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构造调整问题讨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经济构造调整问题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构造调整问题讨论.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经济构造调整问题讨论一、关于该村农业经济构造调整问题农业构造调整是中央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重要部署。农业经济构造调整就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构造,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捉住农业新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有利机会,大力促进农业构造调整,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从前相比,白马村的农业经济构造有了一定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之间的构造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1997年之前,种植业固然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但畜牧业也构成一定的规模。并且,一直保持增长状
2、态,上世纪80年代,这个村的家畜总数到达1万多头只,户均家畜拥有量80头只,但1997年以后,家畜总数有下降趋势,畜牧业经济越来越趋于萎缩。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畜牧业的比拟利益高于种植业,人们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较高。那么白马村的畜牧业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了下面的问题。1随着村庄人口增加,家庭小型化速度的加快,家畜总量随之急剧增加,出现了严重的畜草矛盾,畜牧业发展的规模遭到限制。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80年代该村户数为120户,90年展到140户,2000年以后迅速增加到180户。农户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草场为公共资源。因而,出现了“公地悲剧效应,村庄家畜总数急剧增加,致使草
3、场压力加大,产草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草荒问题,迫使农户不得不出售牛羊。一般情况下,天然草场的缺口,要用麦草来填补。但是,近10年来,该地区连年干旱,农业歉收,麦秆供量十分少,到其它农区购草不但增加成本,且由于草质硬,家畜不喜啃食,进而加剧了草荒问题。2该村村民的非农业收入明显增加,使发展畜牧业的时机成本增大。近几年村民外出采挖虫草中得到的收入很多,好的一年实际为1-2月一家有3-5万元的收入,一般的有0.5-1万元,差的也有1-2千元。相比之下,畜牧业生产投入大,收益小,得不偿失。因而,村民热衷于找路径挖虫草或外出打工,无积极性经营畜牧业,很多农户变卖牛羊作为采挖、贩卖虫草的资本。3畜牧业科技
4、气力薄弱,社会化服务程度低,家畜疫病得不到及时控制和治疗,家畜死亡率高。该村庄仅有2个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不是专业人员,无草场技术人员,无其他服务设施,畜牧业生产基本处于原始粗放状态,1997年家畜患痢疾病,家畜死亡率高达30%。从种植业内部来看,也有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面积增大,而青稞种植面积减少。以前由于气候、小麦品种等原因,小麦在白马村不容易成熟,因而,该村多年来主要种植青稞。随着气候的变暖和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小麦种植面积逐步增大。据笔者调查,以前该村50%以上的耕地种植青稞,而如今,50%以上的耕地种植小麦。如某村民一家4口人,有5.6亩耕地,1997年以前种植青稞3亩,小麦1
5、亩,油菜1亩、洋芋0.6亩,1997年以后种植小麦3.5亩、青稞1亩主要用来做炒面、油菜0.5亩、洋芋0.6亩。总观该村农业经济构造调整的状况,无论有什么变化都是自发的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该村种植业目前仍处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种植业调整与市场需求变化没有任何关系。构造调整的驱动气力主要是个人的生活需求变化和气候变化以及作物品种的引进。笔者想,就单纯的种植业来讲,该村遭到的客观性制约因素较多,因而在构造调整方面,不能太多的责备当地政府。然而,也不能忽视或缺失当地政府在经济构造调整中的作用。从该村的情况看,在农业构造调整方面政府应该注意下面两个问题:第一,改善农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农业和
6、畜牧业的互补效应,以推动两业共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第二,转变农民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改变农业和畜牧业小而全的传统经营理念,突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二、充裕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其它职业、产业和地区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暂时性人口迁移。其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流动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络,只是劳动力与家人的分离,家庭的召唤力是其回归的主要气力;劳动力的流动是当事人及其家人所作的决策,与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关;其文化教育水平一般比拟低,所从事的职业及地位较不稳定,一般进入城市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餐饮、搬运、建筑、装修等服务行业;劳动力的回流具有周期性和不确定
7、性。一方面,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其回流的主要时间;另一方面,当劳动力所在的城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或形势不利时可随时回流。农业充裕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获取经济信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充裕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进入本地区的乡镇企业就地转移;二是进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异地转移。与一般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相比,白马村的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是白马村村民同时经营着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多。因而,限制了村民长时间的转移,村民只能进行季节性和短时间的转移;二是在白马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经济 构造 调整 问题 讨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