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涉农组织与乡村经济的衔接.docx
《小议涉农组织与乡村经济的衔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涉农组织与乡村经济的衔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议涉农组织与乡村经济的衔接玉林市通太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各级政府创新管理理念,实行科学的引导和扶持,各种经营形式的涉农经济协会组织和龙头企业、名牌农产品应运而生。如玉林各县、市、区推行的“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培育出了春茂集团、参皇集团、巨东集团、凉亭鸡集团、玉林温氏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在广大农村更多的则是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如今,涉农龙头企业和涉农经济协会组织,种养形式和生产形式都收到了良好的实效,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走上了集体致富增收的路子。一、涉农社会组织是新时期农村构建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兴业县石南镇的凤山村,长期以来村民们用的是“大锅福利水,大手大脚用水无节制
2、,水资源浪费特别严重。2006年该村成立了用水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灌溉管理制度、水费征收办法等有关制度。做到灌溉有章法、供水有计划。农民自主灌溉管理,用的是明白水,交的是清楚钱。协会成立前,每亩水稻用水1200-1300立方米,如今只需700-800立方米。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灌水秩序规范,减少了用水纠纷,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涉农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存在问题分析一缺乏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有力扶持和引导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政府部门的领导仍习惯于“大政府、大包揽,对涉农社会组织在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3、,对涉农社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承当的公共管理职能要么不习惯,要么不放心,结果对涉农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缺乏,支持的力度也不够。二是职能转变不到位。有的基层部门领导,一讲转变职能就从过去“大包大揽一下转到“甩手不管。一些涉农社会组织的主管部门,虽是主管,但平常却很少主动去管。以为那是涉农社会组织和农民本人的事,不干涉、不过问。三是引导扶持不到位。一些基层部门工作不到位,对涉农社会组织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扶持。一些涉农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因缺乏业务经费而步履维艰;新技术、新品种因缺乏资金难以引进推广;想培训协会会员却缺乏场地和技术人员来讲课;想扩大协会规模及业务却缺乏骨干人才的支撑。二涉农社会组织与农村
4、经济发展衔接缺乏良好的软硬环境在软环境方面。一是政策滞后不完善。广西虽在2003年由自治区民政厅联合农业厅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经济协会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工作的通知),但各地市、县至今还没有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等配套文件。此外,对涉农社会组织在项目、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及时制定予以配套。二是组织监管跟不上。如除了玉林市民政局设有社会组织管理科外,各县市区民政局都没有设立社会组织专门机构。十分是区、市、县、乡各级都没有设立社会组织执法队伍,对非法组织查处、取缔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的处罚等行政执法工作无法开展。三是相关部门职责不清。根据规定,对涉农社会组织
5、应实行登记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但是政府的“三定方案中,却没有规定政府部门、单位对相关社会组织担负起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职能。由于职责权限不明确,致使业务主管单位出现了监管缺位现象。在硬环境方面。一是自然村道物流困难。固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村的道路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仍不适应,主要是一些自然村屯路小弯多不通畅,晴天进不了大车,雨天泥泞路滑连农用小车或拖拉机也跑不动。二是涉农基础设施脆弱,灌溉渠道老化失修。计划经济年代,县乡政府年年都组织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冬修,而分田承包到户之后,农田水利冬修的气氛淡化了,单家独户既缺乏资金,也缺乏劳力,尽管有些涉农组织
6、也组织农户冬修,但没有整体联动,下游通了,可上游堵塞,整个农田水利网络往往带病运行,通畅有限,效益低下。三是市场信息、供销渠道、网络硬件平台不健全。三涉农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衔接不同程度的存在脱节的现象有些县乡基层部门以为如今是市场经济,农民是土地的主人,种什么不种什么,那是农民的自主权。因而,精神没有放到涉农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能否有效衔接上。有些涉农社会组织只关注了市场的一面,却忽视了与政府及其部门主动衔接的一面。对政府有哪些优惠政策及其详细扶持也不清楚,缺乏主动的沟通和对接。三、促进涉农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一县乡基层政府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抓好涉农社会组织的引导
7、与扶持就是捉住了农村经济发展牛鼻子的认识。涉农社会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因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牢牢捉住这一“牛鼻子,订计划、谋发展,必须把它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强化抓好涉农社会组织的引导与扶持就是把握了新时期政府创新管理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突破口的认识。在新时期,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怎样适应新形势,关键在于科学转变政府职能,从传统管理转向当代管理,通太多元化的方式实现政府与涉农社会组织之间的默契衔接。三是强化抓好涉农社会组织的引导与扶持就是走上了新时期农村群众集体致富、社会和谐阳光道的认识。涉农社会组织是在改革发展新时期,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集体走向共同富有之路的一个
8、载体。二县乡基层政府要理顺三种关系一是放手发展与科学管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涉农社会组织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存在着密切的协作关系。作为政府既要放胆、放手让它独立行使职能,又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自觉加强服务意识,在管理中浸透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改良工作作风,不断深化基层,及时了解和帮助解决涉农社会组织在开展详细业务中所碰到的难点和热门问题。二是涉农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建设中华特点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各级政府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科学理顺涉农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将涉农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重点培育公益性的涉农社会组织,使之成为组织和带领农村群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议 组织 乡村 经济 衔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