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土和砂土液化判别分析.docx
《粉土和砂土液化判别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土和砂土液化判别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粉土和砂土液化判别分析粉土和砂土液化是地震和工程震动引起的显著的地质灾祸之一,且往往危害宏大。本文首先介绍了液化现象的发生机理及相关抗震规范的变化历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与(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中关于粉土和砂土液化的判别步骤,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三种规范中对液化判别的区别与联络。继而通过详细工程实例进行了液化计算的比照分析与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公式的研究讨论,指出公路规范的液化判别经历公式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铁路规范无法定量估计粉土和砂土液化的危害程度以及这三个规范均
2、存在低估砂土中黏粒含量作用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旨在使工程实际中粉土和砂土的液化判别计算更具科学合理性。关键词:粉土和砂土液化;规范比照;标准贯入试验;实例分析0引言粉土和砂土液化是地震和工程震动引起的显著的地质灾祸之一。随着工程的不断建设,砂土液化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尤其是在砂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工程在发生地震灾祸时,这些工程常会有地基下陷、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因而,怎样迅速、准确地判定砂土液化显得尤为重要。国内有关学者结合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1、2008年汶川地震等资料对砂土液化进行了广泛深化的研究2。目前规范对砂性土液化判别和计算最实用的
3、方法是标准贯入试验法3,但不同规范间仍有差异,导致实际工程中存在方法选取的问题和判别结果安全性的差异,进而对工程治理措施的选取产生不合理、不经济的现象。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中粉土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和计算进行比照分析。通过总结这三个规范中关于砂土液化判别的区别,讨论各自的可靠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工况愈加迅速、全面、准确地断定粉土与砂土液化问题,以便采取经济、合理且有针对性的工程治理措施。1粉土和砂土液化
4、机理液化被定义为任何物质转化为液体的行为或经过4。饱和(粉)砂土是由砂和水组成的复合体系,在地震或工程振动作用下,饱和砂土的液化取决于砂和水的特性。容易液化的土通常是一种没有或有很少粘性的散体,散体主要靠颗粒间的摩擦力维持本身的稳定和承受外力,这种摩擦力主要取决于粒间的法向压力,对砂土的骨架来讲,粒间压力是个起稳定作用的因素,而粒间剪力则相反5。饱和砂土遭到外力作用时,砂和水共同承当和传递外力,按有效应力原理,它的抗剪强度表达式为:f=tan=(u)tan(1)式中:为由外力引起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u为超静孔隙水应力;为有效内摩擦角。在地基毁坏之前,一般饱和砂层在外力作用下,不存在超孔隙水压
5、力,水只承当本身压力即静水压力,砂构造是稳定的,全部外力均由砂骨架承当6。砂土的液化机理参见图1。在震动作用下,如图1(a)所示,砂粒产生滑移,稳定砂构造变得疏松。此时排水不畅,砂层体积不变,则把一部分原来由砂骨架承当的力转移给孔隙水;随即如图1(b)砂粒处于悬浮状态,此时,超孔隙水压力承当全部外部荷载(u=),砂土的有效应力为零(=0),这时饱和砂土的抗剪强度丧失,产生液化,伴有喷砂冒水现象发生;当震动结束后,超孔隙水压力渐渐消散,砂颗粒又重新排列组成土骨架承当上部荷载,如图1(c)所示震动后的砂土愈加密实,但是砂土液化产生的沉降位移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2不同规范粉土和砂土液化判别的差
6、异作者从抗震规范液化判别的历史发展开场研究,并具体查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与(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发现,其针对粉土和砂土的液化判别均采用“液化初判液化细判液化分级的判别形式。(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基本也遵循这个思路,但缺少液化等级划分这一步骤。因而笔者先分析3本规范的历史演变规律,再从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为方便叙述,以上3本规范下文分别简称建筑规范、公路规范和铁路规范。2.1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历史变化脉络笔者研究这3本规范的历次版本发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GBJ11-89、G
7、B5001-2001、GB5001-2008、GB5001-2010)对粉土和砂土液化判别从89版确定为“液化初判液化细判液化分级的判别形式,且沿用至今,之后的每次修订均结合地震资料和工程实践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2001版则指出,本规范的液化判别不包含黄土,是由于对黄土和砾石液化研究资料还不充分7。讲明了土层的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及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的建筑。为了知足工程需求,对液化深度的判别扩大至地下20m,并补充了深度1520m的线性液化判别公式;2008版是因发生了“5.12汶川地震,进行了局部应急修订,通过灾区现场考察和专题研究证实该规范能到达抗震设
