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docx
《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黑龙江民族丛刊杂志)2014年第三期一、居都仡佬语的现状及其双语教学的意义(一)居都仡佬语的使用现状仡佬语是分布在我国贵州、云南、广西以及越南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仡央语支,其语言相貌复杂,是一种面临濒危的语言。仡佬语下分四个方言,各个方言之间的差异比拟大,方言与方言之间几乎不能互相通话。贵州六枝的居都仡佬语属于仡佬语的多罗方言。居都的男女老少都以仡佬语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居都仡佬语是目前仡佬语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方言。其他大多地方的仡佬族人已经不会本人的民族语言了。曾有仡佬族全国人大代表哭着请求研究者尽量详尽地记录他们即将消亡的语言,好让子孙后代也能了解祖宗
2、的语言311。居都仡佬语处在以汉语为主体的多种语言包围之中,居都人个个都是双语人,有的甚至还懂三种以上的语言。对外,他们大都讲汉语西南官话,年轻人又通过电视等媒体学会了普通话。然而由于语言的接触,强势的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对于弱势的少数民族语言产生了宏大的影响,在年轻人的仡佬语使用中,很多词已经融进了汉语的成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将越来越深广,语言同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二)开展仡佬汉双语教学的意义1双语教学是仡佬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居都是唯逐一个全民使用仡佬语的村寨,在这里开展仡佬汉双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与条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得以存续的根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并存
3、共荣,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弘扬有利于民族和国家,有利于人类41的发展。对一个民族而言,语言和文字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仡佬语这种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来讲,怎样保护其语言,使民族的文化、风俗得以传承,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仡佬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通过正规的教育来加强仡佬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培养民族儿童的自自信心,使他们热爱本人民族的语言和故事传讲,这就是对仡佬语最好的保护和传承。何况,民族语文本身就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范畴,做好民族语文推行工作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将起决定性或推动性的作用5。再者,保护好了仡佬语和仡佬族文化传统,对开发仡佬族地区的特色旅游能起到重要
4、的支撑作用,并随之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2双语教学是繁荣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需要。我国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在中华民族从多元最终构成为一体的经过中逐步构成和发展而来的,因而,它们的构成演变和发展始终遭到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的制约6。对少数民族而言,青少年在实行双语教育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了解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归根结底,施行双语教育就是施行多元文化教育,是保存与传递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因此,既把握汉语又不忘记民族语,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既是繁荣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繁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5、文化的需要。二、仡佬语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一部分关注英汉双语教学,一部分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又只重点关注那些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因而居都仡佬语的双语教学除了面临目前双语教学普遍所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方面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长期以来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地方政府以为双语教学投入大,产出少,没有任何动力。部分地方领导甚至以为民族语言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保护的必要。就仡佬族本民族成员而言,部分仡佬族人以为本民族语言不好听、不好懂,讲出来低人一等,要努力去学习人们普遍认同的普
6、通话或当地汉语方言,对母语教育不感兴趣。加上仡佬族大多聚居于贫困山区,经济普遍落后,他们愈加关心政府怎样让他们脱贫致富,至于本人的母语是发展还是消亡,他们并不太上心。(二)教学硬件的匮乏居都村小学创办于1978年,当时的校舍非常陈旧,教室为木板房,是整个六枝特区较差的学校。2000年经世行贷款修建新校舍,2002年投入使用,有1间会议室,6间教室,其中有两间危房,由于软地基和地势不平,导致地面下沉,房屋开裂。学校没有围墙,为了保证学生安全,体育课没法开展。饮水是山区的一大棘手问题,当时学校没有自来水,学生只能本人带水上学,老师也必须去农民家中挑水,生活非常不便。2011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
7、在居都大寨的山头重新修筑了一个小学,共六间房屋,其中一间为会议室,一间为小学食堂,其余的四间作为小学一至四年级的教室,周围筑起了围墙,并且架管引进自来水,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固然办学条件相对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不能知足完小的办学条件。(三)师资气力的匮乏居都小学刚创办之初,只要1名公办老师,5名民办老师,学生近200人,其中95%以上为仡佬族,教学班级只要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然而30多年过去了,居都小学的情况却没有多大的改善。2008年老师总人数仍为6人,公办老师5人,民办老师1人,学生199人。当2013年10月笔者再次调查时,老师总人数只要5人了,除了民办老师为本地仡佬族之外,其余的老
8、师都是外来的汉族,并且都不懂仡佬语。假如老师人数按师生比1/21配置的话,居都小学至少需要9名老师。这些老师的学历不高,4位汉族老师都是大专学历,民办老师为高中学历。由于师资的匮乏,居都小学实行个人班级负责制,一位教师包揽一个班的全部课程,天天的最后一节课安排作业自习。这样的教学形式下的教学效果不可想象。美术、英语、音乐等其他的素质教育课均没有专业老师承当,所有这些课程改上语文、数学或讲故事。由于居都小学的学生母语为仡佬语,对于汉语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他们的教师基本上不会讲仡佬语,这样就造成了理解与沟通上的脱节,进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会仡佬语的仡佬族老师,由于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教学
9、效果也不太理想。居都村现有一名仡佬族中专毕业生,他相对于汉族考生而言文化程度还是偏低,屡次没能考上特区的老师编制,一直在家待业。即使居都小学能够聘用他,但每个月低至600元的工资待遇,根本无法知足老师的日常生活需要。据小学校长讲,这600元的工资还得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因此对学校也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四)文字与教材的缺失仡佬族固然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但由于仡佬语没有文字,也没有本人民族的历史文献,即使在汉民族的典籍中也鲜见有关仡佬族的记载。没有文字就无法书写,更谈不上编写教材,这样的教学也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这正是无文字语言双语教学的瓶颈所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锦芳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们长期以来致力
10、于仡佬语的研究,目前李锦芳教授等学者正在酝酿创造仡佬语拼音文字,并且有意编写仡佬汉双语教材,这或许能为仡佬族的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五)教学形式与教学评价机制的欠缺目前进行的双语教学,均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双语教材,在双语老师的课堂组织下完成双语教学任务的。而对于无文字的语言来讲,没有大纲,没有教材,课堂组织教学也难于开展。在七八十年代的民族教育中,对于只要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的语文教学,主要根据其传统习惯采用其他民族的语文教学,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辅助教学。而随着民办老师的辞退,懂得该民族语言的老师越来越少,以致于连这种最初级的双语教学形式都无法保存。就目前有文
11、字语言的民汉双语教学而言,尽管大家对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褒贬不一,但至少还能够通过书面的测试来进行教学效果检验。甚至还有规模比拟大,且具官方性质的测试,如壮族地区在2012年6月就开展了壮语文水平考试(VSSG),为民族语言水平测试的标准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7。而无文字语言的双语教学则无据可循,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或地区开展过具一定规模的无文字语言的双语教学,即使有个别民族如东乡族已开展了此类双语教学,结果也是发展非常缓慢8,更谈不上怎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三、仡佬语双语教学的设想一种民族语言不仅仅是该民族成员之间交际的工具,它往往记载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的消失,都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没有 文字 民族 语言 双语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