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程-精品文档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程-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程-精品文档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程摘要铁碳微电解作为一种高效率、普适性强、可提高难降解污染物可生化性等特点的低能耗、低成本废水预处理技术,应用前景广泛。阐述了铁碳微电解反响机理,综述了包括微电解pH、停留时间、曝气量、铁碳比、铁水比等工艺优化研究现状,对其超声耦合、Fenton耦合等改良技术和在焦化、染料、制药、石油和造纸废水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铁碳微电解存在的易板结等方面问题及该技术在理论、与其他技术耦合联用等方面需重点研究的发展趋势。关键词铁碳微电解;Fenton技术;废水处理铁碳微电解法又称内电解法、零价铁法1-2等,是近期30多年来兴起的废水处理方法3-4。微电解法利用铁和碳
2、在反响中构成具有较强复原能力的亚铁离子,去复原某些氧化态的有机物,并使得部分有机物开环裂解,进而到达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当前,铁碳微电解技术仍存在铁屑结块、填料钝化、活性衰减导致的处理成本偏高等技术难题,笔者就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对铁碳微电解工艺优化、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展进行简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瞻望。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基于金属腐蚀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将具有不同电化学电位的金属和非金属置于导电性较好的废水中,利用低电位的Fe和高电位的C在废水中所产生的电位差,构成无数的原电池,由此引起一系列作用并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目前微电解技术处理污染物的主要反响涉及到电极反响、铁复原作用以及
3、吸附和絮凝作用等5-6。微电解产生的新生态Fe2+具有较强的复原能力,可毁坏发色基团的构造而降低色度,并且使部分难降解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7-8;同时通过电极反响得到的新生态H+也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改变有机物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分子构造,如使偶氮键破裂、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硝基化合物复原为氨基化合物,进而到达脱色的目的9-10。在有氧和接近中性条件下时,Fe2+和Fe3+与水中的OH-结合构成FeOH2和FeOH3,新生态的FeOH2和FeOH3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部分有色物质以及微电解产生的部分不溶物,絮凝成团后沉
4、淀,起到了较好的絮凝作用。再对微电解出水进行Fenton处理,可提高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11。2影响因子当前,对铁碳微电解技术预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因子的研究主要包括停留时间、废水pH、铁碳体积比和铁水质量比等。2.1停留时间停留时间是影响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且不同工业废水对停留时间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差距较大,短则30min,长则3h以上。刘娟娟12在研究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处理亚麻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微电解法时,控制铁碳比为11,进水pH=3,采用曝气方式,停留时间选取1、2、3、4、5h,其COD去除率分别为10.0%、19.8%、23.0%、19.7%、
5、18.8%,讲明停留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一般来讲,延长停留时间可增加铁的溶解量,而溶液中Fe2+、Fe3+量的增加将有助于有机物的降解和絮凝效果的加强;但延长停留时间过长将导致铁屑外表钝化,在铁的外表构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铁碳微电解的继续进行,表现为COD的去除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甚至出现下降。2.2废水pH赵美霞13对精制棉废水废水与铁屑的体积比为31、停留时间30min、废水初始pH分别为1、3、5、7、9的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比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COD去除效果逐步降低,在pH=1时去除效果最佳,综合考虑,选择废水初始pH=3为佳。张博14对不同pH条件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6、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也进行过类似研究,在反响时间为45min、铁水比16、铁碳比11的条件下,设计了pH分别为2.0、2.5、3.0、3.5、4.0、4.5、5.0、5.5、6.0共9个梯度的比照试验,其结果表明,以pH=3.5处理效果最优,COD去除率到达62%。2.3铁碳体积比铁碳比相近,能构成的原电池数量更多,电势增加有利于微电解反响的进行。现有开展铁碳体积比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报道大多项选择择以11为较优。其中,杜海霞15采用Fenton-微电解耦合技术处理酰胺类废水,在DMF质量浓度为1000mg/L、pH=3、停留时间60min、采用海绵铁和活性炭时,设定铁碳比31、21、11、
7、12、13,其COD去除率依次为27%、32%、40%、36%、33%,较优铁碳比为11。李海松等16对Fenton-微电解耦合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pH为3、停留时间60min、固液比110时,铁碳比分别为41、31、21、11、12、13、14,COD去除率依次为61%、61%、66%、69%、65%、61%、61%。2.4铁水质量比铁水质量比高低直接关系到在酸性条件下溶出Fe2+在微电解反响体系中的浓度,而反响体系中Fe2+浓度是影响微电解反响速率以及降解率的主要参数。笔者曾应用动态微电解技术对初始COD为21240mg/L的竹材热处理废水进行过初步比拟试验,初始废水pH
8、=4.2,停留时间60min,铁碳体积比11,选择铁水比分别为21、11、12、13、16,对出水调节至pH=9,COD去除率分别为52.07%、35.77%、33.85%、29.06%、17.56%,由于当水恰好浸没铁碳时铁水比为21,所以无法做到铁水比为31的数值,故竹材热处理废水微电解处理的优化铁水比为21。2.5曝气量曝气能够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同时增加铁屑与碳粒的充分接触,有利于微电解反响的进行,能提高COD去除率,减少铁碳的板结现象17。杨玉峰18应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对制药废水预处理进行了曝气与不曝气处理效果比照试验,在其他工艺参数一样的条件下,不采用曝气时,COD从最初的825
9、73mg/L下降至38058mg/L,去除率为53.9%;采用曝气时,COD下降到26870mg/L,去除率为67.5%,讲明曝气对微电解处理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徐根良19在处理分散染料废水的研究中,pH选取1、3、5,铁投加质量浓度5、10、30g/L,曝气量0.054、0.22、0.48GG表示含气率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色度去除效果的因素作用大小顺序为:pH通气量反响时间铁屑投加量;影响COD去除效果的因素作用大小顺序为:反响时间pH通气量铁屑投加量。3铁碳微电解的改良技术近年来,微电解新技术研发及其与Fenton法、超声法和生物法等联合技术的应用广受关注,并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铁碳
10、微电解法存在的铁碳易板结、污水处理不彻底等缺乏,促进了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中的广泛应用。3.1新技术在微电解技术改良方面,主要是通过改变填料构造或者改变微电解的电极,优化工艺设计等方式。如SuqingWu等20对传统的微电解填料进行改装,阴极由60%的干污泥和40%的黏土在缺氧条件下烧结而成,阳极由40%的铁和60%的黏土在400缺氧条件下焙烧得到。填料密度略高于水,不易吸水,易移动,且有利于反冲洗,克制了传统填料易板结的缺点。赵怀颖等21利用倒极微电解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在铁碳填料两端添加微弱电压并且不断变换正负电极,利用外加电压产生的杂散电流减缓铁碳填料的钝化速度,用该方法处理染料废水在很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程-精品文档 2 铁碳微 电解 预处理 工业废水 研究 进程 精品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