8、防目的,并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2010版则主要对液化判别公式进行了改良和完善,考虑到砂土液化影响因素诸多且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采用概率方法进行液化判别还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根据国内外对砂土液化判别概率方法的研究发展并考虑规范的延续性修订,选用了对数曲线形式来表示液化临界锤击数随深度的变化,比2001版的折线形式更为合理8。(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J004-89、JTGB02-2013)修订次数不多,而且对粉土和砂土的液化判别2013版完全采用了建筑规范(GB5001-2001)的条文。(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1987版、GB50111-2006、GB50111-2009),其对粉土和砂
9、土液化判别也和建筑规范的判别根据类似,但液化判别公式完全不一样,并且至今29年完全没有改良和变化,也缺少对液化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的环节。由此可见,建筑规范更像是一部抗震的统领性规范,它修订的次数最多也最及时,并能反映我国抗震科研的新成果和工程实践的经历,并汲取一些国外的先进经历,相较其他两个规范愈加细致全面。2.2液化初判作者分析研究建筑规范、公路规范、铁路规范,发现这3个规范均采用了对场地进行液化初判的方法,且初判的根据均是考虑地质年代、黏粒含量、地下水位及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等因素。笔者结合工程实例,针对粉土和砂土的液化初判总结其判别流程一致,详见图2。粉土和砂土液化往往具有区域性,采取液化初
10、判的措施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先排除一部分非液化区域,减少工程量,产生经济效益。2.3液化细判通过液化初判断定为可能发生液化的土层,以上规范均采取了进一步判别的措施。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分别采用标准贯入锤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标贯锤击数临界值,若实测标贯锤击数比标贯临界值小则以为液化,反之不液化。笔者根据建筑规范、公路规范、铁路规范结合工程实例对液化细判步骤进行总结,流程如图3所示,其中的Ncr为建筑规范中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公路规范和铁路规范的液化细判与图3一样,只是将图3中Ncr计算式替换为各自规范给出的标贯锤击数临界值计算公式。公路规范判别地下15m深度时,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式(2)计算:
11、Ncr=0.9+0.1(dsdw)3/槡c(2)当采用桩基或基础埋深大于5m时,还应判别地下1520m深度的液化情况,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式(3)计算:Ncr=N0(2.40.1dw)3/槡c(3)铁路规范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式(4)计算:Ncr=N01234(4)以上公式中,Ncr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地震加速度为0.2g时,建筑规范采用12,公路规范和铁路规范均取10;ds为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dw为地下水位埋深(m);c为黏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图3中的为调整系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取0.8,第
12、二组取0.95,第三组取1.059。公式(4)中,地下水位修正系数1=10.065(dw2);标准贯入点深度修正系数2=0.52+0.175ds0.005d2s;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修正系数3=10.05(du2)(其中du为非液化土层厚度),对于深基础取1;黏粒含量百分比修正系数4=10.17槡c。根据现行公路规范对本工程实例的基础进行液化计算时深度截止于15m,用判别15m深度的公式计算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应注意下面几点:(1)规范规定:当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5m的深基础时,尚应判别1520m范围内土的液化性。因而不能忽略了此基础埋深只要3m的前提,盲目而简单地采用判别20m深度的公式计算N
13、cr;(2)采用判别15m深度的公式计算12#钻孔(6、7点位),6#钻孔(5点位),10#钻孔(4、5点位)时虽位于1520m,但ds不能按实际标贯深度取值深度,应取ds=15m;(3)根据以上3个规范液化初判条件可知,当设防烈度为度时,黏粒含量大于13%则可直接判为不液化土。因而不能无视这个初判条件而利用标贯锤击数临界值计算判别能否液化,否则会造成将本来不液化土层误判为液化,导致不必要的治理。2.4液化等级划分建筑规范和公路规范均在液化细判之后对断定为液化的粉土和砂土采取了液化指数公式(5)断定该粉土和砂土液化的等级。IlE=ni=11NiNcridiWi(5)式中:IlE为液化指数;n为
14、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Ni、Ncri分别为i点标贯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当只需要判别15m范围以内的液化时,15m下面的实测值可按临界值采用;di为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采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Wi为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m1),建筑规范中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应采用10,等于20m时应采用零值,520m时按线性内插法取值。公路规范中若判别深度为15m,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应采用10,等于15m时应采用零值,515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砂土 液化 判别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