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精品文档 (2).docx
《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精品文档 (2).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在过去几年中,我主要在讨论一些中国哲学的论题,但也从未丧失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强烈兴趣。相反,我一直在尝试将中国哲学中的一些问题和立场,通过胡塞尔意义上的意识分析加以现象学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领会它们。今天我能被允许在鲁汶面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出色研究者和学者来提出这些问题,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在我们今天庆祝胡塞尔的诞辰之际,我希望从中国哲学出发向他的现象学提出我的问题,以便能够见证这一现象学的现实性和生命力,这也是对胡塞尔的一种有价值的纪念方式。我在此不拟阐述中国哲学本身,而是要将我在中国哲学中所碰到的问题,摆到胡塞尔的客观的、延续着的精神面前,以等待其回答。多年来我所分析的
2、中国哲学,是16世纪王阳明及其弟子们所创立和发展的哲学。对他们来讲,最终的问题在于:人本身怎样能成为圣人,亦即怎样能成为神圣的人(holyman)或圣徒(saint)。这些思想家是儒学家,但是这一基本的问题可以以类比于fo教徒的问题:人怎样能够成为“fo或“觉悟者(anenlightenedone)。此乃每一fo教徒的最高目的。这些儒学家询问人之所以成为神圣的人或圣徒的原因、动力、手段和方法。我将汉语“圣人译为“神圣的人或圣徒,这个译法可能会遭到批评。有人会反驳讲,必须将这个表述译为“智慧的人(awiseman)或智者(asage),由于这个问题关乎哲学而非宗教。不过在中国的精神史上,哲学和宗
3、教并没有原则性的分离。而这些16世纪儒学家们的取向和兴趣,也具有一个宗教的维度。他们的“圣人当然是“智者,但也是“圣徒。我在这里用“神圣或“纯洁翻译的“圣这个字,在汉语里始终处在宗教的语境之中。从中国哲学的语境出发,我想向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系到为其他的人和动物的某种同感(Mitgefhl)(同情sympathy,或感受feeling),它对于这些16世纪的中国哲学家来讲非常重要。第二个问题关系到道德良知与一个人对本人的意向行为或意向体验的直接意识之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关系到冥思的、寂静的意识的意向性。一、为他的直接感受(immediatefeelingforothers)我
4、在这里讨论的这些中国哲学家将那种使人能够履行神圣行为与生活的基本能力称为“良知,我译为“原初知识(ursprnglichesWissen,originalknowledge)。这个中文表述在现代的翻译者们那里得到了不同的翻译:“直观知识intuitiveknowledge(DerkBodde,中文名为德克卜德,或德博德)、“先天知识innateknowledge(陈荣捷)、“对善的知识knowledgeofthegood(秦家懿)等等。我在此只能略加提及,而无法详述翻译上各种差异之理由。当我们的16世纪哲学家议论“良知时,他们援引的是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的儒家哲学家孟子。不过这个表述在孟子的文
5、本中只出现了一次,它与人心中的德性(Tugenden)起源之学讲有关。孟子区分了四种人类德性,人们大致能够译作“慈善或“仁爱(benevolenceorhumanheartedness)、“社会的正确或“正义(socialcorrect2nessorjustice)、“礼貌(courtesy)和“智慧(wisdom)。他以为,这些德性不可能仅仅是从外部人为地灌输给人的,而是被安置在人的心灵和精神(HerzundGeist)中的禀赋(angelegt)。这种在人的心灵和精神中的德性禀赋(Anlagen)尚不是德性,但却是其开端或萌芽。所有这些开端或萌芽都被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那些16世纪哲学家们称作
6、“良知(原初知识),同时也在与孟子一样的意义上用“良能(原初能力)这一表述来称呼它们。孟子列举子女对父母的爱作为仁爱和慈善的德性之开端,但对此起源他也给出了另外两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我很愿意从现象学上来理解它们。对他来讲这些例子提供了这样的证据:一个人假如本性或心灵尚未败坏,就“不忍看到另一个人或者其他某种有感悟的动物的痛苦。他在一处讲到:“每一个人都有不忍见到别人受苦的心。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忽然见到一个小孩子快掉进井里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到惊吓和趋向于同情。这不是由于他想和孩子的父母交朋友,也不是由于他想要博得他同乡和朋友的赞誉,甚至不是由于他不喜欢听到孩子的哭声。从这个例子来看,假如缺乏同情
7、的心,就不是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另一个例子如下:一位国王问孟子,他作为一个国王,能否有能力保护其人民并带来和平。孟子回答讲,国王有这样的能力,其理由在于如下他听到的关于这位国王的故事。“国王坐在大堂之上,有人牵着一头牛经过大堂的下面。国王看到了,问道:牛要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道:这头牛的血要被用来献祭给新钟。国王讲:省下它吧。我不忍看到它在恐惧中战栗的样子,好似一个无辜的人要受死刑一样。那人问道:那么要废除献祭新钟的礼仪么?
