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创新讨论.docx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创新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创新讨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创新讨论摘要:高职院校担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作为培养人才核心的人才培养形式却存在政策制度支持缺乏、培养理念有欠科学、培养经过不合理等方面的缺乏,还有就是时代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变化,所有这些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进行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创新除了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外,还需要职业院校找准定位优化人才培养经过,更需要社会、企业、行业积极介入到人才培养中来的当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式。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创新;当代学徒制法国著名学者涂尔干在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时提出:“教育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颠覆了社会上各
2、行各业的传统观念,况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议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然而,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目前却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学科专业设置不健全、教育观念和培养形式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形式这一核心要素上。因而,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进行创新研究,不仅是高职院校发展所需要的,更是时展所需要的。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现状1.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多元化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共计12种左右,详细有“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式形式等。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高职院校(大专)1359所,教
3、职工人数65.2万人,专科在校人数1082.8万人,毕业人数329.8万人。随着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介入者由单一高职院校开场转向政府、行业、高职院校、企业,不过大多数人才培养形式介入者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介入者相对还是比拟单一的。1.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目的各不一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培养理念的指导,在高职院校各种人才培养形式中:有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培养的“订单式;有以培养具备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和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工学结合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形式;有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2+1顶岗实习培养形式;有以培养社会急缺人才为目的“结合地方经济人才培养形式;有以培养实践操作
4、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四位一体培养形式等。由此可见,在不同的人才培养形式的培养目的中,要么关注市场需求,要么关注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缺乏以既适应时代需要又具备就业能力培养目的的人才培养方式。1.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各有缺乏“2+1顶岗实习培养形式存在企业与学校利益协调困难的问题;“半工半读人才培养形式存在人才培养经过中淡化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眼高手低且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容易浮躁;即便“四位一体培养形式,固然根据社会需求,融入行业、企业元素进行专业设置,仍然存在容易受培养主体某一方的影响,难以推广这样的缺乏。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创新的必要性目前高职院校人
5、才培养形式固然多元化,但也存在制度支持缺乏、培养理念有欠科学、培养经过不合理等方面的缺乏,这些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因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2.1培养制度还待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是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区域到高校,从教学到就业等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和规则。尽管国家、政府出台了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文件规定,并明确要求企业、行业要介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来,但是缺乏对介入到人才培养中来的企业详细的鼓励措施,所以,尽管高职院校各种人才培养形式介入主体固然是以院校和企业为主,但由于企业觉得选择与学校合作所带来的效益不是立竿见影,又没有政府赞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介入学
6、校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讲合作的深度了。2.2培养目的有欠科学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的方面要么没能正确理解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关注高职人才理论教学而忽视其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就业缺乏针对性;要么把“升本作为本身的发展出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形式,而违犯了职业教育的要求,人才培养的目的与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背道而驰;要么强调就业率,试图以毕业生就业率来显示本身的办学能力,分不清就业与就业能力,使将来的技能性人才在行业企业需求多元化的今天,不仅理论素养缺乏,将来就业面比拟窄,而且忽视其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转岗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进而影响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2.3培养经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人才培养 形式 创新 讨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