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创新培训的探索-精品文档.docx
《基础医学创新培训的探索-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创新培训的探索-精品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医学创新培训的探索一、影响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1培养形式陈旧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还沿袭单项灌输授课的教学形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思维余地,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从毕业论文选题、立论、资料信息提供、协作指导到评阅答辩,全经过几乎都由导师在操纵,研究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忽略了研究生教育经过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研究生学制僵化,限制了部分优秀研究生的迅速成长,也影响了大科学、大问题研究的连续性。人才近亲培养严重,影响了学术思想的沟通和穿插以及向多元化发展。很多研究生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忽视穿插学科专业的学习,使得医学研究生不能从多学科、综合
2、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2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们科研现状缺乏独立的科学思想、独创的科学工具以及独有的科学文化。读书能力不强。首先是部分研究生读文献的欲望不强,导师指定读什么文献就读什么文献,缺乏系统性阅读;其次是缺乏阅读技巧,读文献没有问题线索,只是多和散,前沿进展脉络不清楚;第三读文献比拟片面,引申和关联文献缺乏阅读,工具和技术方法类文献缺乏阅读。问题意识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术创新的突破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入手2。但调查显示,研究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读了相当多的文献后,归纳总结不出问题。创新实践欠
3、缺。很大部分研究生不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设计,而是根据导师申请到的科研项目开展实验研究,为导师完成项目任务。3学术沟通层次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还相对封闭,很少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沟通合作,导致科研前沿信息沟通不畅。同时,部分研究生参等沟通的观念淡薄,或因本身基础差、底子薄,知识面窄,缺乏主动沟通和沟通的勇气,更不讲“平等沟通。二、提升研究生创新培训质量的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可能大幅提升的现状,提出“平推转重优、优生优育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思路,施行以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为导向的优秀研究生培养计划,构建培训新形式,搭建新平台。1逐步实行长学制一贯式直博培养结
4、合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方式呈现多样化和弹性化的趋势,培养目的均严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的需要,逐步淡化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观念,对基础医学(包括医学院校生物学学科)实行基本学制为5年的直博研究生培养形式。通过中期或阶段考核,全程实行学分管理和分流淘汰,分流淘汰者可转入硕士研究生培养,或因课题研究需要可以适当延长1-2年。2试行研究生实验室轮转训练,实行“师生互选为培养直博研究生系统完好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遴选前沿优秀培育点,有序地、交互地让研究生到校内相关实验室轮转。原则上在研究生修学位课程期间,边修学位课程,边选择2-3个相关领域或一级学科内的实验室,花半年的时间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医学 创新 培训 探索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