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研究-精品文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研究-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研究-精品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研究通过整理蚌埠市工业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对蚌埠老工业建筑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基于蚌埠市发展及其现存老工业建筑的现状,结合国内可借鉴的实例,总结了当下合适蚌埠老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的对策。关键词:蚌埠;老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形式近年来,城市在不断发展,产业构造也在调整,大量老工业建筑渐渐荒废,进而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绊脚石,面临着随时可能被拆除的境遇。假如经过合理的改造及利用,这些“绊脚石其实仍然是具备很大价值的,并且能够迸发出一种全新的生命力,这是当下很多城市面临的一个值得探索并解决的问题。1蚌埠老工业建筑历史沿革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是皖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作为一
2、个兼具码头、商埠、工业、铁路等多种文化的中小型城市,有着特殊的商贸历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业资源。但当下这些旧工厂、仓库等老工业建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多半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及利用,加之社会对此关注程度缺乏,所以妥善处理好这些老工业建筑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兴起于交通,发展于商贸和工业。由于兼具运输、商埠、工业等特点,其工业建筑主要可分为生产性建筑与仓储建筑两大类。1919年,在二马路民乐里建电灯公司的机器房和锅炉房,共600平米,另有二层砖木构造的办公楼房一幢,30米烟囱一座,是蚌埠最早出现的工业建筑。1927年,蚌埠当时最大、最高的工业建筑信丰面粉厂完工,为高五层的粉
3、楼厂房,砖木构造,建筑面积1076平米。1928年建宝兴面粉厂,砖木构造,共五层,粉楼,建筑面积3108平方米,为解放前蚌埠较高大的工业建筑。建国后,1950年建第三发电所。1953年工业基本建设兴起,开场兴建自来水厂、蚌埠铁工厂部分车间、淮光布厂。1956年,苏联援建的蚌埠肉联厂完工。19571958年,扩建、新建东海烟厂、面粉厂、建华造纸厂、福昌火柴厂、纺织厂、染织厂、酒厂、针织厂、麻纺厂、毛纺厂、化工厂、橡胶厂等厂房,两年内完工面积达6.3万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发展较快,兴建和扩建了肉联厂剥皮车间、针剂车间和酒厂、纺织厂、汽车修理厂、水泥厂、半导体厂、果糖厂、制革厂等86家厂房。1
4、978至1985年,工业建筑完工面积累计30万平方米1。2蚌埠老工业建筑现状随着蚌埠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产业形式逐步发生了转变,由民国及建国伊始的重工业商埠型城镇向以创新型科技研发为主体的科技型城市转型。如此一来,诸多旧的厂房、仓库等工业时期的建筑就出现了闲置以及利用率缺乏等状况(见表1)2。蚌埠市政府及相关文保单位对老工业建筑的保护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10年,宝兴面粉厂建筑群被列为蚌埠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蚌埠市首批也是目前唯逐一项被列为文保单位的工业建筑遗产3。蚌埠在老工业建筑保护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老工业建筑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及再利用。以宝兴面粉厂为例,自2010年被列为市级文
5、保单位以来,相关保护及修缮工作还是缺乏。该建筑群损坏情况较为严重,保护范围所含的厂房、厂内铁路专用线、厂北侧阁楼等建筑,目前质量一般,铁路及阁楼现状尤为堪忧,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厂房区被租给企业自主开发,现被规划为民间金融借贷的“金融一条街,已挂广告牌若干(见图1)。由于缺乏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因而没有发挥出老工业建筑的文化特性,现行再利用效果并不理想。缺少政府指导下的社会综合气力推进。蚌埠老工业建筑的现状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荒废状态,原单位仍在使用,但产业构造已经死亡,厂区处于单位管理下的荒废状态,即生产已经停止,却没有对原有厂房做新的规划利用。另一类是原单位已经破产或取消,厂房出租给个
6、体商户使用,多被用作仓库,再利用效果也不够理想。针对这种现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能够调动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热情。由政府主导,以公共文化展示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为目的,通过公开招标,对现有老厂房进行改造设计,进而引入民间资本,由此既能够将现有厂房进行合理的保护及再利用,又能够发展第三产业,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3国内老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案例分析蚌埠正处于城市建设发展及产业形式转型时期,自上世纪初遗存至今的老工业厂房在城市发展及建筑风貌上都承载着属于一定时期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是蚌埠市不同时期城市风貌的直接见证者48。其中,不少工业厂房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有
7、的场所符号,有些生活区至今仍然沿用着以所在工厂区域名称的命名,如:二钢社区、柴油机厂社区、纺织厂社区等。这些在蚌埠都是被市民所熟知的生活社区,居民诸多,已经构成了当地的工业社区文化,若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文脉传承及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然而蚌埠在对老工业建筑的改造及再利用方面起步较晚,尚无相关成熟案例(宝兴面粉厂的金融一条街改造方案目前处于未完成/搁浅状态),因而从第三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造前景颇为乐观。针对蚌埠详细情况,有必要借鉴国内一些在老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经历。31以文化传播形式进行再利用:上海现代艺术博物馆上海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先驱,201
8、0年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的黄浦江畔正是中国民族工业诞生的地方,这里会聚着中国最早的民族钢铁企业、发电厂、外商纱厂、煤气供热厂、自来水厂等。不仅对于上海意义非凡,也是中华民族工业文明的里程碑,历史文化价值极大。南市发电厂是其中一座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建筑。世博会期间,其主厂房被改造为城市将来馆,烟囱被改造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体温计,此项改造颇受观者好评,及至世博会结束后,反响仍然较高。上海市委市政府在经过广泛调研及论证后,于2011年决定将该馆改造为上海现代艺术博物馆。这种改造不仅能传承上海的城市文脉,也与国际上现行的将具有特色的城市老建筑改造为文化艺术展馆的观念相吻合,而且与周边现有世博场馆之间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建筑 改造 再利用 研究 精品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