8、国王回答讲:这当然不能废除。用一头羊代替吧。(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孟子梁惠王上))从这位国王的行为中,孟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王拥有使得他能够成为一位好国王的心灵。他对国王讲:“百姓都以为你吝惜(杀牛的)花费,但是在我看来,我并不怀疑你是不忍(见到牛在受即仁、义、礼、智。译注德文动词“anlegen有放置的意思,与此相应的名词“Anlagen一般译作“资质或“禀赋。它们含有“天生的意思,与“习得的相对立。校注即“四端(本作耑)。(讲文解字):“耑,
9、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译注50(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苦)。国王同意他,并且讲:“怎么会有这样的百姓呢?我的国家固然很小,但是我还不至于小气到吝惜一头牛的花费。我只是由于不忍见到它在恐惧中战栗所以用了头羊来代替。孟子回答讲,他不应该惊讶于百姓的错误看法,由于他用一头小的动物去换掉了一头大的。“假如你是由于动物无辜被杀而感到不安,那么在一头牛和一头羊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国王也对本人心里的感受有些迷惘。一方面他同意用羊代替牛并非出于吝啬,而是由于他不忍看到牛的战栗,另一方面他也同意杀掉另一头无辜的动物。孟子就他的感觉和看似矛盾的行为进行启发,讲到:“你看到了牛,但是并未看到羊。一
10、位君子对动物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一旦他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看到它们去死,而一旦他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不忍吃它们的肉。(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国王对待牛和羊的态度的解释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当
11、我们仅仅在报纸上读到一场自然灾祸或者其他某些人的苦难的时候,或者仅仅从收音机上听到而没有直观地想象其灾难性的情境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自发地和衷心地去回应那些要求救助这些不幸受苦的人的呼吁。让我们去同感并因而而趋向于帮助的最好方法,是在电视上展示其别人的苦难的画面。当我们看到这些画面,我们一般会被映现出来的悲惨状况所震惊,并倾向于去帮助这些不幸的人。但这种自发的同感并不仅仅是感性的感悟。电视上感动人的画面并不束缚在感性感悟上。相反,它们是通过画面而发生的当下化(Vergegenwrtigungen),并且基于想象之上。直观的回忆或者任何对描绘别人之悲惨处境的文字的直观的想象,也能够唤起自发的同情
12、。对于这些16世纪中国哲学家来讲,这些仁爱或慈善之开端的例子可能是对人心中能够通过适当的滋养产生出导向神圣性的萌芽的最重要论证。它们之所以可能是最重要的论证,乃是由于对我们这里讨论的儒家哲学家来讲,“仁的德性不仅仅是最重要的德性,它本身中最终包含了其他一切德性,而且或许也是由于在孟子那里,要把握到其他德性的萌芽或开端,困难要大得多。孟子在一处将对别人的恭敬感(feelingofrespect)当作正义或社会性正确的根源,在另一处又将这一德性的根源界定为一种羞耻感和厌恶感(afeelingofshameandafeelingofloathing)。对第二种描绘,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情境来加以讲明:
13、当一个人对别人不尊敬时,他会自发地感到羞耻,并且他厌恶其别人不尊敬地对待他。孟子为这里的第二种情况给出了一个特殊语境中的例证:一个乞丐可能会拒绝接受他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假如这份食物是在对他的侮辱和踢打中被扔给他的话。他会厌恶这种不尊敬的对待。但孟子在这个语境中并不想要展示在人心中有“义的萌芽,而是想要展示有时候人们爱正义更甚于他的生命。孟子并未为我们在不尊敬或不正当地对待别人时所具有的羞耻感提供任何例证,相反,我们必须本人设想这样的例证:譬如,当某人为我们完成了某个我们请求他完成的任务,而我们却不妥当、不尊敬地回报他的时候,我们就会为本人感到羞耻。