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1国内外发展动态1.1国外发展趋势与研究动态高粱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饲料、饲草作物在很多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多国家,高粱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在美国,36%的高粱用作饲料,配合饲料中25%的成分为高粱籽粒,45%的高粱出口到墨西哥等国家,出口的高粱也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在法国,高粱作为青贮饲料用来养牛、养猪和养鸡,发酵饲料中70%的成分为高粱籽粒。在澳大利亚,配合鸡饲料中30%的成分为高粱籽粒。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种植饲草高粱用来放牧家畜,或者用作青贮和干草饲料。2次石油危机敏示人们寻找新的能源,在生物质能源系统中,甜高粱是首选绿色能源作物。它是世
2、界上生物学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一般茎秆产量4575t/hm2,籽粒产量36t/hm2,德国甜高粱的鲜生物产量可达160t/hm2。每公顷甜高粱可转化酒精6106L,高于甘蔗4680L、木薯5332L、玉米2986L等,所以,甜高粱是一个最有效的太阳能转换器。目前,世界各国对能源甜高粱的研发方兴未艾。美国能源部将甜高粱列为制取酒精的主要作物,计划用甜高粱逐步取代玉米生产酒精。欧洲对甜高粱的研发也特别重视,从1982年开场,在欧共体的支持下,欧洲开展了甜高粱的研究,首先评价甜高粱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工业和能源作物的可能性,并经过生物质能源的多年试验,表明甜高粱是欧洲将来最有希望的再生能源。俄罗斯、日本
3、和印度也对能源甜高粱进行了大量研究。1.2国内发展趋势与研究动态在我国,高粱的栽培历史超过了5000a,是我国重要的旱地农作物之一,由于其产量高、适应性强、具有多重抗逆性,曾在我国困难时期解决人们口粮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高粱种植面积逐步减少,每年均在66.67万hm2左右,总产量约250万t,主要在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种植占全国高粱总面积的87.8%。据统计,我国华北区、东北区高粱种植面积年份间变化较大,但总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四川、贵州白酒产业的拉动,西南区高粱种植面积回升幅度较大。高粱作为我国传统酿造业的重要原料,在区域性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茅台、五粮液、汾酒、泸
4、州老窖、郎酒等和山西老陈醋都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国内85的高粱用于酿造业,2010年以高粱为主的白酒产业销售收入2713亿元,利税总额678亿元,其中利润351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饲草高粱稳步构成产业,年生产种子1500t,种植面积6.67万10万hm2;甜高粱产业发展进入国家生物质能源计划,能源甜高粱育种和产业化起步发展。我国高粱研究从“八五开场就得到各级政府的赞助。十分是“十一五以来,得到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部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高粱科研得到了可喜进展。高粱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挑选出一批高淀粉材料、抗麦二叉蚜材料、耐盐材料、对高粱1,2,3,4号
5、小种全部免疫的材料,并构建了我国高粱丝黑穗病鉴别系。育种新技术研究:在分子标记、组织培养、航天诱变育种、无融合生殖方面都获得新进展,完成了多个适宜我国不同生态区的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选育,产量增加7.8%25.6%,籽粒淀粉含量为73.64%75.56%。解决了我国高粱栽培中的多项关键技术:组装、集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半湿润地区高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和效益;研制了再生高粱栽培技术体系,解决了西南高粱栽培中一季有余、两季缺乏、资源利用率低的关键技术问题;育苗移栽、基部再生等关键技术保证了两季高粱的高产、稳产,大幅度
6、提高了西南地区的高粱生产水平。2山西高粱发展现状山西是我国高粱生产的主要省区之一,年种植面积在6.67万hm2左右,占全国高粱种植面积的1/10,是旱作农业的主干作物。山西也是我国传统酿造业大省之一,用高粱作为主要原料酿造的汾酒系列白酒和山西老陈醋名扬中外,是山西的重要轻工业产品和利税行业。此外,山西地处我国高粱产区的中心地带,发挥了联合东西南北高粱产区的纽带作用,十分是在品种示范、材料交换、信息沟通、良种调配和支撑酿造行业的商品高粱调节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1获得的主要成就2.1.1创制了“二矮型杂交高粱育种形式,为我国高粱杂优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以牛天堂为代表的山
7、西省高粱科研工作者,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高粱育种的经历教训,根据株高遗传理论和高粱杂种株高优势规律,结合我国高粱生产实际,研究创制了“二矮型杂交高粱育种新形式。育成的晋杂1号、晋杂4号、晋杂5号、晋杂2号、晋杂7号等高粱杂交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几乎覆盖全国高粱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0.24亿hm2,使全国高粱单产由1965年的1155.0kg/hm2提高到1977年的2260.5kg/hm2。为解决当时我国人民的口粮问题作出了重大奉献,晋杂5号、晋杂2号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高粱中矮秆恢复系晋粱5号和晋辐1号,成为我国高梁恢复系的高产优质和高产稳产两大主干体系,占全国应用恢复系的45
8、以上,为我国创造了珍贵的种质资源,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目前,该二系及其衍生系仍然在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2新型A2细胞质高粱雄性不育系的创制与利用,创始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领域20世纪80年代,针对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单一使用Milo细胞质的现状,山西省高粱育种者开展了A2细胞质的利用研究,经太多年艰辛攻关,育成新型细胞质高粱雄性不育系A2V4A及其杂交种晋杂12号,在国际上首例实现了A2杂交种的商品化生产,丰富了高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杂交种类型,改变了杂交高粱生产长期利用单一细胞质局面,获国家发明三等奖。A2雄性不育细胞质育种体系建立以来,A2系统不育系已成为我国利
