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与爱的道德教化-精品文档 (2).docx
《怨恨与爱的道德教化-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怨恨与爱的道德教化-精品文档 (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怨恨与爱的道德教化摘要:舍勒通过其(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与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对基督教伦理道德中构成的怨恨主题展开针锋相对的逐一对话,某种意义上是他从尼采那里看到了现象学的雏形。以此,通过文本上的具体分析与阐释,梳理出了就怨恨或爱的西方基督教道德教化论之争的生命现象学进路是怎样在尼采与舍勒这里展现出来的。得出了三点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是舍勒与尼采都是从基督教道德教化“宗教感的意向性上来议论爱/怨恨的;二是舍勒通过复原被尼采拆解了的基督教道德教化而展现出了其从尼采那里学到的现象学解释学之道;三是舍勒在尼采之后将生命哲学推进到了生命行动现象学的面向。关键词:舍勒;尼采;怨恨/爱;道德教化;生命
2、现象学拎出尼采在(道德的谱系)、舍勒在(道德建构中的怨恨)里阐释(s经)中的怨恨/爱2的道德教化之论争,两相对勘比拟,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内在联络。有研究者曾提到,“早在上中学时,舍勒就非常熟悉尼采格言式的著作,从博士论文直到晚年写作(历史中的人)为止,在舍勒将近三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几乎随处可见尼采思想的痕迹。3笔者揣测这里有一种可能是尼采和舍勒都是从“宗教感作为一种纯粹意向1来谈怨恨的,由于“假如我们把宗教当作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话,则其最主要的内容并不在于宗教的条文或形式,而在于一份宗教情操,或简称的宗教感之中。Religiosity一概念来自拉丁文religiositas。作为比re
3、ligion再进一阶的抽象概念,religiositas指的就是对神祇的一份敬意1。宗教感之没有对象性而属于纯粹的意向性,在关子尹看来可从舍勒对情感现象学的分析中获得。“这个看似困难的局面,我们可借助M舍勒的反省去解决。舍勒的现象学强调感情的一面是人所共知的。舍勒以为,传统哲学于理性与感性之间截然的二分,对要讨论灵性的构造这任务来看是完全不充分的。他进一步指出,意向性可以以表现为一意向的感情intentionalesFhlen的问题。4其次,卓新平在他所著的(现代西方天主教神学)中辟出专门章节讨论了步入当代社会之后神学的“曲折历程,舍勒在其中所作出的“神学新探的努力2。在对舍勒的天主教神学思想
4、的介绍中,卓氏提到舍勒“遭到尼采、柏格森和西美尔等人生命哲学的启发,并通过如下命题来实现生命哲学与现象学之结合:此在只是在抵抗中才得以体验,由于实在乃通过对抗主体体验之盛气凌人的压力才显现给人,此在成为非理性、盲目的生命本能和冲动的领域,它只能通过一种非理性的抵抗体验来把握,进而与理性把握无关;而某一事物的所在则可被认知主体完全吸纳。2第三,曾庆豹亦曾指出哲学与神学之间建立联络或相互反对对方的关系乃起于尼采,他在哲学中将这个已死了的问题重新复活起来了,“尼采是使哲学与神学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死亡又再生的关键性人物。尼采之后产生了现象学、阐释学等等,甚至于近期的保罗氏新神学也是遭到了他的影响。神学一
5、定是在尼采之后才有一个新的议论方式,任何一个避开尼采的议论神学都构成了可疑。3这里提到现象学-神学的研究绕不过从尼采那里开场,但笔者以为曾氏和之前的研究者一样都忽视了舍勒议论基督教道德教化的爱是从尼采那里最早关注到现象学雏形这一维度出发的。有来自神学内部的研究诸如(基督教释经学)里亦已指出:“解构来自尼采4。以往不少研究都讨论过舍勒与尼采关于怨恨或爱的社会道德教化论争,但不同的是,这里从舍勒怎样通过与尼采就基督教道德教化之争,揭示其怎样发现了尼采的生命现象学之旅为视角进行了探究。通过文本上的具体分析与阐释,我们至少能够得出在三个方面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是舍勒与尼采都是从基督教道德教化“宗教
