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信息化与税费负担关系-精品文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税收征管信息化与税费负担关系-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征管信息化与税费负担关系-精品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税收征管信息化与税费负担关系摘要:本文研究了税收征管信息化与企业税费负担关系,发现企业税费负担越高税收征管效率的增长率越低,讲明过高的企业税费负担阻碍了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本文研究发现对我国税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键词:税收征管信息化;企业税费负担;减税降费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源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而且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方面不断变革创新,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大量涌现,税源流动性明显加强,这导致税收征管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传统的征管方式已难以应对税收环境的改变,亟待以信息化变革来应对新的复杂形势。本文从税收征管信息化对企业税费负担产生影
2、响的角度展开分析。一、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状况1990年,国家税务总局第一次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成立了国家税务局计算机人才队伍,加强计算机信息化的建设。1994年,国家启动金税一期工程,开发了发票穿插稽核软件,堵塞纳税人偷漏税行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税收征管一体化的建设思路,着力开场金税二期工程的建设,并进行软件整合,将前台的部分应用操作整合到一个系统,标志着中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体化为主导的规范化发展阶段。2005年,金税三期工程正式启动,旨在进一步强化征管功能,扩大业务覆盖面,构成有效的、互相联络制约和监控的考核机制。目前,金税三期已建立包含网
3、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技术基础平台,覆盖了全国所有税务机关以及税收工作的主要环节,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平台上由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市、县局根据需要分类应用。四类系统中的税收征管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已整合入金三平台,下一阶段将整合外部信息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打造“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类系统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推进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二、理论分析在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时,考虑到征管效率不高,故通过设置各税种较为广泛重复的税基和偏高的税率,来保证在较低的征管效率下,能够筹集到足够的税收收入。例如,为了实现5000亿元的税收目的,在50%的征管率下,就需要一个1万亿元的税基盘子,这就
4、是当初税制设计的“宽打窄用。近年来,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各级税务机关可通过税收征管软件来查询、分析企业涉税数据,对税源施行有效监控,进而在经济分析、税源管理、收入预测、评估稽察等方面的措施不断加强,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在信息化建设经过中,一系列行政管理系统的上线应用,提高了系统内部的监督管理效率,上级管理部门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的能力也不断加强。固然经历了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以及“营改增等数次减税改革,但由于我国企业职工社保、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税费负担持续上升的趋势并未发生变化。据2017年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的一份报告显示,综合考虑税收、政府性基金、各项收
5、费和社保金等项目后,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达40%左右,超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可见,在“宽税基、高税率的税制设计下,逐年提高的税收征管效率成为推高企业税费负担的因素之一。随着人工成本上升、环保要求及竞争加剧,我国企业平均利润率不断降低,据2017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平均税后利润率仅为3.3%,接近盈亏平衡点,抗击风险能力较弱,内外部因素一旦发生变化,极易陷入亏损。如继续推行税收信息化建设,则会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而使企业税费负担更为沉重,不利于企业的国际竞争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税务部门出于对企业和经济的长远考虑,可能会适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 征管 信息化 税费 负担 关系 精品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