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途径与条件.docx
《利率市场化途径与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途径与条件.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率市场化途径与条件(金融会计杂志)2014年第八期一、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即便同样都是渐进式利率市场化,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初始禀赋,包括不同的经济构造、发展阶段、金融深化和监管程度等,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前后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利率市场化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因而,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跳,亟需营造知足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条件。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基础。以基础利率为主导的市场利率体系构造既为银行提供定价基准,引导建立银行内部定价和资金转移体系,也为中央银行提供
2、利率间接调控的监测和操作提供根据。因而,市场基准利率的构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前国内银行的金融产品利率定价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定价体系:存贷市场利率定价体系和资金市场利率定价体系。在资金市场上,我们已初步建立了以Shibor为代表的基准利率体系。但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却与银行资金市场利率定价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十分是负债项下由于各银行存款占绝大部分,主动负债比重较低,制约了存款与核心负债之间的利率传导能力,而存款的期限构造基本上与央行设定的存款基准利率期限构造一致,一旦存款利率放开,现有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因而,我们还需要继续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适时将货币
3、市场报价机制进一步拓展至信贷市场,为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这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目的和任务的根本原因。提高各类经济主体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是利率市场化的内在要求。利率市场化最大的作用是优化资金资源配置,在经济学上的含义就是“价高者得之,谁愿意为资金付更高的价格,谁就有拿到贷款的优先权。当然,也不是越高越好,还存在所谓的还款风险,由此产生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问题。借款者能否承受得起相应的风险还要取决于它的资金性质、投资策略,甚至风险偏好程度。怎样做到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确保市场化利率真实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关
4、系和交易的风险收益状况?这就需要介入利率决定的交易主体,包括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在培育信誉机制和风险敏感度的基础上,各类主体需要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归还期限、担保方式等详细条款进行自主议价。财务硬约束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财务硬约束的企业与软约束的企业放在一起竞争,会出现大量问题。在我国,目前国有部门包括以企业名义的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在经济活动中仍居于比拟重要的地位,与民营经济完全的市场化运行不同,国有部门被普遍以为是一个财务软约束的部门。对一些国有部门来讲,投资行为有时并不会充分考虑回报,资金的可得性比资金的成本更重要。假如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率 市场化 途径 条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