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学前教育中生命观的偏差.docx
《农牧区学前教育中生命观的偏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区学前教育中生命观的偏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牧区学前教育中生命观的偏差摘要基于人类当下所处的境遇而言,教育应关注生命的所有特性。然而农牧区学前教育的现实是:教育目的功利化,缺失对生命的照顾;教育经过同质化,忽视生命的差异性。基于此,通过唤起老师的生命自觉、确立唤醒生命意识的教育目的、教育经过关注生命特性等方式改善其缺乏,以便实现学前教育的责任。关键词农牧区;学前教育;生命观;偏差从心理学视角而言,机体处于某种缺乏状态或不平衡状态是需要产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讲,缺什么就追求什么。而且作为社会实体的人通过一定努力实现某一目的后在此基础上还会产生新的需求,即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另外,人的需要还具有时代性,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众所周知,教
2、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因人类的需要在不断变化,故教育也必须跟着发生变化。所以讲,教育是古老而永久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人类当下所处的生境而言,“教育的责任应该是怎样使人与自然、别人、自我,乃至众生和谐相处1,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怎样去改造与征服。教育要培养具有能与自然、别人、自我,乃至众生和谐相处之人,就必须关注人作为生命体的所有特性,否则实现以上目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必然要关注学前儿童的生命特性,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唤醒其生命意识为目的,引导儿童自由地、尽情地展露生命的内在本质,使其感到快乐幸福,进而发
3、现生命的价值。然而,现实教育中还有不少对生命理解有偏差的现象。笔者基于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区(下面简称农牧区)学前教育的调查来探析教育中生命观偏差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一、教育目的功利化,缺失对生命的照顾就学前教育的应然状态而言,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然而,通过对农牧区学前教育的调查发现,实然的学前教育状态却远离生命的基点,而被功利主义所主宰,儿童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智慧,更不是为了生命的成长,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更大的权利,至少是为了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现状与艾略特描绘的教育并无两样。225(一)强调成人的需求,忽视儿童的内在需求通过对农牧区学前教育的调查发现,学前教
4、育更多指向成人的需求,而不是学前儿童本身的发展需要,成人的需求成为教育的唯一追求。详细表如今两个方面:1迎合上级部门的需要。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场认识到学前期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场关注学前教育,随着也出现了诸多有关学前教育的研究成果。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如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瑞吉欧学前教育形式、多元智能理论等)引起了世界学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或共鸣。这些研究成果也进入了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不少学前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系列相对具有区域适应性的学前教育形式,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宜的学前课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藏
5、区有些教育行政机构要求各区域乃至各幼儿园也要开发出园本课程,建设特色幼儿园。然而,很多学前教育机构在强调特色时并未关注能否适宜于区域内的学前儿童。3由于很多学前教育机构是依靠并未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师范大学(学院)的专家、学者来开发“特色课程,打造“特色幼儿园。甚至有的地区只关注新异性,为区域文化增添神秘色彩,以非常“热闹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园中开展。如此开发的课程和打造的“特色,主要功能在于应付“上级的检查,充其量也只能参加所谓的创新性竞赛,对学前儿童的成长而言并无本质性作用。2迎合家长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甘孜州的学校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十分是“两免一补、四川省民族地区
6、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等政策施行以后,学校教育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然而,甘孜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学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分是师资水平更是如此,并且城乡差距显著。另外,和其他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一样,通过小升初和中考对学生进行分类后,教育资源愈加悬殊,导致很多家长因孩子的教育资源不平衡而焦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寓居在城镇中的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参加各种培训班,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后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州市或省城重点中学接受教育。农区和牧区部分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县城接受中小学教育,有的家长甚至不惜一年花上万元的房租费都要让孩子在城镇接受幼儿教育
7、。然而,大部分农牧区的家长并没有前者的条件,并且很多农牧区家长没有合理的教育理念,更不懂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希望通过老师的教育提高孩子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中的竞争力。调查发现,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五岁入学前班,这样就能够读两年的学前班,并且希望老师在学前班给孩子教授知识技能,而不是让孩子做游戏。以他们的表述来讲就是:“城里的娃娃读一次一年级,我们这些娃娃读三次一年级,这样基础就不会比他们差多少,而且娃娃们也能听得懂教师的话(听得懂汉语)。因而,很多农牧区学前老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违犯教育者的本心,在幼儿刚入园时就进行知识技能教育。有的学前班甚至与小学教育无两样,用
8、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还进行期末考试。另外,很多地区的学前班不用民汉双语,全用汉语开展活动,美其名曰“学前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提早适应百利而无害。(二)强调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阅读农牧区部分学前老师编写的活动方案后发现,大多数老师在开展五大领域活动时几乎只关注学前儿童能否把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忽视学前儿童的情感体验。语言教育中多以学前儿童能复述多少篇故事、能背诵多少篇古诗、能认识多少个字、能读多少个拼音作为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语言交往乐趣的体验;科学教育中大多以学前儿童能认多少个数字,能做多大数字的加减,能分辨出几种图形、蔬菜、水果、动物、交通工具作为评价标准,而
9、忽略了怎样激发儿童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及探索经过中的情感体验;艺术教育中大多以学前儿童能唱多少首儿歌、能跳多少曲舞蹈、舞蹈动作准确到什么程度、能画出多少种图案、图案与实物的类似度有多高、能剪出什么样的图案、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作品作为评价标准,而忽略了老师与儿童一起感受、体验和欣赏美的经过;健康教育中大多以身体发育能否达标、能否构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作为评价标准,而忽略了让学前儿童充分感受亲情和关爱,构成安全感和信赖感,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等;社会教育中大多以能否和伙伴一起游戏、能否与老师和伙伴打招呼、能否把握了交往规则等作为评价标准,而忽略了交往经过中儿童的情感体验以及怎样保护其自尊心和自自信心等
10、。即便部分老师在编写活动方案时提到了学前儿童的情感体验,但实际开展活动时却并未真正关注。人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体,其心理活动中的认知经过和情绪、情感经过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其中,认知经过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情绪、情感是认知经过的动力,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会促进认知经过,反之亦然。因而,要想让个体的生命和谐发展,既要使其把握用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又要关注其情绪、情感体验,使其获得丰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然而,现实的教育状态却令人惊诧、错愕不已。二、教育经过同质化,忽视生命的差异性(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忽视儿童的年龄差异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来历已久,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山村都
11、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小学化现象。农牧区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突出,详细表如今下面两个方面:其一,目前,很多农牧区的学前教育基本属于“6+1形式(小学6年加1年的学前班)和“3+1形式(小学3年加1年的学前教育),基本没有专门的活动室、玩具和其他教育材料,老师几乎也是小学老师。因而,老师只能教儿童识字、做算术题,除了教学活动以外没有游戏活动和其他活动。其二,有的地区固然有相应的活动室,也有一些简单的玩具,但是老师在教育经过中还是以知识教学为主,并且基本都是以老师教为主,儿童没有介入的时机,老师也不会创设教育环境。众所周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牧区 学前教育 生命 偏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