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作用-精品文档.docx





《生物学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作用-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作用-精品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学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作用【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后阶段,心力衰竭早期阶段选取适当的生物学标志物,对心衰识别、风险评估和患者管理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对近年文献报道的心肌应激标志物、心肌损伤相关的标志物、细胞外基质、循环中的微小RNA和炎症因子等在心衰的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做一综述,并评价了这些标志物在早期心衰诊断,预防和患者管理中的价值。【关键词】心力衰竭;生物学标志物;诊断;预后心血管疾病目前是发达国家人口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后阶段。在美国,目前有近600万人患有心脏衰竭1,在大于65岁的患者中,急性心脏衰竭(AHF)是住院治疗
2、的首要原因2。美国每年与心衰相关的医疗费用约为209亿美元3。这种复杂的综合症正在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尤其是在老龄化人口中。要建立诊断、治疗和预后策略,可靠的识别心衰的生物标志物是必要的。理想的标志物应知足一定的标准:1)非侵入性的样品采集途径,2)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可用于检测该疾病的早期阶段,4)能灵敏地反响病情变化,5)样品内长半衰期,6)知足临床需要的快速测量系统,7)较低的成本。近年的研究发现:心肌应激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细胞外基质循环中的微小RNA等在心衰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1心肌应激标志物1.1B型利钠肽B型利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
3、e,BNP),是一种心脏激素,被确以为利钠肽家族的第二复合物,主要在心室机械收缩负荷过重时分泌,扩张血管,减少肾素和醛固酮分泌。心功能逐步下降时,心室壁压的升高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促进了心室肌细胞对BNP的分泌。血清BNP水平能够提供预后信息。Burke等4指出,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和不同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程度的患者,BNP血清浓度的测定已被证实是用于识别各种心脏疾病患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挑选技术,而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具有发展成可证明性心脏衰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中,无论瓣膜返流的程度怎样,BNP水平的升高均与心源性死亡和充血性心脏衰竭的发生相关,血BNP水平诊断症状性、无症状性和
4、舒张性心衰时的分界值分别为大于100、大于75、大于300pg/mL。至今,有研究已经报道了BNP在心衰诊断和预后判定中的作用5。Sonoda6以为,BNP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标记物,可用于充血性心衰危险分层、预后以及治疗。除了血清BNP水平的预后价值,BNP浓度的动态监测可能有利于进一步的危险分层。在缬沙坦心力衰竭试验(Val-HeFT)中7,8,有4305例患者介入其中,研究结果显示BNP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有关,血清BNP水平从基线至第4和12个月下降百分比最大的患者,初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最低;而BNP增加百分比最大的患者死亡率和初次发病事件最高。这些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潜
5、在性帮助,可能会激发临床医生对BNP连续测量的兴趣,以引导和改善心脏衰竭的治疗。固然已经有心衰患者监测BNP水平的相关报道9,但是利钠肽连续测量能否有益于心衰患者的健康管理,仍然存有争议。1.2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amino-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在心肌细胞受机械拉伸刺激时合成和分泌增加。在分泌经过中,前肽被拆分为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激素原NT-proB-NP。衰竭的心脏中,心室的NT-proBNP合成显著增加。根据YancyCW等的报道,用于管理心衰患者的2013年ACC/AHA指南就建议,把NT
6、-proBNP作为诊断和建立慢性心脏衰竭预后的类指标,和指导循症治疗的IIa级指标10。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级的患者NT-proBNP分别为(10250)、(380110)、(800230)、(1350415)pg/mL(P0.05),NT-proBNP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此外,考虑到心衰患者病因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程度的不确定性,诸如PRIDE(急诊科呼吸困难病人的ProBNP水平调查)等研究,建议把NT-proBNP对心脏衰竭的诊断设定在最高级别。Keii-chiHirono等11则指出,相对于BNP的短半衰期,NT-BNP前体在体外环境中较稳定,因而以为NT-BNP前体在评价心
7、脏衰竭时比BNP更有价值。值得提出的是,一项PRIDE的子研究表明,在同时诊断为心衰和肾衰的患者中,NT-proBNP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有下降47。与BNP相比,NT-proBNP在血清中的浓度也更容易遭到肾功能的影响。1.3ST2ST2是白细胞介素(IL-1)受体家族的成员,包括跨膜型(ST2L)和可溶型(sST2)。多项临床研究表明12,高浓度的sST2与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HF1317和呼吸困难18,19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关联。此外,Bayes-Genis20研究表明,ST2在CHF中的远期独立预后价值超过了多种传统因子,与其他标志物如BNP和NT-proBNP相比,sST2不受年龄
8、、肾功能或者体质量指数的影响。Weinberg21发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一过性sST2,且ST2的水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此外,在体外实验中,生物力学的刺激能够诱导ST2的产生,这与机械收缩能够刺激BNP的产生相类似21。固然ST2还没有广泛用于临床,但例如Damien等48在对布鲁塞尔137位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时发现,sST2中位数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是43.8ng/mL,而在纽约心功能级患者36.5ng/mL,在心功能级患者是54.3ng/mL,心功能IV级患者是72.2ng/mL,证明了sST2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4Galectin-3半乳凝素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学 标志 心力衰竭 诊断 中的 作用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