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诠释的隐喻.docx
《儒家经典诠释的隐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经典诠释的隐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家经典诠释的隐喻一、“贯穿水道:儒家经典诠释理念的构成从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开场,到西汉经学正式确立为止,可看作是经学的酝酿和构成阶段。在中国传统经学的起源时期,即冯友兰先生所谓从孔子到淮南子的“子学时代,诸子将智性的视角日趋聚焦于天下之“人世间,对经典的解读也照应着肇端于周初将“德内化于“心及“德之人文化、伦理化的趋势。原始经典是“有为之言抑或“通论、诠释者此中汲取的是“数还是“义/德等,这些皆集中体现了时人在经典诠释权、诠释角度上的剧烈震荡与争论。“王官(王官之学的承当者)和“儒者为代表的诸子(“哲学的突破的承当者),他们在这种震荡中既共享着某些共同知识和信仰体系,对“
2、何谓经典和“怎样诠释经典的理解却又如此不同,如同民族精神的汹涌河流在酝酿着剧烈的“河床改道。如此,新观念形态出现并取代旧东西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极大凸显出重新建构经典体系和新经典诠释的重要意义。在此阶段,儒者把原有经典和新创价值进行相互诠释既从旧有经典中寻找新创价值的根源,又持续地把新创价值注入到经典之中。因而,面对“王官的权威,作为新诠释主体的儒者必然面临严峻挑战,他们必须保卫新诠释方法论的合理性,回答这种新理解、新诠释与作为流传物之原始经典的关系,还要妥善处理传统文本与语境脉络的断裂性、延续性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在战国诸子中,荀子被以为与中国经学的构成最有密切的关系。徐复观先生强调荀子对经
3、学发展的关键地位:“孟子发展了诗书之教,而荀子则发展了礼乐之教。若就经学而论,经学的精神、意义、规模,虽至孔子已奠其基,但经学之所以为经学,亦必具备一种由组织而详细化之形式。此形式,至荀子而始挈其要。而笔者以为,荀子的重大奉献,还在于他将“通变确立为原始经典诠释实践和意义转化的原则,并由此影响西汉经学家将“通儒作为诠释者的最终皈依和价值鹄的。徐干之(中论治学)谓:“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校,以获先王之心。亦即是讲,求“通论而非拘泥于“有为之言,把握经典的“德/义并加以发挥、融通,此乃是“通儒“鄙儒之根本分野。王葆玹先生则索性把通儒之经学称为“通
4、学,并强调“多通“兼通多经乃与“专一经相对。如此,从理解和诠释经典的角度来看,荀子对原始经典体系的内在组织,皆以“通为价值旨归,不仅使(六经)成为内在和谐的意义整体,也为儒家繁荣发展的“水道疏导之诠释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准则。“通,既是后世经学家诠解群经的宗旨,亦逐步内化为儒家神圣典籍之命名“经字的题中应有之义;尊重(经)作为常道之“河床及其本身义理的流向,“疏通直达(即“训“顺)则成为经典诠释的目的。以“水道之“贯穿和“通达为解“经鹄的,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构成了细密的层次和体例之分,主要以“经为核心,“传“记为辅翼,注解、章句、义疏则锦上添花。二、开放而收敛的水域:儒家经典诠释场
5、域的特性黄豪杰先生以为,“中国思想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拥有悠久的经典注疏传统,思想家经常透过注释经典而建立本人的思想体系。因而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构成具有中华特点的诠释学传统。中国拥有本人源远流长且别具特色的经典诠释传统,从某种意义上,它构成了对西方诠释学传统的一种挑战。从“经之字源及其相关字簇出发,可对此开放灵敏的注疏传统做一个粗略式的全景式描绘,即儒家经典诠释实践实际上以“水道疏导为核心皈依,悠久注经史展现出一片人类精神之“开放而又收敛的水域,其核心特质可概括为通而内敛、注而发散、疏而导引三个方面,下面分述之。1通而内敛“经为心之常道,正讲明“经乃是被信仰的对象,亦是一切冲刷的河水(
6、即详细诠释观点)流动和变更的坚实河床。在儒家经典诠释场域里,“经占据了主河道的位置,其地形即详细的文本字句必然亦制约着详细诠释思想的发挥。然而,在面对处理详细经典文本与“道之境域时,儒者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通为诠释工作的最高鹄的:“何谓通?凡治经者,不可不通经文之句读,经文之大义,以及字音字义,皆当澈底贯穿者也。而这种“通,又必然是义理之学与考证之学相融合的产物,如戴东原云:“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解经的目的是为了“通,从字、词、句、章、篇乃至文本内部、群经之间,渐渐生成一个血脉贯穿而活生生的有机体系,最后领悟“无言之道的境界。从
7、此意义上来讲,“血脉乃是“道在经文里的流动,是其透气处和收敛处。正如活的有机体内才可能活跃着血脉和精气,朱熹所代表的古典读书法指出一种局部与整体循环的有机阅读方式:“若看(大学),则当且专看(大学),如都不知有它书类似,逐字逐句逐一推穷,逐章反复,通看本章血脉;全篇反复,通看一篇次第,终而复始,莫论遍数,令其通贯浃洽,颠倒烂熟,无可得看,方可别看一书。又讲“某之解经,只是顺圣贤语意,看其血脉通贯处,为之解释,不敢自以己意讲道理。如此,“解经之“解,不是将经典机械地卸为几块,而是寻找经典的脉络流通处并得其大义,如朱子所讲:“经之有解,所以通经。经既通,自无事于解,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
8、。从这个角度出发,古代“通人往往羞为章句,由于作为一种分析性的解经手法,章句的最大缺点是将经典文本“分崩离析,经典在这里丧失了“整体的精神和生命力。日本儒者伊藤仁斋曾云:“学问之法,予歧为二:曰血脉,曰意味。血脉者,谓圣贤道统之旨血脉犹一条路,既得其路程,则千万里之远,亦可从此而至矣。((语孟字义))“血脉在此乃是儒家经典判析、位阶判分的判教标准,它流动于群经文本内部,指涉着“经作为主河道的“内敛性。诠释者对此“血脉的把握,实际上是出于信仰和信念,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讲,“在有充分根据的信念的根基处,存在着的是无根基的信念。这些被预设的前提是不需要提出理由的,并比详细观点更为底层、共通和根本。这些
9、作为共同前提的信念是诠释共同体之成员相互理解、辩难的基线,也是共同诉求的合法性之源。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的稳定和绵延不绝,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多样文化流淌的主河道。但“河床亦可能出现断层或改道,例如经学史上的若干大事件:从(六经)构成到(四书)突起、宋朝朱熹(四书集注)被尊为典范,到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经典的降格,甚至民国经典的史料化从历史断层的角度来看,儒家诠释场域内涵的“通与“内敛性,不仅表如今纵向历史性的“血脉或“道统问题,亦可理解为在特定详细时代儒家始终存在着明确的诠释主轴,如汉代重(六经)、宋代重(四传)等。这就像是维特根斯坦所打的比方,“假如我想转动门,就得把门轴固定下来,“我并不是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家 经典 诠释 隐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