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深化政策-精品文档.docx
《农村金融深化政策-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金融深化政策-精品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金融深化政策摘要:我国农村存在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是当今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金融抑制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政策取向。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支农;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一、引言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如今: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早日推进工业化,政府往往对金融市场进行干涉和抑制,包括施行低利率政策、普遍的信贷配给和明显倾向扶持行业部门及国有大型企业的选择性信贷政策。因而,经济学家建议,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采取合适本国国情的金融深化措施,构建多层次农村金
2、融体制,为农村经济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大多数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无疑是当今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金融抑制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向提出一些建议。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从农村金融市场培育和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能够概括为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功能缺失三个方面。(一)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供应缺乏政府失灵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3、一直以来是由政府主导的,即政府办金融的发展道路。国有银行、农村信誉社等都是国家所有的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尽快实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战略。在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的现实影响下,农村金融市场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制度安排的先天市场条件缺乏而日益走向扭曲和衰弱,金融支持“三农力度逐步弱化,金融供应严重缺乏。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供应缺乏。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开场从县域经济实行战略性撤离,纷纷撤并县及县下面分支机构。1998年至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了3.1万个县及县下面机构(李勇、孙晓霞、陈景耀、韩向荣,2005)。作为开展政策性支农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则囿于粮棉油收购贷款,县域业
4、务逐步萎缩。而前些年活跃于县域和农村地区的合作基金会等民间金融机构,由于经营不善、风险较大和管理混乱等原因被政府关闭或取缔。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没有信贷供应能力。因而,农村信誉社成为信贷供应事实上的垄断者,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供应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农村资金严重外流。首先,受国有银行纷纷撤出及权限上收的影响,国有银行吸收的农村资金逐步集中到大、中城市。其次,邮政储蓄利用网点多、深化农村的特点,大量吸收农村储蓄并转存中央银行,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再次,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誉社,经营出现非农化倾向,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资金流向城市。(二)利率不能正常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失灵政府金融管
5、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率管制,我国一直以来长期执行的统一利率管制不仅难以弥补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导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的实际负利率状态。90年代开场逐步推行的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扩大农村信誉社利率上浮区间,逐步放松的利率管制措施,虽收到一定效果,但单纯针对农信社的政策扶持并没有对农信社提高定价能力、改善经营机制产生积极作用。而且由于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混合,农信社缺乏破产约束,政府对农信社的支农贴息政策道德风险严重(谢平、徐忠,2006)。同时,由于对农信社实行差异利率政策,也导致国有银行农村分支机构生存愈加困难继而纷纷退出。同时,由于邮政储蓄转存央行利率高于
6、其他金融机构的政策倾斜,也成为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邮政储蓄大量外流的直接诱因。总而言之,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并没有错,但选择性的信贷政策所带来的利率扭曲,事实上造成了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农信社垄断局面,且由于缺乏有效竞争,相应带来了农信社经营效益差、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道德风险严重的状况。(三)扭曲的农村金融“二元性构造金融功能缺失根据金融功能论的观点,金融功能相对于金融机构愈加稳定,金融组织能够通过竞争的方式生存下来,进而发挥一定的金融功能(MertonBodie,1995)。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扭曲的“二元性构造,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或大量退出、或经营效率低下,没有充分有效的竞争促进其发挥
7、正常的金融功能;另一方面,作为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民间借贷屡遭打击的情况,却长期存在,无法弥补了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功能缺失,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存贷款为主,资金结算、银行卡、个人理财、投资咨询等中间业务开展很少,效率低下。如农村地区资金结算仍以现金为主,农村居民的银行卡持有量很少。另外,我国农村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农业保险服务几乎是空白。三、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政策取向(一)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办金融以及过度管制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因而必须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大的调整。总体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金融 深化 政策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