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保险制度经济-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责任保险制度经济-精品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责任保险制度经济论文关键词:保险;责任保险;法经济学论文摘要: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学科。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责任保险这一法律制度进行分析,能够考察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基础,进而愈加深入地理解此项制度。一、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法)第50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付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按保险标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雇主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等。根据(保险法)的规定,责
2、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显然属于民事责任,后者又包括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两种。由于违约责任能够通过订立信誉保险合同或保证保险合同来解决,因而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即是侵权责任。一般以为,1855年英国铁路乘客保险公司向铁路部门提供铁路承运人责任保险,是历史上初次出现责任保险。1875年,英国又出现了马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能够看作是汽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先导。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责任保险的范围也不断增大,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而如前所述,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于第三者的侵权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这使得其和侵权法之间产生了冲突。主要表如今下面两个方面:1、责任保险使侵权责任社会化。侵权责任本应由侵权行为人
3、来承当,但责任保险使得侵权行为人即投保人的侵权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并通过保险公司这一媒介转嫁给整个社会来承当。2、责任保险使侵权法的损害赔偿功能发生变化。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一方面是对受害人的补偿,另一方面又是对侵权人的一种惩戒。责任保险固然使受害人的损失因有了保险公司作后盾而能得到保证,但也使得对侵权人的惩戒变得徒有虚名。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责任保险能否在变相的鼓励人们放弃慎重小心的生活态度?其最终结果能否有益于社会?本文将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上述疑问进行回答。二、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运用价格理论,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
4、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构成、构造、经过、效果、效率及将来发展的学科。简单的来讲,法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的科学。1、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则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在进行任何知足本人某种欲望的行为之前,都会通过理性的考虑做出选择。2、每个人在进行各种日常生活的行为感情生活除外时,都会进行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并做出最有效率的选择。而整个社会在进行某种抉择之时也会进行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做出最有效率的选择。科斯在1960年所发表了论文(论社会成本),被以为是法经济学研究的里程碑。在该文的开篇,科斯提出,“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使得所做决定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当A给
5、B造成了损害之后,在需要做出判定时,惯常的思维方式会这样考虑:我们应当怎样抑制A?但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由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互相性:消除了对B的损害即意味着对A造成了损害。因而,我们应当做出的判定应该是:能否应允许A损害B,或者讲能否应允许B损害A?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更为严重的损害。这就是法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即以能否具有效率作为判定法律问题的标准,而非仅仅是以公安然平静正义作为标准。著名的科斯定理也是由该论文所推出的科斯并没有明确提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财产权的初始状态为何,市场平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然而现实之中任何交易的成本都不可能为零,并且交
6、易成本往往都很宏大,人们无法将其忽略。由于实际的交易成本必然为正,对科斯定理反推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有效率的市场平衡结果必然产生于交易成本最小的情况。因而,最佳的资源配置状态就是使交易成本最小的配置状态。科斯以为,法律对于资源配置起着极为重要的最用,由于财产权利的归属往往是由法律来设定的。举例而言,物权法中的好心获得制度规定了好心第三人能够获得被无处分权人擅自处分的物的所有权,而之所以如此规定,就是由于这比相反的规定愈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即具有效率。同样地,“法院也应当了解其判决的经济后果,并在判决时考虑这些后果。这就是法经济学不同于传统法学的地方,后者往往是以公平正义即道德标准为标准,而非
7、以效率为标准。三、对责任保险制度的经济分析假设A是侵权行为人,B是无过错的受害人,A的行为使B遭受了1000元的损失。在没有责任保险的情况下,根据侵权法,A应当对B的全部损失承当赔偿责任。此时会出现下面三种可能的情况:1、A有能力承当1000元的赔偿数额。2、A只能承当部分赔偿数额或完全不能承当任何数额,但是B却有能力本人承当全部损失或A无法承当的那部分损失。3、A只能承当部分赔偿数额或完全不能承当任何数额,同时B也无力本人承当全部损失或A无法承当的那部分损失。在前两种情况下,A需要全部或部分承当B的损失,由于这个损失是由A或/和B本人完全承当的,所以就没有外部成本产生。此时的社会成本也就相当
8、于A和B之间的私人成本,即只要1000元。而在第3种情况下,由于A和/或B无法承当全部的损失,B所遭受的损失无法得到全部补偿。这就意味着需要由A和B之外的人来承当无法被补偿的那部分损失,即A和B之间的活动在私人成本之外还产生了外部成本。而此时的社会成本就是上述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的总和。对B而言,其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该怎样使本人的损失得到完全的补偿,B获得补偿的途径的不同就意味着所产生的外部成本的不同,并最终导致社会成本的不同。能够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考察这个问题:(1)没有责任保险制度。但存在政府设立的某种社会救助制度,B就能够依靠该制度获得补偿。但是,这种制度往往都存在于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之中,并
9、且该制度的设立毫无疑问也需要消耗巨额的成本。毫无疑问,此时的社会成本一定会超过1000元。假如不存在政府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那么就只能由B本人来想办法补偿本人的损失了。要么B会无奈的接收现实,并最终无法生存;要么B会通过犯罪来知足本人对财产的需求。无论是任何一种情形发生,其所产生的外部成本都是宏大的,而最终的社会成本也必然是宏大的。(2)存在责任保险制度。假如A事先向保险公司投保了责任险,那么保险公司就会代替其向B支付赔偿金。此时A和B之间的私人成本是1000元,而外部成本为零,因而社会成本是1000元。固然在A和B之间出现了保险公司这一第三者,但是保险公司仅仅是代替A支付了对B的赔偿金罢了,
10、其和B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其他关系。A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则是另外一个经济活动,当然,这项经济活动同样要产生成本。但是,这种成本肯定要比由政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成本要小的多。当然,一个貌似符合逻辑的推理睬在此时产生:在没有责任保险之前,人们为了避免本人承当责任,会履行慎重注意的义务来防止本人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损害。但是有了责任保险,由于能够让保险公司承当责任,人们就会降低本人的注意程度,进而使保险事故的发生更为频繁,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并将其所带来的收益抵销。事实上这种推理忽略了本文之前所提过的一个基本原理,即每个人总会基于理性的分析进而作出对于本人效用最大的选择。以医生为例,假设医生
11、A在其执业经过中的医疗事故率为5件/年,其向甲保险公司投保了职业责任险。根据上述结论,由于由于投了保险,那么便会在执业经过中降低本人的注意程度,必然的结果就是医疗事故率增大。这样一来,至少会出现下面几种结果:首先,甲会提高对A收取的保险费。由于医疗事故率的增大,假如甲继续根据5件/年的事故率来收取保险费,则其无法从中获利。其次,由于医疗事故率的增大,政府部门很可能会因而而吊销A的医师执照。再次,很多本来想让治疗的病人便不会再选择A,即A的潜在顾客会由于医疗事故率的增大而选择其他的医生就医。无论怎样,对A而言降低本人的注意程度都是不利益的,作为理性的人是不会选择这种做法的。参考文献:1美理查德波斯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M2王成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李玉泉保险法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许崇苗,李利中国保险法原理与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5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美RonaldHCoase“TheProblemofSocialCost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October1960)8朱崇实陈丕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之法律经济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