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动画表征与介入式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族志动画表征与介入式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志动画表征与介入式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志动画表征与介入式设计摘要:民族志动画是民族志纪录片与动画艺术的合璧,是民族志纪录片的一种形式。它以动画艺术作为少数民族自主表达文化的途径,在展现口述文化等非文字形式的资料上有显著的优势,在拓展动画艺术在民族志纪录片领域中的应用上有着积极作用。将介入式设计理念引入民族志动画制作,能够赋予少数民族以介入者和文化主位的身份,使他们能更真实地向公众传达本民族的文化和本身的看法。以遵守文化尊重原则为先决条件,并且在民族志动画中构建主位与客位的文化平衡关系,则能够确保民族志动画内容的客观性。关键词:民族志动画;少数民族;民族志纪录片;介入式设计;文化平衡民族志纪录片是民族志研究的一种视觉表达形式,其
2、作用是准确描绘和展现当地社区成员的民族文化或生活世界。民族志动画则是民族志纪录片与动画艺术的合璧,成为现代民族志纪录片的有机组成。相较于传统实拍电影,动画作为可视化的艺术形式,在表现少数民族口述文化、文化记忆等一些无法被相机直接捕捉的内容方面更具优势。本文是对民族志动画应用的初步讨论,集中讨论民族志动画的呈现策略、制作方式与制作原则。一、民族志动画的表征策略英国动画学者安娜贝尔罗AnnabelleRoe在她的著作(动画纪录片)中提出了动画的三种表征策略,分别是唤起Evocation、非模拟性替代Non-mimetic和模拟性替代Mimeticsubstitution。以此为基础,我们来进一步探
3、究民族志动画的表征策略。唤起的表征策略,即运用图像的形式来表达情感。罗指出:“动画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唤起人们思想、感受和经历的工具。通过将生活中看不见的内容以抽象或象征性的风格可视化,使动画以这种唤起方式让我们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例如,(自闭心灵)AisforAutism,1992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动画纪录片。为了表现自闭症患者的思维活动,导演蒂姆韦伯TimWebb根据受访者自闭症患者的绘画作品,将绘画的内容转化为动画,进而向观众传达自闭症群体的情感活动和独特的思维形式。与真人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唤起这种策略能够使动画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将人脑中的图像以可视的形式呈现出来。同理,能够通过绘画来表
4、达少数民族本身对口述文化例如古歌与文化记忆的理解,并通过动画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英国动画学者保罗威尔斯PaulWells曾讲:“假如实拍电影是表现物质上的现实,那么动画电影就是关注形而上学的现实,其关注的重点不是事物的样子,而是他们的意思。此外,美国学者杰伊卢比JayRuby曾提出,“影像是传播民族志的一种手段。这里的重点不是通过相机探索世界,而是通过影像呈现人类学观点或对世界的诠释。也就是讲,民族志纪录片的重点是使用某42019民族志动画的表征策略与介入式设计种成像手段来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而不是用摄影机械地记录少数民族的生活。由此推论,动画艺术作为成像的手段与民族志纪录片结合便顺理
5、成章,并独具特点。民族志纪录片通常涉及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和历史事件,真人拍摄是其主流制作方式,但也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局限性。例如,运用真人拍摄技术来记录少数民族的古歌,固然能够展现歌者唱歌的经过,并对歌曲内容进行一般性的描绘,但是难以呈现歌者对古歌内容的理解及想象的画面。运用动画制作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能够将人的内心情感或头脑思维画面转为可视的现实图像,不仅能表现事物的样子,而且能通过动画符号诠释事物的意思。正如人类学者普遍以为的那样:一个民族的心理与他们的语言、神话以及风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以动画的可视化形式,将少数民族的口述文化和他们的心理活动联络起来进行表述,也就具备了下面的
6、优势: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记录少数民族的文化,还有助于展现少数民族的文化观;不仅有助于展现以当地人为主位的文化世界,还有助于从外来者动画制作者的角度来看当地人的世界,进而推动文化间的对话。模拟性替代与非模拟性替代的表征策略亦有助于民族志动画的呈现。模拟性替代旨在将图像复原到逼真的水平;非模拟性替代是利用技术方法将缺失的图像以合理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运用动画形式再现未被实时拍摄记录的事件上,温瑟麦凯WinsorMcCay的作品(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TheSinkingoftheLusitania,1918和丹尼斯图比可夫DennisTupicoff的作品(他母亲的声音)HisMothersVoice,
7、1998就是很好的例子。(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纪录片,它运用动画来呈现真实的新闻事件,在视觉处理方面模拟新闻式的摄影,在当时起到了和新闻传播等同的作用。在这里,动画成为再现真实事件的一种可视化形式。(他母亲的声音)则有效地使用了非模拟替代。丹尼斯图比可夫根据采访的声音记录,使用两种不同的动画方法来表现一位母亲对儿子遇害的描绘。影片的前半部分再现了这位母亲的陈述内容,后半部分展示了在采访期间母亲住所周围发生的事情。影片不仅使观众了解这个案情的经过,而且通过环境的衬托,愈加强烈地表达了这位母亲的丧子之痛。此外,影片充分利用了声音在渲染情绪上的作用,利用声音为图像的再现提供了引导作
8、用,并强化了视觉图像的感染力。模拟性替代和非模拟性替代同样适用于民族志动画,使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通过这两种表征策略来恢复和再现。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族群文字,只能依靠口述等非文字形式来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口述形式的文化或不可避免地出现谣传、毁灭。针对这一问题,固然有识之士采取了一系列文化保护与拯救措施,诸如对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的录音记录等,但是录音的形式仍然存在局限性,即不能多维度地展现口述历史的详细情景。因而,能够借助动画的模拟性替代或非模拟性替代的策略使其内容视觉化,成为一种可靠的视觉历史档案。除此之外,还能够将重现的动画拓展至课堂教学领域或博物馆的展览中,进而
9、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展示能构成制度化的保障形式,并促进展示与保护方式的多元化。二、民族志动画中的介入式设计理念民族志动画的功能是记录与展示社区成员族群的文化记忆、文化事件以及文化主体本身对文化的理解等。将介入式设计ParticipatoryDesign的理念运用到民族志动画中,有助于促进动画制作者与当地社区成员合作,以保证民族志动画的真实性与所涉内容的客观性。介入式设计的理念通常应用于工业设计,在创立具有服务功能的产品时,不仅需要详细、详尽的设计方案,而且需要创立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使产品愈加符合客户的需求,进而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其有效方法是研发人员直接与用户合作,将用户的观点融入产品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志 动画 表征 介入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