特性及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机制砂混凝土的特性及研究进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机制砂混凝土的特性及研究进展摘要:机制砂作为天然砂的优良替代品,是混凝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机制砂的特性、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等现状研究予以评述,并对将来研究做出瞻望,旨在为混凝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机制砂;机制砂混凝土;特性;研究进展当前我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多使用河砂,然而河砂作为一种地域资源,具有短时间内不可再生的特征,并且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愈加重视,天然砂的开采遭到严格限制。其中,某些区域存在少砂甚至无砂的状况,只可采取远途运输或者寻找其他材料替代的方法制备混凝土,严重制约了混凝土相关行业的建设发展。因而,采用人工
2、制砂的方法势在必行。随着机制砂材料的;途径愈加丰富、制备工艺愈加成熟,制备高抗浸透性、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稳定性的机制砂混凝土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对其持续的动态关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机制砂的特性入手,评述了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依此做出将来瞻望。2机制砂的特性机制砂是由人工使用专业研磨设备制作而成,砂粒的粒径可根据详细的使用需求而改变,但大多数小于5mm。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的级配较差,呈现出两端多中间少的特点,砂粒粒径大多以大于2.36mm和小于0.075mm为主,经过水洗等工序之后,粒径小于0.6mm的颗粒会再次减少,使得由机制砂制备的
3、混凝土混合物的性能降低1。为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可通过使用击碎设备、调整制备条件等措施改善,避免出现机制砂混凝土制备经过中的和易性差、外观不佳、质量低下等问题。此外,由于是机械加工而成,机制砂的外表往往粗糙不堪、棱角分明,与同样级别的天然砂相比其空隙率更高,因而更易于细骨料、水泥砂浆等材料的黏结,进而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会因混合物屈从应力的增大而降低和易性。由于人工制作的机制砂中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固然其颗粒粒径与泥的粒径相差无几,但因组成成分不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适量的石粉可起到连接水泥与砂的作用,填充相互之间的空隙,加强混凝土的整体性,而泥会阻碍砂料与
4、水泥的黏结,造成混凝土的黏结性较差。要解决上述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较差的问题,需要保证机制砂材料的质量,可通过选择良好的制砂设备与原材料、合理的制砂工艺、成熟的制砂技术等途径实现。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下面优势:机制砂可根据不同的工程使用要求量身定做,其级配经过专业研磨之后可知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经过河水、雨水的长期冲刷,天然砂的外表更为光滑,而机制砂较之更为粗糙,在混凝土拌合物制作经过中可最大限度地填充空隙,使不同的材料更好地黏结在一起,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提高;由机制砂制备的混凝土,其抗压、抗拉性能均强于天然砂制备的混凝土,干缩率则小于天然砂混凝土;机制砂的制备可使用废弃混凝土或碎石,实现了废弃
5、资源的再利用,愈加经济环保,与当前碳中和及碳达峰的国家发展战略相吻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包括由0.075mm下面的机制砂制备的混凝土强度较低,混凝土外表的光泽、纹理等不均匀2。3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砂在生产经过中遭到制备工艺及原材料等因素的限制,难免会产生一定量的石粉。相对于天然砂中的泥质,石粉中的杂质较少,其主要矿物成分与机制砂母岩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颗粒粒径大小的不同。当前学术界对于不同石粉含量能否会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尚无定论,部分学者以为石粉含量的增高会加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比外表积,增大需水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湿度。另有学者以为由于石粉填充了浆体之间的空隙,降
6、低了混凝土搅拌经过中的摩擦力,进而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减少混凝土水分的离析现象。但能够明确的是,石粉含量的配比存在一个临界点,当超过或者低于此临界点,混凝土的和易性将变差。因而,当前研究需着眼于不同石粉含量配比对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的特性及研究进展方剑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机制砂作为天然砂的优良替代品,是混凝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机制砂的特性、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等现状研究予以评述,并对将来研究做出瞻望,旨在为混凝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机制砂;机制砂混凝土;特性;研究进展作者简介:方剑1981-,男
7、,安徽黄山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拌合物性能的影响上,通过研究最佳石粉含量配比,将石粉材料的优势最大化。杨家伟等3,4讨论了不同石粉含量与粉煤灰含量对低强度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石粉含量在24.8%左右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最佳,粉煤灰掺量在35%左右时,混凝土的强度较好。B.P.Hudson等人5以为石粉可填充机制砂混凝土浆体之间的空隙,起到润滑混凝土拌合物的作用,当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在5%10%之间时,只需维持较低的水量即可保证其工作性能。Nam-ShikAlln6提出当石粉起到填充混凝土骨料缝隙的作用下,就不会增大用水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机制 混凝土 特性 研究进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