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与焦点的句法属性研究.docx
《否认与焦点的句法属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否认与焦点的句法属性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否认与焦点的句法属性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杂志)2014年第二期1熊仲儒(2005)的分析熊仲儒(2005)视角颇为不同,他以优选论为理论框架,论证了否认算子与焦点的关系,以为否认焦点确实认与个人语感联络颇大,而个人语感的差异存在于“默认原则与“显著原则的不同排序。熊仲儒(2005)试图秉承普遍语法的观点,论证经过颇为复杂,结论令人深思。但是我们以为熊仲儒与袁毓林(2000)实际上一样,把非句法因素纳入了句法操作。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讨论熊文一文存在的问题:11语感问题熊仲儒(2004,2005)以为“母语讲话者之间的语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就象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差异一样。他(2005)根据优选论关于
2、“制约条件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排列进而假设“制约条件在同一种语言中的不同使用者的语感中也存在不同的排列。让我们首先看看熊仲儒的例子:(3)a是老王F没来b老王F没来c老王没来F根据熊仲儒(2005),(3a)中由于存在焦点标记“是,因此“老王自然成为焦点,而(3b)(3c)中由于重音落点不同,因此焦点分别为“老王和“来。由于否认词具有焦点敏感性,因此“没否认的成分分别为“老王(3a,有焦点标记,显著规则),“老王(3b,显著原则)和“来(3c,默认原则)。熊文以为这些现象都是与所谓的语感密切相关的。然而根据第一部分的讨论,否认词“没对于不同焦点的否认是出于语调与语境的因素。假如讲与语感有关,
3、那语感也只能是语境带来的副产品,并非是语感造成了语境的不同。然而症结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在于他进而以以上观察为根据得出语言规则的制约条件。由于照此我们能够得出下面结论:每个人都有本人的语感。假如把这些语感作为具有句法体现的规则运用到讨论语言的句法规则上来,我们就能够以为对于讲同一语言的人来讲都能够根据本人的语感构造出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句法规则。这样的推理实际上就等于成认每个人的语言计算系统可能不同,进而也就与生成语法所追求的普遍语法知识和个人语言能力相悖,由于无论在生成语法还是OT理论框架内,语言能力都是指某种语言的固定语法系统,固然这种语言能力在详细的语言使用中会发生变异。这一点从他对于限制性条
4、件的层级排列上更是显现了出来。熊仲儒(2005)以为限制条件“默认原则和“显著原则可先可后,实际上也就否认了制约条件的普遍性。另外要讲的就是这绝对不属于参数化问题,由于参数只存在于不同语言之中,而不存在于同一种语言之中。假如进一步分析熊仲儒(2005)的阐述,我们只能讲熊文实际上是讲袁毓林与徐杰等人的研究讨论的是个体语言的使用而非相对固定的语言能力。这样就等于给他们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参数值,而假设100个人有100种语感,这就等于讲100人有100种层级限制性条件,有100种参数值,因此也就有100种语言内在知识。而实际上语感差异可能是个n数量的差异,是无法预测出来的,这讲明熊文的分析并不符合事
5、实,误解了对于语言知识的探索。另外熊文混淆了句法分析中的两个概念,即把语言应用知识与语言能力知识等同了起来。人类的语言能力是近于完美的,而语言分析却充满了不确定和众多错误。作为具有语用性质的焦点和语感显然不能视作语言能力的表现,只能是语言分析的结果。einhart(2006)曾讲过,至少如今并没有证据讲明从功能语用上能推出语言能力来。12句法蕴含问题熊仲儒(2005)假设否认与焦点相联,而焦点由于是语用性质的因此可能变动不居,这样能够解决否认在句法上与否认成分不在一起的问题。根据句法规则,否认词必须居于动词前面,否则将会不合语法:(4)a他不用筷子F吃饭?他用筷子不吃饭FCb他不在教室F看书?
6、他在教室不看书FC他对于否认词在汉语中置于介词后不自然的解释是由于“吃饭“看书属于比照焦点,而在一般情况下比照焦点不会置于句末位置。但问题是假如我们把否认词居于介词前的例句加上一个“了,句子不但不可接受,甚至不合语法:(5)a*他不用筷子吃了饭b*他不在教室看了书根据熊仲儒的分析,(5)中的否认词“不否认自然焦点“筷子和“教室,因此应该合法,但是事实却与他们的希望相反。问题在哪里呢?实际上正如胡建华(2007)所讲,“由于否认词具有焦点敏感性,当否认句中引人焦点后,假如仅靠语感判定,很难断定否认词操作的对象是焦点还是其他成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能够判定否认词与什么成分关联的区别
7、性句法环境。在我们看来,正是由于否认属于语言能力问题因此与句法相关,而焦点确认属于语言分析问题与句法无关,二者分别属于不同区域因此无法建立联络。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二者可能有相结合之处,但那也仅仅是特例或者偶合,而不是跟所谓由语感触发的“默认规则和“显著规则有关。2我们的分析21否认词与焦点关联吗徐李(1993)与袁毓林(2000)以为否认与焦点无直接关联,熊仲儒(2005)基于个人语感以为否认与焦点相联。然而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否认词否认句内成分为句法问题,而焦点确实因其语用性质在本质上不能归于句法,因此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关联存在问题。根据生成语法的观点,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递归系统。就重音问题C
8、homsky和Halle(1968)表达了纯句法的重音观。他们以为,一旦确定了句法构造,重音的指派就是完全自动的。据此,他们提出了句法层面的语音指派规则核心重音规则(Nuclearstressrule,NS):(6)核心重音规则在主要的句法成分中,重音指派给最右边的可重读元音。根据einhart(2006)的解释,二人实际上把其核心重音规则规定为一条能够循环应用的规则,即一旦最右边短语被确以为核心重音,那么携带这一重音的其它短语成分都会成为可能的焦点。我们能够根据上述阐述得出(7)并解释如下:(7)aPbPcP假如短语cP因携带重音而被确以为焦点,那么bP、aP由于包含cP因此都将可能成为焦点
9、,而不是aP、bP中任何不包含cP成分的其他成分,也只要这些成分才是句法意义上的焦点,或者称之为自然焦点;而假如一旦其他非包含cP成分被指定重音进而成为焦点,都不能称之为句法意义上的自然焦点,只能是比照焦点。同样,假如aP前面有否认词进行否认的话,否认辖域也只能是其成分统治(ccommand)的成分,即为aP、bP或者cP。实际上也就是讲,否认了整个aP就等于否认了bP和cP,而不应是其他任何成分,包含aP、bP或者cP的中心语成分。这一推论同时也能得到语料上的支持。胡建华(2007)曾经详细讨论了在没有焦点下否认词否认毗邻成分和在有焦点下否认焦点的情况,以为二者在句法上都存在问题。就在没有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否认 焦点 句法 属性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