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一、引言利川市着重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三特经济是指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利川市坚持以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突出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二、利川市发展生态农业获得的成绩1.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以前,当地年人均年收入水平只要1000元左右,2012年提升到3000元左右。2003年,齐岳山偏远地区的农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经过几年的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特色旅游,特色养殖业,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如
2、今大部分都盖上了小楼房,生活状况大有改变。2.农民收入渠道多样化。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各乡镇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生态农业产业,比方旗杆村,龙船水乡、老场村的春季养鱼,销售到恩施、重庆、万县、武汉等地;农民在秋收后,还发展养殖业,诸如柏杨镇,南坪乡,长乐等地区养殖鸡鸭等,构成了多收入渠道,使农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3.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农民素质逐步提高,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条件。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来源。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直接介入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态农业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利川市适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比
3、方种植业烤烟,每年春节后,市政府,乡政府,烟草站负责发展烟叶部门亲身打电话慰问农民群众,嘘寒问暖,主要是询问在生产经过中存在哪些困难,需要政府提供哪些现实条件,以及指导他们怎样进行科学的种植,从育苗,大田栽培管理,采收,烘烤等进行专门技术指导。同时村支两委每年也会组织农民培训,教授他们怎样走向致富的道路,怎样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本地农业,提高收入水平;每个乡镇都会举办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如柏杨坝乡政府对妇女进行缝纫机技术培训等;凉务乡对部分农民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毛坝乡对当地农民进行采茶技术培训等。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利川市最大限度地培养造就了一批批新型农民,成功地把农村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4、构成了持续推动建设生态农业的气力源泉。4.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生态农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从2007年开场,地方各部门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一是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施行新一轮沃土工程,改善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地力。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三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四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加快普及户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灶。5.农产品发展多元化。以往是单一的农产品构造,施行
5、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后构成农林牧副渔竞相发展的局面,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近年来,利川市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先后建起优质农业基地15万余亩,其中山药、黄连和莼菜3个产品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由此产生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家,年收购额近2亿元。6.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产品和产业构造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全力施行“名牌工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加强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市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对黄连、烟叶、莼菜等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产品“开小灶,推动产品提档升级。例如莼菜的生产,2004年12月,利川莼菜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牌
6、效应。天fo莼菜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被授予“中国国际农业展览会名牌产品、“湖北名牌产品、“省消费者满意产品。作为莼菜产业,其销售量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产销量占全国第一,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国内销量只占20,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利川市蔬菜种植年产值到达5.2亿元,为农民增收近1500万。7.不断深化特色农产品经营形式,实行生态农业的一体化经营,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形式,构成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据统计,该市现有蔬菜种植大户277户、药材种植大户65户、烟叶种植大户2169户、果树种植大户58户、茶叶种植大户168户、生猪养殖大户800余户。扶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农业 发展 现状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