见(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14、;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译注见(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注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51孟子以为,在一定的场合对别人的尊重(feelingrespect)或一种自发的恭敬(regard)或辞让(torecede),也是“礼的萌芽。但他没有给出例子来说明他的意思。而在孟子的阐述中,智慧德性的萌芽甚至更难以把握,他称这一萌芽为“肯定或否认之心(affirmsanddenies)或者“赞同和不赞同之心。(approvesand
15、disapproves)通过对人心中自发的善的感受和倾向的指明,孟子论证讲,人的德性并非从外部教育得来,而是在其心灵中就有根基。我们这里讨论的那些16世纪哲学家们就是在这样的感觉和倾向中,发现了让人能够成圣之心灵的原初气力。在两千多年后,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孟子关于同情的详细例证可以以为我们(西方人)直接理解和领悟,这真是非常巧妙。孟子在这里似乎讲出了某种普遍人性的东西。这样一种同感怎样能够更为清楚地从现象学上加以理解呢?我们首先尝试找到其他一些能够成为这种“人的德性之开端或萌芽的同感的例子。我们了解这样的经历:当一个人在我们面前为他的处境而哭诉时,我们会为其所感染,以致有一种自发的倾向去
16、设法帮助他脱离不幸的处境。这样一种同感总是一种怜悯,或一种对处于糟糕处境中的别人或其他生灵的同感么?可以能存在着一种在与别人交往关系方面的原初欢乐,以及一种自发的倾向,去赠予他们某些东西,或者去做一些对他们而言的善事。这种对为他们做善事的自发倾向有可能变成慷慨(generosity)的德性。另一种自发的充满欢乐的同感,也许是我们对那些基于好心而馈赠或帮助过我们的人所抱有的自发感谢。在这种感谢之情中,包含着一种通过适当的行为来回报别人之好心的倾向。这种自发的感受也能够变成一种重要的德性。托马斯阿奎那便把对上帝的感谢视为忠诚或宗教的根源。((神学大全),第2部下,问题106,回答1,论题1)或许我
17、们也应该将下面这样一种自发的欲求算作德性的情感“萌芽:它尤其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如向其别人去指明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东西,让人注意到它,或告诉人们有些什么东西以及它是如何的,而且自发地避免去讲某些错误的事情,或者倾向于否认错误的东西等等;由于从这种欲求中有可能产生出“真诚德性的萌芽。向别人讲真话的倾向要比欺骗别人的倾向更为原初:孩子们在能够讲谎之前就已经会讲真话了。人心的各种自发倾向看上去是内在关联的,由于它们只要在其统一性中才能够实现为真正的德性。譬如讲,一个真正有同感的人必然也是一个感恩的、顾及别人的、尊重别人的、正直的且真诚的人。这些感受和倾向并非是那种能够互相分离地得到实现的人之能力,例如
18、那种能够相互分离地加以培养的数学才能和音乐才能。我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如下:怎样能够将这种自发的社会情感和倾向刻画为意向的生动体验呢?能够从突出下面两点开场:第一,这些感受的特点在于,它们并不是仅仅意向地涉及到一个人本身的处境,类似喜、怒、哀、乐、怕的感受便有可能是这种本身处境。相反,这些社会性感受和倾向的意向性乃是指向一些对其别人或其他生灵而言的处境。一个人在这样的处境中才会同情:譬如讲对别人来讲悲惨的、危险的事件,或者某人为本人对别人的行为不尊敬或侮辱人而感到羞耻;或者某人寻找能够令另一个人快乐的礼物;或者某人由于收到了来自于别人之善心的令人愉悦的东西而非常感谢。因而这种社会性感
19、受有一种对象化的意向性,它不仅是朝向一个人本身处境中的某物,也是朝向对别人或其他生灵而言的处境。见(孟子告子上):“恭敬之心,礼也。译注见(孟子公孙丑上):“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译注见(孟子公孙丑上):“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或(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智也。译注见(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译注52(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二,这些意向性地朝向其别人之处境的感受,渴望着为其别人或其他生灵而行动,并且只是在这些行动中才获得知足。假如对别人的同感并不带来为了其人的对应行动,就会变为虚假的同情,或者就会消散。因而,这是一种包含着为了其别人或生灵而行动之倾向的
