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docx
《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一、与当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开设立体课程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文学作品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时,为了使遭到不同文化背景浸染的读者能够产生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必须运用多种手段调动起读者的审美感觉。诗歌是融绘画、音乐等审美因素于一体的艺术,中西传统诗论都将诗与画类比,有诗画同源之讲。为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文学家在诗歌作品里营造出绘画的意境,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象征主义者则把诗与音乐沟通,将音乐技巧引入了诗歌创作,把诗歌视为“音乐和韵文的结合。而西方当代派诗歌自觉追求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突破诗歌的形式,争获得到音乐的效果。鉴于诗歌与绘画、音乐等的严密联络,在授课经过中能够运用多
2、媒体或将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用课件以绘画艺术作品赏析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或结合配乐诗朗读等手段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等各个器官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进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图文并茂的生动展示。在此基础上,能够尝试开设西方艺术作品鉴赏等选修课来辅助外国诗歌的教学活动。让绘画、音乐等与文学互相浸透能起到审美互补的作用。二、将双语教学方式引入外国诗歌教学“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白话和一般的书面语言,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新批评派代表人物兰色姆把诗的构成分为“构架和“肌质两部分。“构架是诗中能够用散文转述的主题意义或思想内容部分。而“肌质则是作品中不能用散文转述的部分。
3、他进一步指出,肌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构架。只要肌质才是诗的本质、诗的精华。兰色姆的诗歌理论虽有所偏颇,但不无道理,由于它强调了诗歌的外在美诗的语言形式,主要是音韵方面对诗词的重要性。外国文学教学中所讲授的外国诗歌都是外语原诗的汉译作品,在很多学者看来,这只是“散文化的释义,无法译出原诗的意境、神韵、美感。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遭到外国诗歌的韵律美,我们适时地将双语教学引入到外国诗歌教学当中。由于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如今旋律、节拍和韵脚等方面,那么我们就对这些知识点做适当延伸。如:我们知道普希金诗歌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独特的音韵美,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亲身感受,我们以这首著名的爱情诗(致凯恩)为例
4、介绍俄语诗歌的韵脚知识:毗邻韵aabb、穿插韵abab、环抱韵abba。: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眼前出现了你,,好像昙花一现的梦幻,.好像纯真之美的化身。在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学生很容易判定出这是一首四音步穿插韵诗歌,也很形象地感遭到了弥漫在诗行间的音乐美。双语教学方式在讲授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时,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尤为明显地显现出来。众所周知,作者在这部诗体长篇小讲中对韵律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独创出读起来既铿锵有力又缠绵悠长的“奥涅金诗节。整部作品除了男女主人公各写的两封信外,其余的各诗节都是用四音步抑扬格写成的十四行诗。而每个诗节的押韵方式都是由穿插韵abab、毗邻韵aabb
5、、环抱韵abba和毗邻韵aa组成的。在此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很容易就把这种独特的韵律解释得明白透彻,迅速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三、采用比照研究的方式,分析中西诗歌的不同及外国诗歌不同流派的差异比拟的方法是人类分析问题时惯常采用的思维方式。只要进行比拟才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拓视野,洞察事物的本质。首先就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民族最古老的文学形式都是诗歌,而古今中外的很多诗歌作品都表现了人类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理想,这是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环境里,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经过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大的类似性,这种类似性使“文学这种人类生命运动经过中的物化形态,超越了时空的界线,构成了人类共同具有的、相互相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文学 诗歌 教学 刍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