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经济审计.docx
《探索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经济审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经济审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索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经济审计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人数过亿的国家,我国整体老龄化规模远超欧洲。我国养老服务业一直由政府主导,依靠财政支出提供较单一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也有待加强。当前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且呈日趋多样化,财政资金供应乏力,养老业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为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缓解政府资金短缺,并为社会资本提供有效的投资途径,将PPP形式引入养老服务业就应运而生。养老服务业引入PPP资本能够缓解财政实力缺乏、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应、弥补政府失灵问题。由于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利润浅薄,政府在提供服务时经常存在建设周期过长、效率低下等问题,养老服务的供应也包含
2、其中。另外,从社会资本逐利性角度来看,在养老服务业中引入PPP形式能够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在利润最大化的指引下,社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建设效率,改善工作方式,进而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养老服务业PPP形式作为一个新的切入点,政府部门与社会部门应重新分配职责,将利润和风险进行合理分配,共同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老年人作为我国基数较大的特殊群体,政府和社会需时刻给予关注。因此养老服务业PPP项目并不能以纯粹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其审计与监管应视为重点。对PPP养老项目进行审计研究,切实将PPP项目全方位、多角度置于审计监控之下,对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进行实时监控,保障PPP项目规范
3、运营,切实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利益。二、相关理论及文献述评(一)PPP项目理论分析1PPP形式界定。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形式是一种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的融资方式,在进行科学合理的合作安排下,公共部门与社会部门连接,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比拟优势,在资本、技术、管理等各方面深度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分享,实现共赢。PPP形式主要应用于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的公共产品建设。本文阐述的养老服务业的PPP项目是指政府为提高养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养老压力,引入社会资本,构建起的一系列可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关系的总称,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特色,包含购买服
4、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形式。2PPP与养老服务业的对接。从养老服务业与PPP项目两端入手,PPP形式基本能够与养老服务业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养老服务业的窘迫窘境。首先,养老服务业附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同时PPP形式一般应用于基建与公共设施项目,在应用范围上二者极度匹配。其次,PPP在项目前期投入较高,建设周期长,回本时间长,养老服务业建设项目一般都规模较大,需宏大投资,近似全公益性的建设行为决定了其利润水平不高。由此可见,二者在几个方面都具有类似的特征。最后,PPP形式的长期性、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恰与养老服务业相得益彰,二者投资与建设要求完全对接。(二)文献综述随着
5、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PPP形式进行了研究。在养老服务业与PPP对接的问题上,贾丽等(2014)从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的收益与绩效入手,以为基于风险分担的Shapleys值方法更能真实公平地反映公私双方的奉献度,也最有利于实现项目总收益最优,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与品质;曹蕾(2017)以淄博市博山姚家峪生态养老中心为例,结合养老服务业的特点及PPP项目的风险,提出培养政府契约精神、完善相关法规与原则等风险躲避措施;桂雄(2015)从构建PPP项目的监管体系、评价体系与合作机制等三方面阐述了PPP形式应用于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政策分析。在PPP建设项目的审计方面,严
6、晓健(2014)以为要想建立高效运行、有效监管的审计系统,需要从建立灵敏的会计核算制度、提供最优风险分担形式、提出合理的治理安排入手,同时应不断加强PPP方面的制度与管理上的顶层设计;鲁心逸(2015)以印度(基建项目PPP政府审计指南)已有的系统规范为参考,分析其中的详细范例并结合我国现实,提出有效推动我国PPP跟踪审计的几点启发;时现(2016)介绍了当代项目管理理论、投资管理理论和审计理论等PPP审计基础,分析了PPP项目的建设经过,提出完善法律体系、拓宽审计眼界、优化审计手段、整合审计资源、调整审计重点等一系列建议;孙凌志等(2016)从PPP建设项目施行经过、项目管理要素、介入主体关
7、系等三个维度阐述了PPP建设项目的国家审计监督途径。综观现有养老服务业PPP项目及其审计的成果,将二者结合的研究并不多,养老服务业事关千万老人的安全与幸福,项目招标、资金;与应用、项目利润与绩效等都是审计部门应时刻关注的。因而,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的经济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三、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经济审计面临的挑战PPP形式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建设项目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其进入壁垒高,项目设计难度大,且无成熟经历可循。(一)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运行的PPP项目主要根据(特许经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规定进行管理,审计工作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为参考,为PPP审计量身定做的
8、法律法规还是空白。由于没有明文规定对运行的养老服务业PPP项目审计予以指导,地方政府与社会部门位置严重不平衡,在介入PPP项目中双方定位不明确、不合理,风险利益共担体系不健全,极易出现利润分享、风险共避等问题。而且,政府各部门间职责不明、分工不清,在一味鼓励社会部门进入养老服务业的同时,无法提供合理快速的审批与运作程序,复杂耗时,增加了社会资本投资的时间成本与交易成本,不利于PPP活动的展开,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障碍。另外,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的审计内容与范围也无明确规定,审计应触及到PPP项目中的哪一环节,应到达如何的深度与广度,这都亟待明确与规范。(二)审计机制不健全养老服务业PPP效应的
9、不断放大给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首先,审计部门一般只涉及到市政基础设施和机关事业单位等重大建设项目中的政府投资,对养老服务业的PPP项目这种新兴形式少有涉及,造成审计监管空白。其次,对长期且复杂的养老服务业PPP项目进行审计时,要明确合同各介入方风险与收益怎样分配,项目的整体构造与界线能否合理。最后,对立项与运行进行审计时,审计团队需配备具有法、财及建设等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对养老服务业要具有实际运营经历。而目前,我国的审计队伍缺乏专业性人才,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对养老服务业建设项目的特点研究不够,对审计PPP项目的途径、对象、方法不熟悉,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对职责定位、角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索养老服务业 PPP 项目经济审计 探索 养老 服务业 项目 经济 审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