20、感受。譬如讲,看到一个小孩就要坠入井里而感到的同情,就包含了去把他捉住不让掉下去,或者假如他已经掉了下去就把他救出来的倾向。那些在意向上仅仅指向一个人本身处境的感受,本身也包含了动作的倾向,但这些并不是为别人行动的倾向。事实上,它们是表达性的动作,或者是情感性的姿态,譬如高兴时跳起来或欢呼,悲戚时哭泣或抽搐,愤怒时咆哮或挥拳,恐惧时后退等等。这些表达性的动作与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并且不是为了他者的行动。这些感受在动作中被表达,但是却不是在行动中被实现。这些感受也不能够变成德性。收到礼物而感到的单纯快乐还不是感谢之情。诸好像感这样的社会性感受并不只是感受,而同时也是为他者而行动的倾向。但
21、是这两种特点只是关于这些社会性感受的一种非常粗糙的初步刻画。如对于那个就要掉下井的小孩,或者那头就要被送进屠宰房的牛的同感(同情sympathy),我们怎样能有一种更确切的理解呢?它能否如休谟所解释的那样,是以某种方式将别人的感受转移到我们本人身上呢?休谟的解释以这样的经历为出发点:“一个性情和蔼的人立即就会和他的同伴们性情相投。(休谟,第353页)他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同伴的表情及其谈话首先传达给我们一个他们情感的观念。“这个观念立即转变为一个印象,得到那样大的程度的强力和活泼性,以致于变为那个情感本身。(同上)这里,休谟将同情当作一种感受的暗示性注入或同感的回应。亚当斯密则以另一种方式去理解
22、对孩童掉进井里或者牛被拉到屠宰房的同情:他将同情设想为“设身处地的想象。(斯密,第5页)按这种讲解,同情就在于想象地把本人放在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动物的处境中,并且想象地从其视角出发感受其处境。但是,这两种描绘看上去均未能解释孟子和我们所提供的例子。当我们被孩子将要坠入井中的一幕所震惊,并努力要让他脱离危险时,我们并未如休谟所解释的那样接受孩子的感受。假如我们稍稍改变这个例子,这一点就很明显了:我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曾和我的姐姐一同散步。我们突然看到她当时只要五岁的儿子,正俯身乘着雪橇以极快的速度从一个陡坡上呼啸而下。我们都感到了惊吓,以致于我和我姐姐都想要把他捉住,不让他去这么冒险。我姐姐
23、告诉我:她没法看着她的儿子驾雪橇这么快,如孟子所讲,她“不忍看到她的儿子在这种危险的处境中。但是她并没有抓着他不让他去冒险。实际上,她扭头望向旁边,去逃避这对她来讲无法忍耐的景象。她解释给我讲,她已经不得不禁止她的孩子们干那么多事情,所以她不想再禁止儿子去开心地滑雪;而且到如今还没有出事,所以她相信接下去也没问题。这个例子展示了两点:第一,我们看到这个小淘气在这种危险的处境中,因此感到了惊吓。但这种被惊吓的感受不可能是从他身上被注入到我们身上的,由于他本人并没有由于滑得那么快而被惊吓,反而觉得这很有乐趣。第二,我的姐姐之所以忍住了,没有一看到儿子在做危险的滑雪这惊人一幕就进行干预,是由于在她的
24、想象里,她把本人放在儿子的处境中,并理解了快速滑雪对她的儿子是非常可取、非常愉快的,而她并不想毁坏这种享受。因而,将她本身放在这种处境中这一点不能解释她看到小淘气进行危险滑雪时所感到的惊慌以及把他捉住的倾向,而只能解释她何以克制这种第一性的、自发的倾向。再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成年人有意投井,或者从高楼上跳下来的时候,我们被惊吓了,而且可能也有设法阻止其自杀的倾向,但是当看到这惊人一幕之时,我们并没有从这个自杀者身上接受其对生活的厌倦,亦即我们并不是在这一意义上同感他。在忽然看到孩子坠入井中的例子中,假如既不能将我们的惊吓和“不忍理解为这个孩子的感受注入我们体内,也不能将其理解为对孩子所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精品文档 2 哲学 胡塞尔 现象学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