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及团圆体固碳效应的影响.docx
《土壤及团圆体固碳效应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及团圆体固碳效应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壤及团圆体固碳效应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杂志)2015年第二十三期【研究意义】黄土高原坡耕地区占黄土高原现有耕地的73.6%,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力长期处于低下水平1。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可持续农业技术,对提高黄土高原坡耕地区土壤肥力和固碳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养分循环及肥力供给的核心物质,其演变规律总体上可反映管理措施的差异,但由于土壤不同粒级团圆体的固碳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从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和团圆体固碳趋势两方面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3。【前人研究进展】李长生4利用DNDC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中国农田土壤每年损失73.8TgC,这主要是耕作、施肥等田间管理
2、措施不合理造成的。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保护性耕作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韩冰等整理了全国典型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得出免耕措施的全国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现状为1.17TgCa-1,固碳潜力为3.58TgCa-1,是固碳能力现状的3倍。Lpez-Fando等8通过17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发现,免耕表层05cm有机碳的累积分别比少耕和翻耕多5.8和7.6tChm-2。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团圆体0.25mm且大团圆体中的有机碳活性较高,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愈加强烈9。邸佳颖等10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增加的土壤有机碳主要累积于较大团圆体中,对较小粒级团圆体的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本研究
3、切入点】目前,国内外对农田有机碳及团圆体有机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耕作措施对其影响上,对长期耕作下有机碳的演变规律和不同级别团圆体固碳差异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讨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讨论长期耕作对农田土壤010cm土层碳储量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坡耕地区土壤肥力提升和固碳技术选择提供参考;分析土壤固碳与水稳性团圆体固碳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长期不同耕作下旱地农田的固碳机制。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大概情况试验地位于农业部旱地农业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保护性耕作田间试验区内34.80N,112.56E,地处河南孟津县,属于黄土高原东部丘陵区,土层深厚50100m,土壤类型是壤质黄土,土壤颗粒组成为黏粒
4、15.2%、粉粒23.4%、细砂58.2%、粗砂2.3%。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3.7,l月最冷,平均为-0.5,7月最热,平均为26.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0mm,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0h,全年平均日照率为51%,平均积温为5046,平均无霜期为235d。1.2试验设计试验开场于1999年,试验小区种植的作物为冬小麦,夏季休闲。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少耕无覆盖RT:小麦收获时留茬10cm,秸秆和麦穗带走不还田,小麦收获后翻耕20cm,之后耙耱;免耕覆盖NT:小麦收获时留茬30cm,剩余秸秆脱粒还田;深松覆盖SM:小麦收获时留茬30cm,剩余秸秆脱粒后还田,小麦
5、收获后间隔60cm深松3035cm;传统翻耕CT:小麦收获时留茬10cm,秸秆和麦穗带走不还田,小麦收获后翻耕20cm,不耙耱,播种前进行第2次耕翻,施肥,耙耱,播种。各处理施肥量一样,均为N150kghm-2,P2O5105kghm-2,K2O45kghm-2。1.3土壤水稳性团圆体分级2013年7月采集010cm土层样品进行团圆体分级。分级方法根据Cambardella等11的湿筛法,并稍作修改。详细方法:土壤样品在阴凉处风干48h后,称取100g风干土平铺于孔径为2mm的筛子上,在室温下用蒸馏水浸没5min,手动上下振动筛子,移动幅度为3cm,频率为25次/min,共振荡2min。振荡完
6、毕后小心取出2mm筛子,用蒸馏水将团圆体洗到特制铁盒中。根据此方法依次过1、0.25和0.053mm筛,重复3次,将收集到的2、12、0.251、0.0530.25和0.053mm粒级团圆体烘干,称量,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各级土壤团圆体中的有机碳含量。为方便阐述,以0.25mm为界将团圆体划分为大团圆体0.25mm和微团圆体0.25mm。1.4计算方法1.4.1有机碳储量及团圆体有机碳储量式中,Msoil为010cm层土壤有机碳储量tChm-2;SOC为土壤有机碳含量gkg-1;BD为010cm土壤容重gcm-3;H为土层厚度,取10cm;Mi为i级别团圆体的有机碳储量tChm-2;Ci为第i级
7、别团圆体的相对质量分数;SOCi为第i级别团圆体的有机碳含量。1.4.2秸秆碳还田量与根茬碳还田量式中,Ystraw为秸秆产量thm-2,Ygrain为已测定的籽粒产量thm-2,为秸秆籽粒比取1.113;Input-Cstraw为秸秆碳还田量tChm-2,Input-Ystraw为秸秆还田量thm-2,免耕和深松处理为产量的100%,少耕传统和两茬仅残茬还田,为产量的15%;Cstraw为秸秆含碳量取40%14;为根冠比,是包含根系分泌物后得出的比值,取0.6;为根茬还田率,010cm土层的根茬还田率取70%;Croot为根茬含碳量取40%13。采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图表处理,利用
8、SAS9.1软件进行方差分析ANOVA,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2结果2.115年长期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影响2.1.1对土壤表层有机碳、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经过15年的不同耕作管理,NT和SM处理显著提高了01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图1。同CT处理相比,NT和SM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2.9%和21.8%,有机碳储量分别提高了21.8%和16.7%。长期不同耕作的010cm层土壤容重无显著差异。2.1.2对土壤表层固碳量及固碳速率的影响固碳量和固碳速率能够作为有机碳演变的特征参数。15年不同耕作表层土壤固碳量及年固碳率的结果显示
9、图2,RT和CT处理的固碳量和固碳速率为负值,讲明有机碳储量呈下降趋势,RT和CT处理的固碳速率分别为-0.08和-0.05tChm-2a-1。NT和SM的有机碳储量随耕作年限增加,固碳速率分别为0.09和0.06tChm-2a-1。2.215年长期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表层010cm水稳性团圆体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影响2.2.1对土壤表层水稳性团圆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由图3能够看出,不同耕作处理显著影响土壤水稳性团圆体有机碳含量。总的来看,大团圆体0.25mm的有机碳含量较高,约为微团圆体0.25mm的38倍。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提高了所有0.053mm粒级团圆体有机碳含量,与传统耕作相比,2mm级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团圆 体固碳 效应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