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精品文档 (2).docx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精品文档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一、苏联及俄罗斯东部石油生产中的污染问题(一)管道运输经过中产生的问题石油污染主要是石油泄漏造成的,由此引发的河水污染事件并不罕见。“俄石油产量的8%10%是通过这种方式损失掉的,这种损失在1993年达2500万3500万吨。19641990年,仅在秋明州的汉特曼西地区就有上亿吨石油泄露;其中50%的泄漏是由于管道腐蚀造成的,30%是由管道质量低劣而引发的,该地区万吨下面的石油泄漏事件很多甚至不予记录。2165西西伯利亚有些地区的石油管线在平均每百公里距离内要穿越数十条河流,河流污染情况极易发生,而救护工作假如不及时便会造成宏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毁坏。1979年,位于
2、鄂毕河河床的输油管道发生爆裂,救援工作所需的潜水服两天后到达,四天后专家组才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但最后却发如今事发现场附近并未设有管道阀门装置,救援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对鄂毕河的一次严重污染。据秋明州官方统计,80年代初西西伯利亚石油开采量的15%左右“自然损失了,除少量蒸发外,每年有270万300万吨石油泄漏到湖泊、河流和土壤中,每年积雪融化后便可清楚地看到大量石油污染物210。1988年统计数字显示,秋明地区由于输油管道问题导致上百万吨石油泄漏369。由于石油泄漏等因素,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西伯利亚附近鄂毕河的酚类污染物超标120倍367。几乎同期,萨莫托洛尔油田在年产78亿桶石油的同
3、时,有数百万桶因泄漏而进入当地水系,石油污染连同其他形式的污染可能使鄂毕河成为俄受污染程度最重的河流4。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经过中,管线的一部分计划经过贝加尔湖地区,距离水体仅800米左右。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负责修建工作,但其安全记录并不令人满意。它在向联邦政府提交的报告中将本人的安全记录描绘为“每千公里年均泄漏次数为004次,但该数字被有关机构指为不实:由于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的泄漏事故即达23次之多,该公司管道运输的经营里程为5万多公里,每年每千公里平均泄漏次数应该在022024次之间(1)。俄罗斯环保主义者以为这会对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造成宏大的潜在威胁,于是联合其他官方
4、及社会气力进行了大规模抗议,抗议活动迫使俄联邦政府将管线移至远离贝加尔湖25英里的地方。2007年10月,在俄联邦远东地区连接萨哈林的奥哈油田和阿穆尔共青城的石油管道发生泄漏事故,大约50吨石油从管道中漏出,造成了严重的局部污染。(二)铁路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隐患俄东部油田及炼油厂除通过管道运输外还利用西伯利亚大铁路实现外运,但在运输中出现事故并导致石油泄漏的危险也很大。2006年4月,在贝阿干线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境内发生一起八节油罐专列脱轨事故,导致不同程度泄漏并有两节油罐起火。由于生产和运输经过中处理不当,2006年秋在该边疆区境内的阿穆尔河段连续出现两起事故:10月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石油污染
5、事件,大约400公斤(约三桶)石油在一支流与阿穆尔河交汇处进入水体;11月,俄联邦自然资源部官员公布在哈巴罗夫斯克热电厂附近发生了另一起石油污染事件。2012年初,在阿穆尔河支流布列亚河附近还发生了较此更为严重的事故。这年1月末,距离西伯利亚大铁路与布列亚河穿插大约500米处(西伯利亚大铁路8033公里处)一列17节油罐运输专列脱轨并引发火灾,同时大约有850吨原油泄漏。通常,极度低温条件能够降低石油的流动性,而且1月份布列亚河的冰层厚度至少1米,这在相当大程度上能够阻滞泄漏石油进入水体,这些都是避免污染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几年前在布列亚河上游修建了一座水电站,导致河水温度上升,电站下游相当
6、长距离的河水即使在冬季也不结冰或只结薄冰。当时卫星图像显示,这种没有冰层的河段特别接近石油泄漏地点。幸运的是,这次事故并没有酿成更大的生态灾难,但有关部门确实应该引以为鉴。布列亚河是阿穆尔河的支流,两者生态系统密切相联,前者“受难后者必然“蒙羞。(三)石油生产的“外援与环境保护俄联邦独立初期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使其难以更多顾及业已存在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欧盟国家曾帮助其解决恶化的环境问题。90年代,欧盟通过“对独联体国家技术援助项目(TACIS)向这些国家提供了总额为85亿欧元的技术援助用以解决环境及安全问题,其中俄联邦占相当大的比例。截至2009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在15年中向俄联邦提供了数百万
7、美元援助用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项目还对西伯利亚的阿尔泰和白令海沿岸等21个地方项目进行了赞助。在远东地区,萨哈林近海油气田的开发极大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外资的注入使得该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使其生产年限至少可到2035年5。萨哈林地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宏大变化是随着油气资源开发活动而出现的。由于该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涉及美日等国,所以这里的环境问题也就不仅是一个地区性问题了。公路、油气管道、储存设备、液化气厂以及在南萨哈林斯克的侨民寓居区“美国村和“草莓山等多国合作的痕迹在岛上随处可见。尽管石油污染问题并没有因而销声匿迹,但较西西伯利亚油田开发时期对土地及河流的污染
8、来讲,其数量大大减少。这一方面是由于萨哈林油气资源大规模开发较晚,且具有多国合作的特点,能更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另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的石油生产还遭到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关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以上因素从整体上使萨哈林地区的石油生产企业较西西伯利亚地区具有更高的环保意识。二、对黑龙江省石油生产的启示(一)以基本的生态环境意识指导生产在生产经过中,生产者假如有意识地对某个方面加以注意,那么他就能很容易在这个方面到达其既定目的。反之,若忽略某一方面而其意义又恰恰十分重要,那么生产者早晚会面对由此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在西西伯利亚石油资源开发中,由于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不高而出现
9、了很多问题。随着原有油田的“老龄化以及国内外石油市场需求量的迅速攀升,增加石油产量是一种客观要求。这既要加强对原有油田的充分利用,更要大力勘探开发新油田。在这个经过中,假如没有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正确认识,开采活动恣意妄行,必然会对新开发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坏。苏联在开发西西伯利亚石油资源经过中很大程度上是采取了一种粗放的经营方式,尽管凸显出很多问题,但由于当时主要油田均属于新建油田且生产发展相当迅速,于是,存在的“问题与“成就相比便在决策者的头脑中黯然失色了,结果酿成了因石油污染而引发的环境问题。黑龙江省在开发新油田的经过中也会碰到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因而要充分保证石油开发企业以及石油
10、工人具有较强的生态环保意识。从决策部门到一线石油工人都应该始终如一地保持这种意识。这是一个紧迫的任务,但又不能一蹴而就。石油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慷慨大方,作出专门预算并建立奖罚鼓励机制,以促使各级生产单位及个人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上世纪60年代西西伯利亚成为国家石油产业中坚地区以来,这种地位一直保持着。目前,西西伯利亚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二,并且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蕴藏地。2004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自然资源出口量占俄联邦出口总量的80%,单是油气出口创汇即占其GDP的20%。所以,“一旦西西伯利亚的石油生产衰落了,俄联邦的工业也将完结。6笔者以为,倒不一定会出现“完结的情况(由于东西伯利亚和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精品文档 2 石油 污染 石油工业 论文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