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观对高校德育的作用探索-精品文档.docx
《儒家修身观对高校德育的作用探索-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修身观对高校德育的作用探索-精品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家修身观对高校德育的作用探索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固然没有明确指明人性是善的,但他十分重视人之为人的道理。那就是要具备“仁爱品德。“仁的最主要内涵是“爱人,由“爱亲推广到“爱人,详细包括孝、忠、信、恕等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假如没有了爱心和蔼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理想的人。所以,孔子十分强调的是“爱人犹己,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就是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退一步也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被称为亚圣的孟子更是斩钉截铁地表明“人性本善,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萌芽,假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
2、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以为人假如没有了善性,那就不是人了,只要不断扩大本人的善端,就“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固然以为人性本恶,但他终极的目的是让人改恶从善,而且他充分地相信,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改变恶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涂之人能够为禹等。((荀子性恶))后来的宋明理学不仅要求爱人,还扩及到爱物。程颐就以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等等,也是讲要用“爱来对待人、对待物,而不是使之对抗。这是中国古代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儒家强调修身固然是主要的,但却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修身养性并不仅仅是为个性道德的完美,更主要的是把这种“内圣外化为“忧国忧民“经世济民
3、的襟怀,等待着修身成仁后再进一步的延伸,由个人而家庭而社会而国家,最终有为于政治,提倡“明道、稽政,志在天下的经世之学。忧患意识是指人们超越本身的利害,而对自然、社会国家与人类所可能遭遇的患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考。早在商朝就有了“以天下为己任之讲,孔子是最早阐述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忧患是从忧患人生开场的。他指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里仁))而孟子则明确指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泰((孟子告子下)),这就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乎人事成败国家兴亡的高度。孟子有一句关于忧患意识的警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4、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种与天下人共欢乐同患难的思想成为儒家“民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忧患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他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种进退穷达皆忧天下的忧患观,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为知识分子树立了新的人格风范。儒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向内的发展是人格品德的培养,向外的延伸则是政治实践的理想诉求,体现了对人生、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儒家倡导的理想人物,为了本人的志向不惜牺牲本人的珍贵生命。这是修身理论的终极目的。孔子要求“智者不惑,仁
5、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这种不惑、不忧、不惧,是君子对外在气力的一种抗拒,是理想人格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选择。这种独立和主体的人格发挥到极点,就是“以身殉道的献身精神。孔子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宣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主张“舍生而取义。唐代魏征主张“身可杀而其守不可夺;南宋陆九渊面对内忧外患,号召士大夫“为国死事,杀身成仁等等。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儒家倡导这种坚守气节和献身精神,使他们在民族危难的紧要
6、关头,能够自觉地慷慨捐躯,杀身成仁,表现了中华民族无私无畏的人间正气。现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党,有强烈的成才愿望,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但一些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忽视。主要表如今:一是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些学生随地吐痰,不爱护公共财物,有些学生在课桌椅上乱写乱画,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旁若无人等。二是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学生只懂得本人的利益和权利,要求别人尊重本人,但却不懂得尊重别人;只顾追求自我奋斗,却不愿参加集体劳动。三是缺乏诚实心、正义感,有些学生考试作弊,酗酒、盗窃时有发生,部分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各种不正之风、不文明行为听之任之,姑息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家 修身 高校 德育 作用 探索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