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研究-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研究-精品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研究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核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以往实验课考核方法的经历,结合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本身特点,将考核成绩化整为零,以每一实验项目为一个模块,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细化操作和理论知识给分点,进而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实验教学更好的发展。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重要手段1。医学是一门重视实践性的科学,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指导思想,我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互相衔接的实验教学
2、体系,开设了针对临床中医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将基础实验技术作为专门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课2。该课程以医学实验中涉及的基础技能和常用仪器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于对学生医学基础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正确的科研态度,为今后临床或科研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中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把握医学实验技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然而,在高等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对实验课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4。传统实验教学评价考核
3、方式大多参考理论课程考核方法,以笔试考核为主,不符合实验课程本身特点。因而,我们以高等教育改革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为平台,尝试构建多元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课学习评价考核体系。1评估实验课程考核形式现状11实验课考核形式现状及分析目前,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共40课时,全部为实验课,主要讲授机能、形态、生化三个方面的医学基础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与各学科实验课程联络特别严密,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中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实验课通用的实验技术。考核方法主
4、要由平常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其中,平常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期末考核为理论考试。在考核经过中,发现现存考核方法存在下面问题。首先,平常成绩中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这种考核形式存在众多弊端,如有的学生互相抄袭实验报告,改写实验结果,进而不能从实验报告中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也无法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相对真实的评价。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敷衍了事,对动手实验缺乏积极性,不重视对实验结果十分是失败结果的分析,难以激发学生在平常实验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而,从操作考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出发,拓宽考核内容,对考核指标作量化处理,有利于全面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
5、力。其次,笔试考核时间不统一,影响考试的公平性。目前,笔试考核在课程结束前最后一节课进行,采取闭卷方式,时间为30min,卷面成绩为4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然而,各个班级考试时间无法统一,容易出现试题泄露等问题,影响考试公平。最后,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不能完全依靠笔试理论知识评价教学效果。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而理论内容相对较少,教学重点多是把握某些实验技能而非理论概念。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扎实,然而不能联络实际,动手能力缺乏,仍然无法到达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因而,实验课程应该根据实验课本身特点进行量化考核,强化实际操作考核,适当增加操作考核所占比重,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
6、极动手练习。12改革的必要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任务、教材、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考试或考核、实验报告和实验研究6个二级指标。其中实验考试或考核作为评价教与学的重要指标,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一方面能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以评价学生对所学技能把握的情况,进而进一步改良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客观科学的考核方法能够明确教学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5,6。以往我校考察课实验操作考核一般不设专门的考试,传统的实验成绩主要综合平常的实验报告成绩及实验课出勤情况进行打分,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实际情况和实践能力,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实验课程的量化考核内
7、容较传统方式愈加全面,可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实验思维、操作技能、问题分析、实验态度等可进行全面、动态的考核与评价。因而,改革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的考核方式特别必要。2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多元评价体系21建立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评价模块将考核成绩化整为零,以每一实验项目为一个模块,建立量化考核的评价体系。每个实验模块占总成绩25%,每个学生需要完成4个模块。其中平常考核模块2个,期末随机抽取模块2个。每一模块包括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三个部分,所占分数分别为5分、10分和10分。理论部分的考核根据每部分实验项目的重点内容,建立试题库,每个实验不少于5个试题。操作考核根据操作
8、步骤量化考核,现场打分。22考核实验卡片的创立方法老师根据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开设实验项目,整理出本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可操作性强的关键技术和常用仪器,将这些关键技术和仪器进行合理组合,制成基本技能实验项目考核卡。进行项目组合时,力求做到考核内容面广,并且具有代表性。确定实验项目后,根据每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命题,考核内容为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熟练把握的相关内容,即老师总结的重点部分,命题范围应覆盖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计算和实验注意事项。对于仪器使用实验项目,理论问答还应包括仪器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及应用、日常维护保养方法等重点内容。每个实验项目卡从试题库中随机分配一个该实验所涉及的
9、理论题,命题形式为问答题,方便现场快速考核。实验项目考核卡应分为2种类型,即学生考核卡和老师评分卡。学生考核卡包括口试问题、实验操作项目题目和操作要求。老师评分卡包括口试问题、问题答案及给分点,该实验操作项目的详细操作步骤及给分点,以便老师给出客观合理的考核成绩。考核卡制备完成后,将学生考核卡随机编号,以便学生抽取。23评价模块的详细考核方法每堂课老师随机考核67名学生,考核内容为当堂课所涉及的实验模块,保证全部课程结束前每名学生完成2个实验模块的考核。最后一节课作为期末考核,每两名学生为1个考试组,由2名授课老师同时监考,采取一对一的监考方式。考核时,学生采取抽签方式抽取考核卡,每名学生抽取
10、2张考核卡,根据对应的实验项目要求进行操作。监考老师根据详细量化指标及给分点进行打分,评定操作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完成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考核卡上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根据答案的给分点来判定该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把握情况,客观给出分数。每个考试组的实验操作时间大约为5min,问答题回答时间为2min,每组学生在7min之内即可完成2个项目考核卡。每名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课堂实验项目考核成绩+期末2个实验考核模块的成绩。3改革后考核方法的评价31量化评分标准,减少老师评分的主观性多元量化考核方式在评分经过中,无论是操作考试还是知识点问答,都在老师评分卡中给出了统一的评分标准,对关键技术的给分点
11、更是进一步加以细化,减少因不同老师主观影响造成的评分标准的差异。另外,每名学生需要完成4个实验项目模块的考核,减少评分的随机性,更能反映学生实验技能的整体水平,评价更客观,更具有科学性。32课堂随机考核,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每名学生需要随机完成2个课上实验项目模块,而不是简单的依靠点名和提交实验报告来约束学生,一方面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动手实践的主动性,使学生比以往愈加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做到课前积极预习、课后认真温习,实验中既注重本人动手操作,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实验报告的书写也比以往愈加认真细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带教教师的责任感,促使其认真备课,课堂上对学生要求更严格,讲解、示教、辅导也愈加耐心细致。固然改革后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师课堂上的工作量,但同时减轻了老师在课后批改试卷的时间。老师能够将更多的精神投入在教学设计、准备中,及时发现一些教学经过中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而促使其不断改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促进了教学相长。总之,基础医学教学中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太多元化实验课评价模块的建立,不断总结和改良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在实验课中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