6、感的意向性上来议论爱/怨恨的;二是舍勒通过复原被尼采拆解了的基督教道德教化而展现出了其从尼采那里学到的现象学解释学之道;三是舍勒在尼采之后将生命哲学推进到了生命行动现象学的面向。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展开细致入微的分析与阐释。一、尼采与舍勒共同的根基:由(s经)出发为什么舍勒研究怨恨要十分从尼采这里开场呢?笔者以为这并非仅仅只是好像舍勒用外表上的文字所讲的那样简单。实际上这里有着一个现象学的解构-释经学起源,即由(s经)出发,尼采和舍勒共同的根基是解读(s经)的基督教之怨恨/爱的道德教化。在尼采那里,他采取了激进式的进路来驳基督教(s经)教义,指认其开出“怨恨之花。而舍勒则通过驳尼采释(s经)指明
7、其结出“爱之果。尼采与舍勒二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反-正-合的完好回路式的怨恨/爱的解释学-现象学。例如,有文献指出现象学的宗教神学转向研究至少来自三位关键性的人物,其中一位即为舍勒。莎利文陈述其文致力于“回到现象学的宗教起源,为此提供一个导论,为这个领域里的讨论提供一个抛砖引玉的问题:马克斯舍勒,阿道夫雷纳赫和早期的马丁海德格尔三个典型人物,他们都是以宗教现象学的德国教父形象呈如今世人面前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奇袭了宗教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有的从他们的导师埃德蒙德胡塞尔那里出发,有的反对或激进地推翻胡塞尔的现象学,但都具有典型性的发展起了新的方法和构成了激进的视角。他们打算给出一个适宜的态度来界定
8、现象学家,很有可能也是作为宗教的人,应该采取现象学实事的方法和超越于常人的明晰的生活经历。这一事业导致了热烈的争论和丰富的描绘性分析5。另有文献从探究“位格概念的现象学资源出发,分析这一概念是怎样在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的书中得到讨论的。其中指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十节发展了胡塞尔和舍勒的位格概念。在这些简短的段落里,海德格尔在现象学运动的胡塞尔-舍勒框架下积极地评论了这个概念。基于此,作者指出他“重新梳理和评论了胡塞尔的(观念)和舍勒的(伦理学)与(同情),进而得出结论以为:在这些关键性著作里实际上它们得出的一个共同性结论是:人位格既非客体也非主体。位格既非主观又非实在。最后呈现他
9、们之间对这一概念的差异性理解。6由此我们能够看到,舍勒有着一个并不亚于尼采那样的对基督教道德教化之功用的重视。惟其不同的是,尼采采取了反面批判的激进态度对之大加挞伐,舍勒则反其道而行之,接过尼采的问题将对此的讨论扳回正道,以正面赞扬的形式来阐释基督教爱观。一尼采的“怨恨发明舍勒研究怨恨问题的原因乃在于近代以来怨恨研究起于尼采,尼采是第一个在德语中使用怨恨一词的人,此乃尼采的思想标志之一,但以往并不为人们所普遍发现。在(道德建构中的怨恨)开篇,舍勒以现象学的方法指出:“怨恨就是这样一种体验效果单位73,它既是先验直观,又是一种人的实际经历和直观体验。接着,他给出了“怨恨这一专业术语的称谓,使用的
10、是法语词,这一词语在德语文献中为尼采最先使用时是以法语词呈现的。舍勒讲道:“我们使用Ressentiment怨恨一词,并非出于对法语的十分喜欢,而是由于我们还未成功地将之译为德语。尼采使这个词成了专业术语。73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这样提到:“道德上的奴隶起义开场于怨恨Ressentiment本身变得富有创造性,并且产生价值的时候:这种怨恨来自于这样的人物,他们无法用行动做出真正的反响,而只会通过幻想中的复仇获得补偿。879舍勒在尼采关于这一专门性词语的解释上指出,他的工作上的进展主要有两点:“其一,在怨恨中涉及的是重视对别人做出的一种确定的情绪性反响的感受和咀嚼,这种咀嚼加深那一确定的情绪,