9、用的主干不育系,A2杂交种成为我国高粱主推品种,高粱育种和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新型细胞质高粱雄性不育系A2V4A创制与利用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1.3酿造专用高淀粉高粱新品种的选育,推进了高粱品种专用化为了改进酿造高粱的品质,促进我国名酒、名醋的产业升级,为酿造行业创优质、保名牌提供技术支撑,“八五以来,山西省高粱育种者把提高高粱淀粉含量作为重要育种目的,先后育成晋杂15号、晋杂16号、晋杂18号、晋杂101号、晋杂102号、晋杂23号、晋糯1号、晋糯2号等系列酿造高粱杂交种,使酿造高粱品种产量水安然平静淀粉含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高粱育种上了一个新台阶。酿酒
10、专用高粱晋杂15号、晋杂16号的选育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1.4新型优质高粱杂交草的选育,开拓了高粱利用新途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在人们日常食品中占比越来越高,但饲草、饲料短缺,草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怎样解决好饲草饲料问题已成为山西省及全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山西省高粱育种者审时度势,利用高粱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苏丹草杂交,选育成新型优质饲草高粱晋草1号、晋草2号、晋草3号等系列高粱杂交草,有效减轻了畜牧业对天然草场、草地造成的严重压力,构成新兴的农田刈割草地业。农民种植饲草高粱,当年就能获利受益,构成了高效的农牧耦合系统,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
11、。2.1.5创制了高粱高频率无融合生殖系,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发现和创制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系296B和SSA1,探索出了一种“兼兼固定杂合性的育种方法,突破了Murty等提出的无融合杂种概念,建立了利用兼性无融合生殖系固定杂种优势的形式。该研究成果到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1.6完善了高粱体细胞克隆诱变育种体系,育成克隆诱变高粱杂交种明确了辐射处理对高粱愈伤组织的诱变作用和硫酸二乙酯等不同化学诱变剂的使用方法,解决了有毒化学诱变剂处理愈伤组织操作的安全性问题,建立了高粱克隆育种技术体系,应用该体系成功选育出国际上第1个克隆诱变高粱品种晋杂18号。2.2存在的主要问题2.2.1
12、高粱种植面积和高粱主产省区不符山西省是高粱主栽省区之一,历史上年种植面积最高达43万hm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粱种植面积迅速下降,山西省耕地总面积480万hm2,目前高粱种植面积仅占1.4%左右,已成为小宗杂粮,山西省由高粱输出省变为输入省,即由原来的向四川输出高粱变为从内蒙古、东北调用高粱。2.2.2酒、醋产量与传统酿造业大省不相称山西省是名酒、名醋故里,酿造业是山西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全国白酒产量1150万t,食醋370万t,山西省的白酒产量12万t,食醋产量67万t,分别占全国的1.04和18.1,产量水安然平静名酒、名醋大省不相称。2.2.3高粱用处单一,市场
13、回旋余地小,价格波动大和全国一样,山西省饲料、能源、食品等高粱优势产业极不发达,和国外差距很大。单一的酿造用处、有限的需求量,使得高粱紧缺时酿造企业高价收购,受价格驱动,农民大量种植,高粱多了酿造企业又压价收购,种植面积缩减,如此往复,构成恶性循环,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高粱的积极性。2.2.4高粱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种植效益低目前,山西省高粱栽培经过中,精量播种、精量施肥、化学除草和机械化收获等关键技术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以人工栽培为主,劳力投入多,种植效益低下。十分是当前农业从业劳动者年龄偏大,女性居多,缺乏以支持传统的高粱种植方式,极大地限制了高粱的生产。3对策3.1产学研结合,
14、开展联合攻关,振兴高粱产业链针对山西省乃至全国高粱育种、生产及产后深加工等高粱产业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产学研相结合,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构建山西高粱产业链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高粱育种的优质化、专用化,高粱生产的高效、轻简与环境友好化,高粱深加工的健康、安全、优质化,到达创新7个产业,振兴1条产业链的总体目的。创新7个产业:即复兴2个基础产业高粱种植业和高粱种业;提升2个传统产业山西老陈醋酿造业和中国清香型白酒酿造业;培育3个新兴产业高粱能源业、高粱饲料业和高粱保健食品业。振兴高粱产业链:即培养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实验条件,构成山西省乃至我国高粱产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
15、地,推动山西省高粱产业构造优化升级,促进高粱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作奉献。3.2政府推动,施行名酒名醋战略建议山西省借鉴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经历,充分认识高粱在山西省酿造业中的支撑地位,由白酒、陈醋产业区各级政府带头施行,推进“35511工程和“22155工程的快速进展。高粱生产和酿造产业结合,发挥名酒企业、名醋企业的高端酒、高端醋优势,推动山西省酿造高粱生产和酿造产业的跨越发展。3.3实现订单农业,加快专用高粱基地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高粱生产网络以酿酒、酿醋等生产企业为中心,以“酿造企业科研单位+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实现专用高粱的订单种植,建立专用高粱生产基地,实现高粱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稳固山西省传统高粱种植优势区,恢复忻定盆地、晋中盆地和吕梁盆地高粱种植面积;同时发展新的高粱种植区,增加上党盆地、运城盆地等地区的高粱种植面积。3.4加快高粱科技创新和新成果的示范与转化增加科研投入,针对高粱生产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加大科技研发。加强高粱科技新成果的示范和转化力度,在全省不同高粱主产生态区,建设高粱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展示适宜各生态区种植的高粱新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调控施肥、精量播种免间苗、一次性控草、高粱机械收获,并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农民应用机械化高产栽培和有机生产实用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