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障对产业保护 (2).docx
《贸易保障对产业保护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贸易保障对产业保护 (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贸易保障对产业保护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新贸易保护主义自产生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以配额、补贴、许可证等非关税手段为主,竭力推动本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贸易保护主义一味的单边保护措施不断遭到国际报复;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建设获得本质性进展,新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壑的保护政策日益遭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新的国际背景使西方发达国家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作出了调整。1.从单边保护转向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WTO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遭到WTO规则的限制,作用日益弱化,发达国家在保护本身利益
2、的同时,为了不丧失国际多边体系带来的利益,在政策手段上不得不考虑国际影响。于是,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成为当今各国最主要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呈直线上升:2001年,全球反倾销立案134起,2002年上半年,WTO的14个成员对43个成员做出了111起反倾销终裁,与2001年同期的82起相比,增幅达26.12%。各国还对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纷纷立法,将这些政策法制化、制度化、合法化。2.从促进出口转向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一般以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奖出限进的重点是鼓励出口,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市场竞争加剧,剩余空间有限,尤其是碰到
3、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就又重新重视起对本国进口市场的保护。以美国为例,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增长率从1999年的4.1%降至2001年的0.3%,于是美国政府加强了进口保护:(1)借助WTO规则,滥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条款,保护国内衰退性的纺织业、钢铁业、家电家具业,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美国的反倾销立案数直线上升,1998年37起,1999年和2000年各47起,2001年则高达74起,2002年共75起;(2)恢复传统的关税与配额手段,2002年3月美国单方面决定对部分进口钢铁加征30%的关税,11月又对从中国进口的三种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3)高筑技术壁垒,阻挡外国优势产品的进口,据
4、统计,2002年上半年,仅仅由于技术壁垒,美国和欧盟的进口分别下降了6%,而日本的进口下降幅度则超过10%。事实上,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在一个时期单独采用鼓励出口或保护进口某一种方式,而是两者结合使用,1980年,美国进口产品的大约18属于保护范围,而到了80年代末,该数字到达了14。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在向传统的进口保护回归。3.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但明显性的非关税措施如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配额、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等遭到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越来越严,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技术标准、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环境保护与国民健康标准等成为最佳选择。
5、1995-2002年WTO成员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SPS((施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通报总量累计达8507件,2002年,TBT和SPS通报总量即达1429件,增长6.4%。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与竞争优势,利用WTO协议的某些例外规定,大肆提高各种技术壁垒,并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领域,还延伸到金融信息等产业,构成复杂庞大的技术壁垒体系。美国制定的包括技术法规和政府采购细则等在内的标准有5万多个,私营标准机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也在4万个以上;欧盟针对各种进口产品制定的具体技术标准也达10万多个;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对大米进口只实行几个农残检测指标,
6、90年代中期增至数十个,现已达123个。各国的技术壁垒都以WTO的TBT、SPS协议等为根据,形式合法,名目繁多,范围广泛,手段灵敏,十分是打着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旗号,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找到了一条愈加实用的途径。4.从单纯的贸易政策转向综合的经济、竞争政策长期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手段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一样,以边境管理为主,基本上实行贸易政策,生效范围限于本国境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社会的联络进一步加强,贸易问题的普遍性突出,诸如环境保护、国民健康等问题带有全球性,因此,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措施开场由贸易政策延伸到对方国家的经济竞争政策、甚至社会政策。主要
7、表现:(1)以“公平贸易为由,要求对方限制国内限制性商业行为,消除对方企业的垄断地位,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1997年欧盟强烈反对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目的就是通过限制对方合并,为欧盟企业争夺国际航空市场;(2)管制对方国家政府利用行政权利防碍竞争的行为,十分是出口补贴,目的是消除对方国家歧视性商业政策造成的不平等竞争;(3)干涉对方国家的经济政策,2003年9月,美国、日本剧烈批评我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少我国产品的出口;(4)从对方国内的社会政策寻求借口,要求对方实行与本国一样的社会福利、劳工工资、社会保障等标准,近期美国开场强迫推广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
8、利与订单挂钩,要求出口产品到美国的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当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是全球第一个将贸易保护政策扩展到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直接影响到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美国的出口。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我国参加WTO以来,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发展仍然强劲,2001至2003年,GDP从95933亿元人民币增至116694亿元,增长速度从7.3%增至9.1%;出口总额从2661亿美元增至4383.7亿美元,增速从6.8%增至34.6%,这与发达国家构成鲜明比照,由此也引起了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剧烈抵制,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制裁措施不断增加,我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
9、政策的重灾区之一。1.频频遭受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历来是发达国家的敏感性产品,因而我国本来就是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重点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十分是我国入世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对进口保护重新重视,对我国施行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更是愈演愈烈,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1起针对我国产品。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02起,保障措施调查42起,涉及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贸易保障对产业保护 2 贸易 保障 产业 保护
限制150内