11、并进入个体的中枢,因此便使这一情绪逐步脱离位格person的表达范围和行动范围。其二,这个词也意味着,这种情绪之品质是消极的,即包含一种敌意的动态。或许,德语词Groll怨恨与之吻合,能揭示其中一个基本的意义成分。73-4二舍勒的“怨恨转化舍勒提到:“近代关于道德价值判定之起源的探究堪称寥寥。在少得可怜的探究之中,尼采把怨恨看作道德价值判定的根源。74这里需要注意,能否真如舍勒所讲近代对于“怨恨的研究确实很少?还是舍勒为了与尼采对话,而十分讲只要尼采对“怨恨的考虑才是值得深究的呢?换句话讲,即我们在此要追问的是:为什么舍勒研究人类怨恨的问题要从近代开场而不回溯到古代?其次,自近代以来关于怨恨的
12、研究固然“少得可怜,但也仍然还有其他除尼采之外有关怨恨的研究,可他为什么就只将目光锁定在了尼采这里?舍勒十分青睐尼采的怨恨研究的真正深层理由是什么?事实上,在古希腊时期,荷马的诗作(伊利亚特)等就显现了人类所具有的怨恨意识,有研究表明怨恨的谱系学绝不会仅仅只是从近代才开场出现。“尼采断言基督教的道德,尤其基督教的爱是最精巧的怨恨之花74。舍勒指出:“这一论断当然会被证实是错误的;尽管如此,较之同类的探究,他的探究毕竟涉及最本质的问题。74舍勒引用了尼采(道德的谱系)第一章第8、10、14节的段落内容原文呈如今其(道德建构中的怨恨)一文中,这三段引文在舍勒的这一有关怨恨的研究中显得具有矢的性,它
13、既是舍勒展开全部阐述的一个由头,同时又是其攻击的靶子。首先,舍勒所引尼采(道德的谱系)第8节的内容“从报复的树干中生长出了一种新型的爱74,可对照尼采的自述来理解:“事实上,在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时在孩提时我见到了上帝的光辉。写了第一篇关于魔鬼诞生的哲学文字上帝只要通过设想出他的对立面的方法来设想本人。对于上帝而言,设想一个东西与创造一个东西是同一件事情。然后我得出结论:上帝本人设想出了本人,但是当他创造第二个神性人物的时候,为了到达这个目的,他必须首先设想出他的对立面。在我看来,魔鬼应当与神子同龄,而且比神子有着更为明确的起源-两者拥有同一个来源。那时关于恶的起源问题就已经在困扰我了,我很
14、合理地将荣耀给了上帝,将他作为恶之父。850-51这里我们看到,尼采以为复仇或仇恨孕育出了爱,但同样爱也孕育出了怨恨。由于上帝和魔鬼来自同源,而怨恨和爱也属同源。舍勒指出他的目的是“深化讨论怨恨这个词所描绘的体验单位,“我们扼要地用实事的特征表述或描绘来代替给怨恨下定义。怨恨是有明确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这种自我毒害有一持久的心态,它是因强抑某种情感波动和情绪冲动,使其不得发泄而产生的情态;这种强抑的隐忍力通过系统训练而成。76-7“报复本身已是一种体验,基于一种无能体验的体验,这总是弱者所处的一种情状。这种报复的本质中,有一种以牙还牙的意识,它绝不仅是单纯伴有冲动情绪的抗反响。77舍勒将报
15、复描绘成怨恨,他通过尼采关于道德怨恨的一段话作为他要研究的一个题引,接着就开场了用本人的现象学方法来描绘怨恨是怎样从报复开场的,报复发生时它是如何一个样态的体验。继而,舍勒明确指出:“报复感、嫉妒、忌妒、阴毒、幸灾乐祸、恶意,只在随后既不会出现一种道德上的抑制比方报复中出现的真正的原谅,也不会出现诸如咒骂、挥舞拳头之类形之于外的举动确切地讲是起伏心潮的表露的情况下,才开场转化为怨恨。710舍勒是在用现象学的解释方法来赞同尼采所表达出来的观点,即(道德建构中的怨恨)这部分的内容,舍勒是在用现象学的解释、描绘和分析的方法来重新诠释了一遍尼采所提出的怨恨观。在对怨恨的本质含义上舍勒与尼采并没有太大差
16、异,或者能够讲舍勒所讲的爱即尼采所讲的怨恨,在这个经过中,舍勒否认了尼采对基督教的“否认或“仇视。二、尼采驳基督、批(s经),指认其开出“怨恨之花“出生于忠诚的基督教家庭,自幼熟读路德翻译的德语(s经)10的尼采在(道德的谱系)里是怎么理解怨恨的?在尼采看来怨恨是怎样产生的?简单的回答是尼采将其视作奴隶道德的一种表现,在其中,尼采其实议论了一种当代性的普遍道德状况,它是一种群众化的道德,而非贵族道德,这是人类堕落的一种表现,但我们需要从其细节上来了解尼采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怎样展开的。一尼采反基督的基督教道德教化背景在(道德的谱系)里存在着大量的对基督教(s经)经文反其道而用之处,比方“爱仇敌
