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变迁重塑-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监管变迁重塑-精品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监管变迁重塑一、金融监管理念的历史演变(一)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金融监管理念这一阶段的货币管理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管理,对金融本质与特性的认识还不充分,也没有以法律理论为基础建构货币管理的目的。因而这一阶段的货币管理并没有实现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18、19世纪的数次银行危机足以证实,货币信誉的不稳定问题仍然没有消失,很多金融机构经常由于不慎重的信誉扩张而引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引起货币紧缩并制约经济发展。(二)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念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深入地改变了理论界对经济运行的观点和看法。这一时期的监管理念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努力维持一个安全稳定的
2、金融体系,以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对金融机构详细经营行为的干涉则成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三)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20世纪30年代以后实行的金融管制过分地强调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忽视了金融体系的效率问题。因而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破产的情况下开场复兴。这一时期金融自由化理论开场发展起来。金融自由化理论以“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过度严格的管制,以恢复金融业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因而,这一阶段在金融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下,金融监管的理念是放松管制、提高金融效率。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
3、理论与以往的较大不同是:金融监管理论除了继续以市场不完全为出发点研究监管问题之外,逐步开场重视金融业本身的独特性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和影响。但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与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足以讲明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存在着不完全性,缺乏预见性。(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监管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70年代对金融业的放松管制,追求效率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金融监管进行了重新认识。十分是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使得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更为复杂及隐秘,同时更具有传染性,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宏大的变化,大量金融产
4、品的出现,各类综合性机构涌现,业务的穿插以及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这些给世界金融市场与制度构造带来了深入而迅猛的变化。因而当代金融已不是传统的金融。要想适应这一巨变,金融监管也必须实现从传统金融监管向当代金融监管的历史性转变。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如放松政府干涉、提高管制的质量、增加法律的可执行性、增加管制机构的透明度与责任、向地方政府下放更多权利、采用公私合作体制、政府职能社会化、引人政府干涉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独立管制机构、建立不同管制机构之间的信息分享合作机制等等。固然各国在金融监管及体制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是金融监管理
5、论与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致于金融监管不能与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同步,最终导致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综上所述,过去一百年来的金融监管理论只注意到了金融体系对整个经济的特殊性影响,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金融活动本质性和金融体系运作的特殊性。此外,过去的金融监管理论一直是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而忽略了法学理论,因而难以实现金融监管目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塑造和构建当代金融监管的理念。二、当代金融监管理念的重塑与构建(一)根据金融的本质属性和金融体系运行的特殊性来重塑金融监管理念金融的本质属性和金融体系运行的特殊性表如今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曾指出
6、,由于实际经济运行中投资的高潮与低谷的交替出现,信贷资金的规模、构造和融资类型的变化,债权债务关系的不稳定性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第二,金融危机爆发具有周期性。金德尔伯格沿着明斯基的思路发展出投机一疯狂一恐慌一崩溃模型,并以此讲明金融危机所具有的周期性。他以为,在这一方面,金融危机同经济危机是一样的,但二者不具有同步性,金融危机往往先于经济危机,并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第三,不对称信息是银行遭到挤提的根本原因。1992年,吉本斯在其(博弈论入门)一书中将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论引入对银行行为的分析中,他指出:银行并不是博弈的局中人,它的所有行为全是随着客户的行动而确定,因此,挤提现
7、象的发生与否完全是由银行客户之间的博弈决定的,而不是银行的不恰当行为。因而能够推出,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来自于银行制度内部,与银行经营效率并无直接的关系。并指出了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是无法通过银行本身来解决的,外部的管理与风险分担就显得更为重要。第四,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决定其脆弱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比率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资产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原因就在于金融机构的负债往往是金融机构本身能够决定的,而资产部分的价格则是市场决定的。第五,金融资产的性质决定了金融市场的特殊性。金融机构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是区别金融企业与实体经济企业的根本标志,离开金融资产的“金融
8、机构是不可想象的,将与实体经济企业没有本质区别。金融资产不是能够消费的商品,是为了牟利而发生的产品,其本身能够讲没有效用,所以其意义不在于其本身的消灭,进行价值的转移,而在于通过将其作为交易对象而进行频繁交易进而获利,这就是我们称其为工具的原因所在。总之,金融的本质属性和金融体系运行的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着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仅仅依靠市场约束和内部控制无法解决其风险的产生,因而要依靠外部监管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其本身的脆弱性,也就是讲要坚持市场自律与政府干涉的平衡。由此,金融监管的理念必须是从内在脆弱性的根源入手,才能到达有效监管的效果。(二)根据金融资源思想的基础来重塑金融监管理
9、念金融资源观念确实立是对金融理念的彻底更新,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把金融作为资源来对待。而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建立金融资源法律体系是必然的选择,作为防备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也应该以金融资源为理念,这样才能保证金融资源开发、配置趋于合理和科学化,也能够真正到达金融监管的风险防备效果。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已经开场逐步超越自然领域而进入社会领域,很多社会性因素开场逐步被揭示和阐释出了“资源属性,甚至开场成长为人类存续的主要资源,如智力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等。金融是资源,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是战略性资源,它具有客观性并内在于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的内在构成要
10、素,而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外在因素。它的本质特性是有用性、储藏性、开发性、有限性,这与一般资源的特性相一致。另外,它还具备本身的特性,如中介性、社会性、层次性。既然金融是资源,而且又符合一般资源的特性,因而它的使用和开发就应该与一般资源一样都要遭到国家的总体协调和管理。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的运行既具有宏大推动功能又具有极大阻抗的基本特性。因而开发本身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开发,就可获得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宏大功能和效果,否则会引起社会和经济环境及经济构造的扭曲,其恶性结果的积累必然引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因而需要在国家的统一监管下来进行对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历次经
11、济金融危机表明:一旦一国金融资源部分或全部遭到毁坏,某一层次或某些层次的资源的内部和外部正常秩序被打乱、正常运行被阻断、平衡被毁坏或功能弱化或毁坏,则不同形式的金融风险就会逐步累积并以忽然爆发的方式公开释放出来,进而在很短时间内传遍全国、全球,引发经济金融危机,乃至社会与政治危机并危及国家安全。(三)根据法律的目的来重塑金融监管理念法律是人类创造的用以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是人类高度理性的目的行为。金融监管是在法律基础上的监管,因而也同样需要以法律的目的为核心。法律的目的是由社会需要目的决定的。没有需要就不会有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就没有产生法律的必要。法律的总体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公平正义地协调全社会每个成员正当的社会需要。金融监管也不例外,它也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其核心目的,并为该目的的实现创造最佳的法律条件。从金融监管产生的社会需要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来考察,金融监管的社会需要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发展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因而金融监管的核心目的也就应该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发展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