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_1-精品文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_1-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_1-精品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一、操作风险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关于银行操作风险的统一定义。有人以为在排它性的方式上,操作风险能够定义为“每种非可计量的风险或“除了市场和信誉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而国际银行业从内部管理角度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来自交易失败和非常规操作导致的损失可能性;诸如建筑和设备等资产的损失导致的实体损失风险;由于内外欺诈犯罪事件带来的损失可能;由于雇佣、工作场地安全或监管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法律和负债风险;政治体系的严重变化导致的国家风险。显然,国际银行业
2、的操作风险定义,本质是新巴塞尔协议内容的详细细化。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和问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大案要案屡屡发生,操作风险越来越引起关注。不久之前发生的农行邯郸分行金库被盗案的发生,给我国商业银行业和监管层再次敲响了警钟。操作风险之所以近年在我国银行界大量出现,存在多方面原因。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滞后于形势发展。首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全球化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已经构成。社会与经济环境迅捷变化,而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知程度更新缓慢。其次,基于信息技术的飞跃,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服务的复杂性大大提高,操作风险的类型不断演变,我国商业
3、银行原有的管理形式难以适应这种技术变化。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具有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在经济扩张周期中,各项业务往往超常规发展。在认识不到位、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的条件下,发生操作风险和造成事实损失的可能性必然增加。从微观层面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活跃银行相比存在下面缺乏:1、操作风险管理理念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侧重信誉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疏于操作风险管理。无论是制度规则、认识水平都比拟低。相当一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尚没有将操作风险视作一个独立的风险来认识,既不了解操作风险内涵,也不把握操作风险边界。银行内部缺乏严格的自律和他律机制,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出现
4、,对引发操作风险的行为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责任追查。2、控制体系漏洞较多决大多数银行未设立独立的专业化部门承当操作风险管理和分配资本职责,更多的是依靠非独立专业部门牵头负责或由各个专业条线内部控制。在全行范围内,往往没有构成针对操作风险的统一的政策标准,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操作风险管理处于分散、割裂状态。总分支行制下的直线职能制削弱了内控力度,各级负责人横向权利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发生提供了空间。3、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尚处于定性管理阶段,依靠专家管理,主要手段是质量控制。普遍没有建立起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对怎样定量计算分析操作风险知之甚少,在开发和运用操作风险
5、的资本分配模型上基本属于空白。国内银行目前所采取的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基本上难以反映本行操作风险的总体水安然平静分布构造,与国际上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操作风险管理差距不小。4、数据积累和实践经历缺乏操作风险管理需要信息系统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建立在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察基础上。国内商业银行至今很少有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的,大多缺乏损失和风险方面的历史数据。另外,由于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行业数据和公共外部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准确判定,也影响到风险计量和管理决策。三、防备操作风险的对策当前我国银行业治理构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操作 风险 _1 精品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