17、,尼采是这样讲的:“能够断定的是,只要这里,在地球上只要这里,才可能存在真正的所谓爱仇敌。原文在此处给出Ptz版注释以为:“这是尼采对(马太福音)第5章第43-44节要爱你们的仇敌一语的新解释,其解释的意思是“真正的爱仇敌,这是贵族或同样强大的人之间的爱,不同于对弱者的爱即同情,也不同于弱者对强者的爱882。需要十分引起注意的是,(马太福音)的解经本里是这样提到这句经文的释义的:“要爱你们的仇敌。这里包括着三重经过,从较低的开场,逐步升到较高的。在个人身上,我们先有管束身体生命的法则;然后有管束我们的心智和态度的法则;最后才是管理我们属灵部分的法则。一切下面层次的关系,都能够被提升到那无限之爱
18、至高荣耀的温暖光中。这是一种伟大的合一,至美的和谐。11笔者以为,其实尼采也是某种意义上的(s经)“解经者。仅就(道德的谱系)来看,在尼采心目中与他对话的文本是(s经),他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解读(s经)或怎样拆解、解构(s经),解构到最后,尼采公布了他那个众所周知的伟大的判言:“上帝死了!由此我们亦可重新来回味一下他这句口号的意味什么?其实就是平民道德时代的到来,神性道德不可见之时将会如何,这是其惯常使用的反话正讲方式。尼采的“解经法是别一种解经法,正如著名的古典学家耶格尔WernerJaeger所指出的尼采是“一个反基督的传教士。12或可类比于李零一类的解(论语)中给人一个非常深入的印象是将孔
19、子叫做“丧家之狗或“丧家犬似的5。但不管是正解还是“歪解抑或是别一种解,尼采首先是立足于从小浸淫在这种(s经)吟诵、背记和日常使用的文化里来对之进行考虑与反思的。二“人怎样认识本人?:一条可能的尼采式现象学之路(道德的谱系)开篇,尼采指出:“我们并无自知之明。我们是认识者,但我们并不认识本人。原因很明显:我们从未寻找过本人847。此处,原注释中指出,尼采这里所讲的“我们从未寻找过本人,是对(s经马太福音)第7章第7节的颠转:凡祈求的,必有所得;寻找的,必有发现;叩门的,必给他开门。847尼采继续讲道:“因而又怎么可能发生我们忽然有一天发现本人的事呢?此言甚是,我们的财宝就在我们认识的蜂巢那里。
20、我们天生就是精神世界里的蜜蜂,振翅撷蜜,营营嗡嗡,忙繁忙碌,我们的心里真正关心的只要一件事一定要带东西回家。至于生命,即所谓的体验Erlebnisse,我们当中曾有谁于此认真对待?抑或曾有谁于此消耗光阴?我担忧,我们在这些事情上从来都是心不在焉:我们的心没有放在那里,甚至我们的耳朵也不在那里!8p47由这段尼采将“我们比作“天生就是精神世界里的蜜蜂,“营营嗡嗡,忙繁忙碌,至于“生命-体验Erlebnisse却是少有人认真对待过,这一描绘使得我们看到尼采“生命体验Erlebnisse的提法与现象学的体验展现出了某种亲缘性。再往下,尼采反其道而用拉丁教父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的这样一句名言“什么
21、会比我本人离我本人更近?13来表达其类似的思想:“有一个句子对于我们是永久真理:离每个人最远的人就是他本人,(道德的谱系)给出的页下注指出:“此句是对泰伦提乌斯的喜剧(安德罗斯女子)Andria中的句子Proximussumegometmihi我是离我本人近期的人的颠转处理。848。这句话自古罗马时期开场就颇为重要,引人考虑。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一编第一章中亦引用了此话来分析“此是的是之问题即“此在的存在问题14,在这一章中接下来的第10节里,海德格尔关联性地提到了舍勒的“位格的人person的“人格是人格存在(6的问题。因此,这里让我们看到一条可能的线索是在现象学之途径上来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怨恨与爱的道德教化-精品文档 2 怨恨 道德 教化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