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排水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排水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水害是使城市道路毁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道路路面积水,会降低车辆的运行能力,甚至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同时路面长期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甚至造成路基整体毁坏,混凝土板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断板、错台、开裂等,最终导致路面早期毁坏。在设计城市道路时,为保证行车安全、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以及避免路面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及时地排除路面积水,同时城市道路排水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很多排水主干管均敷设在其下,为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还需及时排除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所以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排水重点是路基路面排水和绿
2、化带的排水,应综合合理设计使排水系统能迅速、及时地排除雨雪水、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1道路排水设计的内容道路排水设计一般包含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考虑怎样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二是要考虑怎样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构造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段,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对于软土地基处理路段f如塑料排水板、预
3、压等卜一般设置50cm左右砂垫层,以加快排水。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路面水:通过道路横坡、急流槽、边沟及排水构造物等构成完好排水系统把路面水收集并排出路基范围:对于超高路段,可通过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处的中央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等排出路面水,或通过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法把超高路段外侧路面水排到路面另外一侧并通过路面横坡排出。下渗水:下渗水一般分两种,一是中央分隔带下渗水,二是路肩下渗水。根据不同下渗水,采取不同方法排出:a、中央分隔带下渗水:中央分隔带下渗水可通过在中央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盲沟收集,并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下渗水排出路基。b、路肩下渗水:一般处理方法为在路肩设置纵向渗沟,并
4、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综上所述,笔者结合设计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谈一点本人的体会。2路基排水设计路基是道路的主要部分,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毁坏。路基排水的任务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路基湿度降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枯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1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城市道路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十分是在下穿式立交中,道路低点比周围地面低3m6m,且构成盆地地形,这样大气降水向低洼处聚集,就会造成路面积水。这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2.1.1自流排水当立交附近有低于立交最低路面的排
5、水管区时,采用直接排水的方式,这也是城市道路立交经常采用的方式。自流排水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排水措施,它不需要消耗能源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建设。2.1.2调蓄排水当到达洪峰时,如水体或干管水位高于路面水位的时候,将不能自流排水之流量引入蓄水池,待水体或干管水位回落时,再自流排水,但调蓄排水受条件限制应用不是很广泛。在立交用地范围内有布置蓄水池的适宜位置要与其他市政管道无较大的穿插,立交内雨水管道能自流接人蓄水池,蓄水池也能自流接人千管或河道泄空。要求汇水面积较小,蓄水量不大,一场雨产生的全部水量最多不超过1000In3适用于较小的立体穿插。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聚集在地势较低的水,但是现实中多
6、数地区考虑到节约电费、减少物业管理和人员操作应尽量减少排水泵站的设置。2.2潮湿和过湿路基的排水设计潮湿和过湿路基应首先应该疏干和换填处理。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能够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排到排水沟内,进而疏于路基;对于过湿路基,含水量较高,无法晾晒和疏干。只能采取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材料等。2.3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的设计降低路基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枯燥状态。在下穿式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下面,十分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若路基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
7、终发生毁坏。降低地下水位通常能够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阴沟、渗沟和渗井等。2.3.1阴沟相对于地面排水的明沟而言,阴沟又称盲沟,具有隐蔽工程的含义。从盲沟的构造特点为沟内分层填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利用渗水材料透水性将地下水聚集于沟内,并沿沟排泄至指定的地点。阴沟的设置方法在沟底和中间回填粒径3cm5cm的碎石或卵石,在粗粒碎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回填较细的粒料、中粗砂、中砾等作为反滤层,逐层粒径比例大致按4:1递减,或者采用土工布包裹有孔的PVC管,管四周填以等粒径的碎石、砾石组成盲沟。但盲沟的排水能力较小,不宜过长,沟底具有12的纵坡,出水口底标高高于沟外最高水位20cm
8、,以防止水流倒流。2.3.2渗沟采用浸透的方式将地下水会聚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至指定的地点。此种地下排水设备称为渗沟,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渗沟的设置位置视地下排水的需求而定,与盲沟的漫置相仿。但沟的尺寸更大,埋植更深,而且要进行水力计算确定尺寸。2.3.3渗井渗井属于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备,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的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时,采用历时排水,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水。鉴于渗井施工不易,单位含水面积的造价高于渗沟,一般尽量少用。3路面排水设计3.
9、1车行道排水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外表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人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人保留水系或河流中。3.2人行道排水设计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人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人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
10、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f雨水携带黄土或铸铁泄水孔生锈而产生。3.3路面构造内排水设计路面面层有一定的孔隙,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还有少量地表水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构造内,降低路基强度,因而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早排除可能渗入路基内的地表水。3.3.1在道路各构造层施工时,每层均根据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得每一层都构成一个排水坡度,及时将各构造层水沿道路横波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3.3.2在
11、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及时沿封层外表向道路两侧排走,保持道路基层枯燥。3.3.3设置排水层。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采用设置排水层的发法将渗入到路面构造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在路面构造下面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木布,将由上部浸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其纵横坡度分别同道路路面纵横坡度,将渗入排水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4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道路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主要为排除中央分隔带内积水,可分为施工期间和道路营运期下渗水的排除。施工期间排水量取决于最大瞬时降雨量及
12、中央分隔带的汇水面积。由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有通讯、监控用管线的人手孔,因而,中央分隔带排水长度应为两个人手孔之间的间距,一般路段的最大间距为180m。由以往设计经历可知,横向排水管长15m左右,横向排水管坡度为2%。由于施工质量不易控制,造成横向排水管标高误差或产生淤塞,进而使上游横向排水管排水不畅,大量的水流向最低处,而最低处的横向排水管由于设计时包裹无纺布土布或产生淤塞,使排水能力严重缺乏,进而导致下游中央分隔带积水严重,有的下雨后几天中央分隔带仍有积水,使路基长时间浸泡,影响了路基、路面德尔强度。由于通讯、监控管线人手孔的设置阻断了中央分隔带排水,造成中央分隔带积水或积水渗入人手孔。
1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下面办法处理:对于设计底坡小于0.3%的,采用锯齿形纵向矩形碎石盲沟,并于盲沟底部设置软式透水管和每=每隔3050m设置集水槽聚集中央分隔带雨水或渗入;中央分隔带每隔3050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将盲沟中的水排出路基以外;在中央分隔带内设置2m厚水泥砂浆层、沥青防渗层及土工布防渗层,防止中央分隔带中水从侧面向路基浸透。在城市道路中,对于中央绿化带小于等于2.0m路段,为了降低施工复杂性,可采用中央分隔带开豁口方式,即中央分隔带水可通过豁口直接排人路面,并通过路面横坡排出路基。5结束语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城市道路使朋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全面考虑路基、路面构造内部和路外表的排水、绿化带处排水、立交排水,把他们构成了一个综合的排水系统,进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且现行的设计规范及手册等均不是特别完善,还有待我们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去努力完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